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展主題,每一代人都有其特定的際遇,不同的時代賦予生活在其中的人以不同的責任,認識歷史使命、響應時代召喚者成為社會發展中的英雄。習近平站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希望廣大青年在新的歷史機遇期做時代新人,擔當偉大時代的崇高使命。習近平關于時代新人的重要論述,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思想,對廣大青年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對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時代新人;立德樹人;以文化人
中國共產黨一向十分關注青年,引導和幫助青年一代健康成長,高度重視做好青年工作,培育青年成為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和青年的特點,當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培養新人的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論及青年一代,指示當代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寄予新時代條件下的青年以殷切希望,在黨的十九大上明確提出了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命題。培育時代新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培育新人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
一、時代新人提出的背景和根據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新時代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承繼著前人孜孜以求的夙愿,需要今人勇擔時代重任。對于恰逢民族復興歷史機遇的廣大青年而言,新時代既意味著責任和擔當,要承擔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也意味著成長和發展的廣闊舞臺,為青年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提供了難得的社會歷史條件。
1.呼喚擔當的新時代
習近平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基礎,站在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的高度,探討了青年一代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意義。同時,在繼承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習近平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現實要求,對于當代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有很多論述,充分肯定其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機遇”[1]。習近平從時空維度闡述了當代青年與時代主題的契合,青年的成長發展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向而行。因此,當代青年如果想要實現人生目標,就必須與時代主題齊頭并進,自覺地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另一方面,時代呼喚新人的擔當和責任,“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2]278。習近平基于對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國際形勢的準確判斷,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辯證的觀點、從戰略高度分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正是在此意義上號召當代中國青年擔當時代責任,直面現實問題。他多次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任務的艱巨性,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國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3],所以就“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4]。克服阻力、減輕壓力、解決問題、推動事業,依靠的是廣大青年的偉大斗爭,越是關鍵時期,對人才的需求越迫切。習近平把新時代看作召喚當代中國青年勇于擔當重任的時代。
2.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新時代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現實中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人的成長和發展與所處的社會、時代息息相關,依賴于當時的客觀環境條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多次告誡青年,必須依據所處時代條件去規劃自己的生活、創造歷史。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當代中國青年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關頭,“實現中國夢,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5]。強起來的時代為青年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社會條件。習近平希望青年能夠珍惜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6]10。目前,中國正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各項事業正在有序推進,經過長期努力,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這一系列的成就為當代中國青年的成長發展、大有作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青年一代培育符合時代要求的素質準備了豐厚的社會條件。
二、時代新人的內涵
所謂時代新人,既指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現實的人,又是具備當今中國人應追求的人格理想的人。這一概念體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對青年成長發展的根本觀念,飽含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期望。在一系列重要論述中,習近平繼承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關于青年的基本思想,根據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和新時代青年的特點,圍繞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知識能力、規范紀律、身心狀況、做事態度等方面對時代新人的應有素養作了深刻而全面的新闡釋。時代新人的基本內涵,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政治方向
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一般是指能夠實現的想象和希望,信念是對實現理想的確信和信心,兩者緊密聯系,通常在一起連用。“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2]278,理想信念無論對于政黨還是個人都有重要意義。習近平指出,代表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的時代新人,不僅要有個人的夢想,更重要的是能夠把個人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他強調時代新人的培育,“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7]。時代新人只有堅定共同理想、堅定“四個自信”,才可以增強其精神力量,從而提高擔負重大責任的自覺性。時代新人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對未來發展迷茫、沒有信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就會無所依。
2.高尚的道德品質,高雅的生活情趣
注重品德修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質,立德樹人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關于教育培養人的根本主張。習近平著眼于人才培養和做人立世的雙重角度對廣大青年養成高尚品德的重要性進行了論述,希望青年一代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注重知行合一。他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品德的核心內容,既是個人需要遵守的私德,也是國家和社會需要遵循的大德。“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6]7強調道德對于人的立身行事的重要意義,視之為人之為人的基本屬性,它決定著人的才能是否能夠合理地發揮作用,希望廣大青年能夠樹立為國為民的遠大志向,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培養自律、自省、慎獨的個人品德。習近平要求青年“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希望他們努力成為“高尚的人”。[8]高尚的人,體現著道德認知、道德養成、道德實踐的統一,高尚的品德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就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高雅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行為。
