摘要:錦99中西塊1978年投入開發,1984年實施點狀注水開發,由于井況問題井區停產,采出程度僅為4.28%,技術人員通過重構地下地質體系,認清水淹狀況,找出注水不見效原因,并針對有利用位置,部署二次開發井網,為同類油藏的開發提供了借鑒經驗。
關鍵詞:水淹規律;二次開發;注水
前言
錦99塊中西塊位于遼河斷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開發目的層為杜家臺油層,斷塊含油面積0.37km2,地質儲量78.3×104t。于1978年投入開發,1984年實施注水開發,注水后沒未見到明顯注水效果,2002年區塊全面停產。技術人員為實現老區開次開發,重點開展重構地下地質體系,水淹規律研究,為下步調整提供依據。
1.油藏基本情況
錦99塊中西塊斷層比較發育,總的構造形態為北東走向的狹長條帶狀不完整的背斜構造。構造平面共組合5條斷層,主要斷層2條,為北東方向與東西方向,斷距大,延伸長,對油層分布及油氣聚集起著控制作用。處于一個復雜的構造背景下,斷層比較發育,總的構造形態為北東走向的狹長條帶狀不完整的背斜構造。儲層物性總體較好,杜Ⅰ組平均孔隙度為18.0%,平均滲透率為363.6mD;杜Ⅱ組平均孔隙度為17.2%,平均滲透率為330.1mD,屬于中孔中滲型。原油性質較好,20℃原油密度為0.9414g/cm3,原油粘度74.4mPa.s,凝固點-15.5℃以下,含蠟5.62%,原始氣油比4.3m3/t,飽和壓力3.7MPa,屬低飽和油藏。
2.區塊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井區井況問題嚴重,井網欠完善
統計井區11口油水井,其中套變井6口,井下落物有2口,由于井況問題報廢3口,目前井區內無油井正常生產。
2)區塊采出程度低
區塊地質儲量為78.3萬噸,井區累產油3.35萬噸,采出程度4.28%,按區塊標定采收率26.9%計算,井區仍有17.7萬噸可采儲量未采出。
3)區塊產能情況不落實
區塊1984年實施點狀注水開發,到2002年區塊停產,油井一直處于低速低產階段,注水未見效,由于油井停產多年,無法實施復產措施,產能情況無法落實。
3.重構地下地質體系
3.1井震聯合,落實區塊構造特征
利用錦7-50-34井VSP測井資料,結合三維地震及地層對比,對井區構造進行了重新落實,區塊被2條正斷層切割的四級斷塊,內部發育兩條區域斷層,構造高點位于錦2-18-504附近,油藏高點埋深1200m。
3.2依據錄井、測井資料,落實區塊沉積、儲層及油層發育情況
該塊杜家臺油層為一扇三角洲沉積環境。砂體主要呈北東~南西向扇狀展布;從西向東發育有3~4個北東~南西向小型不規則扇形朵葉體,彼此之間,或由薄層砂微相連接,或呈砂壩舌葉相鄰關系。
物源主要來自北東向,杜家臺油層砂體厚度平面上變化較快,杜Ⅰ組發育穩定,砂體厚度在20-30m左右;杜Ⅱ組砂體厚度在15-20m,受剝蝕影響,杜Ⅱ組局部發育較薄或不發育。
油層厚度受構造及剝蝕面雙重因素控制,油層連通情況較差,連通系數僅為65%,油層最厚位于錦2-19-04井附近,可達48m,向兩側及南部油層逐漸變薄。
4.水淹規律研究
4.1縱向水淹規律研究
井區內有2口注水井,從吸水剖面來看,均存在單層突進的現象,東部的錦2-18-504井注水量較少,累注水5.39萬方,吸水剖面顯示只有杜Ⅰ2小層吸水,其它小層未水淹。而西部的錦2-19-504井累注水25.78萬方,吸水剖面顯示只有杜Ⅰ3小層吸水,其它小層未水淹。
4.2平面水淹規律研究
區塊1984年實施點狀注水,井區內油井未見到明顯注水效果,油井均處為低產低含水生產,區塊注水未見效。分析注水不見效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井區內2口注水井,注水量較少,尤其是東部的錦2-18-504井,累注水只有5.39萬方;二是井區注采井網不規則,注采井距較大,油水井間最大距離達到400m以上,最小也在170m;三是井區內小斷層的存在也是注水不見效的一個原因;四是受沉積相控制,2口注水井不在一個沉積相帶上,主力生產油井均位于東部砂體上,而西部吵體只有1口油井。
因此平面上,東部砂體注水量較少,只在注水井附近水淹,其它部位油層未水淹。西部砂體水淹較為嚴重,但從油井生產情況來,注水有一定的波積,但還未波積到油井附近。
5.井位部署
根據以下研究,充分考慮沉積相帶控制,縮小注采井距,新井井距為100m,在油層厚度大于30m范圍內部署,規劃部署新井10口,形成3注7采井網。平均單井控制儲量4.2萬噸,設計單井日產油5t,建產能1.5萬噸。
6.結論及建議
(1)通過重構地下地質體系,對區塊構造、沉積、儲層及油層進行重新認識,為區塊二次開發提供了保障。
(2)通過沉積相研究,搞清區塊水淹規律及剩余油分布狀況,為二次開發井網部署提供依據。
(3)該項研究為同類油藏的開發提供了借鑒經驗。
作者簡介:
韓佳欣,女,出生于1987年07月,2010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專業,學士學位,現在遼河油田錦州采油廠地質研究所就職,工程師,現從事油田地質開發動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