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是一個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被譽為“歐洲的鄉村”。
上海電力(馬耳他)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馬耳他公司)設立在歐洲南部島國馬耳他共和國內,是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力)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實踐。上海電力投資馬耳他能源領域的合作項目,主要是參股馬耳他能源公司并直接參與其日常經營,幫助進行成本控制和提高電網運營水平;經營D3發電有限公司,對電廠開展油改氣項目,擁有全島第一臺燃氣機組;國際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在島內外投資新能源項目,包括島內光伏項目與黑山風電項目,以及為國際能源服務中心提供電力運維服務,并在未來將把島內積累的能源服務輻射至歐盟、地中海、和北非地區等。馬耳他公司既是上海電力進軍歐洲市場的主要平臺與窗口,也是打造上海電力發展海外兼并與收購業務先行先試的樣板。
馬耳他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平均年齡36歲的國際化管理團隊,旗下35名員工分別來自中國、馬耳他、希臘、葡萄牙、意大利、塞爾維亞及馬其頓7個國家,工作地點分布在馬耳他及歐洲大陸,員工都是清一色的青年人,碩士以上學歷占50%。馬耳他公司黨支部于2015年12月成立,目前有黨員9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黨員及積極分子超過中國外派員工的50%。
在國際化經營中,復雜的環境和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打響,上海電力海外事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涉及到的黨建工作也越來越多,要想更好地適應這一發展形勢,不斷加強海外黨建工作意義重大。
奮斗的青春與海外事業發展“同頻共振”。馬耳他公司黨支部在上海電力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海外工作特點,不斷夯實支部工作,開展了一系列著眼長遠、攻堅克難、力求實效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戰略引領、思想引領和文化引領,把員工尤其是外籍員工凝聚起來,形成了“走出去”戰略的強大合力,為馬耳他公司國際化業務的健康開展提供了強有力政治保障。
海外支部,性質特殊
在海外業務經營環境日趨復雜的新形勢下,馬耳他公司黨支部的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一是意識形態及政策限制。在馬耳他共和國雖然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但在組織活動上也需小心謹慎,黨組織不便公開活動,黨員更不能隨意公開身份。
二是歐洲當前政治局勢不穩定。政府更迭、恐怖活動時有發生,非常時刻甚至威脅馬耳他公司員工的人身與財產安全。
三是海外業務區域的分散性和黨員的流動性,存在很難公開組織黨員開展各種活動等具體問題。
四是跨文化管理的難度。中外籍員工共處,存在跨語際、跨文化的交流管理障礙。
五是海外項目上的壓力。海外業務時刻面臨著挑戰,外派工作負荷大,對個人素質能力要求高,肩負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使命;尤其需要有大局意識、艱苦奮斗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
六是來自中方員工自身的壓力。遠離祖國和親人,加上環境的生疏,生活上的單一,很容易可能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因此,黨支部緊緊“圍繞中心和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開發和經營”,把服務于上海電力“走出去”的大局作為支部工作的中心任務,為馬耳他公司國際化業務的健康開展提供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
因地制宜,創新機制
馬耳他公司黨支部針對各個分公司黨員比較分散、流動性大,很難公開組織黨員活動等問題,著力建強組織、突破時空限制和加強屬地化管理,營造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的氛圍。
首先,建強組織。采取“內部開展,外不公開”的方式組建組織機構,配備黨支部書記和副書記各一名,確保始終有人在現場指導黨建工作;并通過總部管控的方式,定期集中在馬耳他公司總部組織支部活動。同時將兄弟單位黨員納入共同教育管理,黑山風電項目的黨員采用視頻接入方式參加會議,使所有黨員保持行動、思想一致。
其次,突破時空限制。通過建立“馬耳他黨支部”群,將所有黨員、積極分子、中層干部納入其中,引入“互聯網+黨建”,利用微信、遠程視頻等現代科技和網絡媒體,與國內同步開展黨員教育,傳達上級精神,分發學習資料,督促黨員遵守黨紀黨規;同時將微信群作為溝通協調的平臺,實現相互通氣聯系,及時溝通。通過方式方法上的靈活運用,確保黨員組織活動定期正常開展。
另外,屬地化管理。黨支部主動與我國駐馬耳他大使館建立密切聯系,接受工作指導,形成協同效應;并積極與兄弟單位、其他中央企業加強溝通聯系,共同推進黨建工作。
