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倍感榮幸,深受鼓舞。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一個詞——“自信”,進一步增強了我們講好思政課的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的高度評價,讓我們對思政課教師職業充滿自信。經過近些年的建設,思政課教師隊伍有了快速發展,2018年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總數為77054人,其中專職教師51178人。這支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等怎么樣?社會上對此有些議論,有些不正確的看法,甚至一些思政課教師的自我認識也很模糊。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評價思政課教師隊伍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評價,從多角度肯定了我們思政課教師隊伍,極大地提升了思政課教師的職業榮譽感、使命感。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課程的新定位,讓我們對思政課課程充滿自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來看,思政課是主渠道、主課堂。學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在這次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第1版)這就明確回答了思政課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問題。同時,針對一些人關于西方大學沒有思政課的說法,習近平總書記也作出了回應。另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第1版)這就明確駁斥了“思政課取消論”。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思政課地位的認識,增強了我們對思政課課程的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思政課的闡述,讓我們對思政課教學充滿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根本保證。我們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深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系列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為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第1版)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有力支撐、深厚力量、重要基礎的深刻分析,說理透徹、清晰,增強了我們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的自覺和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創新的闡述,讓我們對進一步辦好思政課充滿自信。面向未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處于意識形態前沿的思政課仍有一些難題需要破解,如教育教學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表面化、理論與現實脫節的現象,親和力和針對性還不夠強,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的協同效應發揮得不充分,等等。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思政課建設中的難題和短板,開出了藥方。例如,針對如何建設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六個要”的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第1版);針對如何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八個統一”,即“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年3月19日第1版)。這些藥方把脈精準、對癥下藥,為我們進一步在改進中加強思政課教育教學、在創新中提高思政課教育教學水平指明了方向。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將這種自信轉化為學院自信、學科自信、課程自信、教學自信,轉化為決心,落實到行動,找準短板,精準發力,加強學院、學科、課程建設,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每一位教師要將這種自信轉化為上好每一堂課的自信,讓每一堂課都出彩,讓學生每一堂課都有滿滿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