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兼46職,這位副市長“有點忙”。江蘇省徐州市常務副市長王劍鋒一人擔任了該市40余個“小組長”,如此多的兼職迅速引發網友的討論。徐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通報此事稱,因一些特殊性或臨時性任務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和分管領導,為提高協調效率設立相應議事協調機構,這些機構不單獨設立辦事機構,不增加編制和經費。徐州市政府已部署開展議事協調機構專項清理工作,對符合撤銷條件的予以撤銷,并嚴格控制臨時性議事協調機構設置。
副市長身兼46職,一時間驚煞網友——老早就聽說領導們“日理萬機”,沒想到竟然忙到如此程度,并且這還是一個普通的地級市的副市長,那些職位更高的領導,又有多少職務、又忙碌到什么程度?都說干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可千萬別把“財富”們累壞了啊。其實,網友們是多慮了。所謂“小組長”,大多數都是虛職,掛個名而已,具體工作都有具體的部門和人員來開展。這種“任職”頂多也就是應個人頭充個數,再多擔任幾個也累不著人。
類似現象很普遍。曾幾何時,東莞市召開蘇迪曼杯賽事籌備動員會議,市長袁寶成在會上批評身兼籌委會7個部門領導的東莞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并質問“你能不能干得過來?”實際上,與企業副總兼任某些虛職相比,有些領導干部(特別是地方一把手)更是“無所不能”,擔任了多少“領導職務”、掛名了多少“小組長”和“總指揮”,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
領導很忙、“無所不能”,暴露出兩個問題,一是體制問題。按照現有的機構和權力架構,平級職能部門之間缺乏較為正式的交流的渠道,各自為政的現象比較嚴重。為了搭建彼此溝通的平臺,只能采取設立議事協調機構這樣的權宜之計;二是“人治”困境。在很多單位總結成績的時候,第一條先進經驗基本無一例外,都是“領導重視,提高認識”。有人可能對這一條嗤之以鼻,認為是官樣文章、是拍領導的馬屁,根本沒有實際意義??芍灰侵纼惹榈娜耍加猩羁痰捏w會:一項工作,如果離開了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的重視和支持,想取得什么成績,門都沒有?!耙话咽帧闭f了算,領導的態度決定著工作的受重視程度,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凡是領導發話的事情,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力度”有“力度”;領導看不上眼的項目和工作,就只好靠邊站、坐冷板凳。每當有些部門接到了任務,千方百計成立一個“小組”并拉領導當組長,就成了不成文的規矩。這不僅能夠提高該項工作的地位,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歸根結底,還是“人治思維”作祟。
有專家表示,要解決“領導小組”泛濫的問題,關鍵不是裁撤多少領導小組,而是要搞清楚政府的權責清單,搞清楚政府管理的邊界在哪。這當然很重要,同時還有幾點必不可少:一是厘清各單位的職責,明確權限,提高工作效率和主觀能動性,不要什么事情都寄希望于“領導出面”;二是暢通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渠道,加強協作、形成合力;三是破解“人治困境”,簡政放權,不再事無巨細“領導說了算”,而是要讓制度說了算、主管部門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