統一思想,抓好隊伍
馬耳他公司黨支部堅持政治領航、發展領跑,推行加強黨員學習,約束黨員行為,保證黨紀黨規的有效執行等方法,加強思想建設,形成發展合力。
第一,與上級密切聯系,結合上級黨委工作部署,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抓緊抓好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內容。在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的基礎上,主動與大使館建立溝通匯報機制,主動聯系中國駐馬大使講黨課、與國資委03辦支部學習交流、與上海總部調研團共同過組織生活等活動,讓海外工作的黨員、干部、積極分子們能接觸到高層次高質量的學習機會,加強黨性修養。
第二,嚴格執行一把手總負責,做到常提醒、常督促,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牢固樹立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確保海外項目“風清氣正”和“風正氣順”;要求全體黨員以大局為重,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促使全體員工思想上一致,行動上統一。
第三,以黨建帶群團建設,抓好隊伍培養人。黨支部明確思路,抓好隊伍建設,首先通過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提升黨員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斗力;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團隊建設活動,促使中外員工逐漸相互認可,距離感逐漸消失,保證團隊的向心力、協調力以及員工歸屬感日益增強。
第四,高度重視團支部設立工作,為青年員工的健康成長選擇正確的道路。一是采用崗位兼職、崗位輪崗、人才內部流動,中層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一人多領域”負責制,組織外藉員工赴國內總部培訓,以及提供財務、法律專業領域專業培訓等方式,積極開拓人才培養機制;二是通過以崗位成才為主要渠道,開展“青年成長成才”計劃,健全完善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三是定期召開青年員工座談會,工作中提倡“老帶小”,利用海外工作環境,自我加壓,加速員工成才,為公司培養優秀國際化復合型跨文化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第五,黨支部牢固樹立政治、大局、核心、看齊意識,為“走出去”事業保駕護航。特別是在黑山風電項目、D3發電廠油改氣改造等急難險重項目的推進中,黨支部帶領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領廣大群眾立足本職,建功立業,艱苦奮斗,開拓創新,激發了新的激情,展現了新的作為。
構建和諧,引領發展
馬耳他公司黨支部以“圍繞中心和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開發與經營”為指導思想,不僅利用支部大會等形式向黨員介紹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當前生產經營中的突出問題,開展“談一點感想、提一條建議、明確一項行動”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活動,更好發揮集體智慧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重大問題;而且要求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樹立“奉獻、奮斗”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核心團隊良好的工作作風,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馬耳他公司國際化經營良性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堅強保障。
其一,牢固樹立使命感和責任感,助力企業經營發展。全體黨員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團結和帶領中外員工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關心同志朋友,充分思想溝通,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忘我工作,攻堅克難,較好地發揮了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其二,加強對外派員工的關愛,進一步濃郁團結奮斗的氛圍。黨支部從思想、工作、學習、家庭等各方面關愛外派員工,創造條件為海外員工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定期探望職工家屬,送上組織的關懷;還組織青年員工懇談會,建立溝通渠道,及時解決員工所關注的問題,讓大家深深感受到組織的重視和認可。
其三,關心體恤不同國籍員工,不斷增進感情交流。2016年,馬耳他公司一名外籍員工被評為國家電投“杰出奮斗者”,在外籍員工中引起強烈反響,使外籍員工深深感受到中國企業對他們的重視和認可,從而提升自豪感和責任感。
其四,強化責任意識,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共建企業和諧文化,認真宣貫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和”文化,組織外籍員工赴上海參加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好聲音”比賽,從而幫助外籍員工了解企業文化,統一規范應用企業視覺識別系統,迅速打造國家電投海外品牌形象。
其五,遵循“積極,有序、重點推進”的原則,在馬耳他及項目所在國全面深入開展公共關系,促進文化融合。利用“家”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融合,增強員工凝聚力,樹立高效、專業的國際化工作氛圍,增進員工之間的交流互動,開創屬于公司海外發展模式,以“信任,奮斗、激情、創新”的公司核心價值觀引領著整個團隊不斷開創各項目版塊工作的新局面。
其六,通過輿情搜集、加強與使館聯系、拓展與當地政府機構聯系互動等舉措,全方位開展海外合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增進與當地百姓溝通、交流。如在中國駐馬耳他使館的指導下,把提升中國企業形象視為己任,工作之余自發組織參加“關心弱勢兒童”、“走進社區”等活動,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宣傳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在馬耳他當地樹立起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及上海電力的海外品牌形象。
行穩致遠,合作雙贏
追夢需激情和理想,圓夢需奮斗和奉獻。馬耳他公司黨支部在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奮斗者”旗幟的指引下,堅信“黨建強,發展強”,依托當地駐馬大使館黨組織的幫助,進一步強化了海外黨建工作,實現了央企海外運營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譜寫了上海電力海外拓展的新篇章。
第一,馬耳他項目落地后,黨支部總結出運營遵循“戰略—管控—運營”的三級金字塔矩陣經驗,促使國際化經營的目標初步實現;同時充分發揮了馬耳他項目“小項目創出大經驗、小地方做成大事業、小國家發揮大作用”的示范作用,腳踏實地走好了歐洲發展的每一步,實現上海電力海外投資的范本效應,為實現上海電力歐洲戰略規劃和跨國經營目標貢獻力量。2017年6月,國資委監事會熊維平主席赴馬耳他公司調研,評價馬耳他公司不僅在國家電投內部受到廣泛關注,而且獲得了外界合作伙伴及當地社會的高度肯定,并在歐洲第三國黑山和塞爾維亞地區提高知名度,對國家電投“走出去”有借鑒意義。
第二,馬耳他公司團隊是踐行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奮斗者”精神的完美體現;2016年公司超額向母公司貢獻利潤,總資產同比增長20%,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近兩年來,通過與參股電網公司管理合作和技術引進,使馬耳他用戶電價下降25%,電網可靠性提高約62%,并協同中國設備、標準、服務等相關產業走出去,為塑造中國制造品牌形象奠定重要基礎,被入選國資委“走出去”優秀案例。近期馬耳他能源投資案例入選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商務部研究院三方共同撰寫的《2017中國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年度報告》,并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上對外發布。同時,也得到新華社、鳳凰衛視、當地電視臺等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第三,在馬耳他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下,馬耳他公司總體運營經濟效益佳、社會效益好、正面評價高,不僅成為獲得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先進集體,2016年入選國資委“走出去”優秀案例;近年來還得到了國內國外有關各方的高度肯定:
國家商務部高燕副部長評價:“行穩致遠,為中資企業在歐洲的良性發展做出榜樣。”
國資委規劃局鄧志雄局長評價:“方向對、結構好、目標清、設計周密、細節到位、管控有力。”
國資委監事會熊維平主席評價:“項目小卻影響不小,體量不大卻潛力巨大,起步較晚但經驗完備”。
馬耳他總理評價:“馬耳他公司是馬中經貿合作雙贏的典范”……
偉大變革,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偉大時代,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開拓奮斗,勇于擔當,上海電力馬耳他公司已成為“上海電力”得國際品牌和中國企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典范,建在“一帶一路”上的公司黨支部也為常態化運營注入了“紅色動力”。
弄潮兒向濤頭立,改革關頭勇者勝。改革開放再出發!吹響了上海電力馬耳他公司開拓奮進的嘹亮號角。在歷史潮流奔涌向前的偉大新時代,上海電力馬耳他公司的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前途坦蕩,其道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