3.豐富的文化知識,過硬的做事本領
習近平從個人追求和國家發展兩個層面多次強調文化知識、過硬本領的重要作用,教導廣大青年要珍惜美好時光,通過勤奮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未來的發展積累力量。習近平重視青年素質和能力在實現中國夢中的作用,并反復強調青年必須“掌握真才實學,練就過硬本領”[9],“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2]279。“千秋基業,人才為先。”[3]過硬本領是實現遠大抱負、擔當時代責任的具體依靠力量,是時代新人實現人生目標的青春能量,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保證。習近平要求青年“既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又及時更新知識,既刻苦鉆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2]279,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時代新人,以真實才干推動偉大的事業前行。
4.自覺的紀律觀念,明確的規則意識
習近平不僅呼吁黨員干部把紀律和規矩放在首位,做到有敬畏、有底線,正確處理義利、公私關系。他還指出,全社會同樣應加強紀律教育,“特別是要抓好廣大青少年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養成嚴和實的品德”[6]680。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對于廣大青少年而言,守紀律、講規矩主要體現于培養法治思維、規則意識,堅持情理兼修。
情和理都是傳統哲學的基本范疇。情即情感、情欲,是人性的一個表現和特質;理主要是指法則或規律;情和理的和諧共生則被稱為合情合理,人的常情與一般道理達到協調統一。現實中,情與理的沖突普遍存在,過分強調情則會導致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對公共道德和公共事業置若罔聞;過于抬高理則易引起機械僵化,忽視個人合理需求。情理統一,體現著人的人文修養和人生境界。修“情”,就是肯定人合理的欲望需求,如“收入穩步提升、優質醫療服務、教育公平、住房改善、優美環境和潔凈空氣等更多層次的需求”[10]374,適當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情感認同。修“理”,就是崇道德、遵法律、守紀律、講規矩、依規律,就是把“情”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按照正當的途徑滿足自己的欲望、規范自己的行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2]722時代新人在謀求自己的利益、表達自己的情感時,要堅持尊德、守法的統一,因此情理兼修體現著一種進退有度、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
5.健康的身體素質,堅強的意志性格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的身心是幸福生活的條件,是人們對時代責任的保證。身心健康,包括外在的身體健康和內在的心理健康。習近平不僅呼吁年輕人鍛煉身體、擁有健康的身體,還強調年輕人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例如“強健體魄、健康身心,錘煉意志、砥礪堅韌”[11]。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尤其是在社會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收入分配多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身心素質至關重要。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正處于強起來的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此背景下的時代新人能否正確看待前進中的挫折、繼續保持積極進取的意志,取決于人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習近平告誡年輕人,從挫折中汲取力量,以積極向上的、理性客觀的心態把握人生的航向。
6.積極的創新精神,務實的工作作風
習近平高度評價創新對于民族進步、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認為創新是我們的民族稟賦,是治國理政必須遵循的一個發展理念,希望“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10]198。社會要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通過不斷創新,激發活力,以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獲得優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他指出,青年“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2]279,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能夠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具有創新思維,敢于突破,提出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創新本身不是目的,創新創造的落腳點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事業發展和個人進步。無論是時代新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文化修養、紀律觀念、身體素質,還是創新創造的精神,都應最終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之中,在實際生活中展現時代新人的精神風貌。習近平用簡潔、平實的語言強調了求真務實的作風對于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意義,如“空談誤國、實干興邦”[9]、“擼起袖子加油干”[12]、“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13]。在他看來,求真務實不僅是社會、國家、政黨需要的工作作風,也是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具備的精神風貌,每個人都應當“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13],唯其如此才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為社會為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他希望擔當歷史重任的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腳踏實地,奮力拼搏,綻放青春光彩。
三、時代新人的培育機制
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是全黨全社會的職責,把青年人培育成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需要正確引導、創造良好的環境。習近平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恢宏的戰略思維、強烈的使命擔當,堅持科學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培育時代新人作了深刻的論述。
1.充分認識培育新人的重要意義
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長、實現美好夢想的必然要求,將為發展民族和國家的偉大事業提供優秀人才。提出培育時代新人,充分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踐行宗旨、使命擔當。一方面,“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14],習近平從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理念出發,主張讓全國每一個人都獲得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15]。培育時代新人的根本著眼點是促進入的全面發展,使每一位中國人都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擔當意識、做事本領,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同時,就這項工作的成果來看,造就大批可堪重任的時代新人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也符合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愿望。因此,培育時代新人,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長遠和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從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使命任務的高度,習近平指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6]這深刻說明培育時代新人事關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成功。
2.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培育理念
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7],明確了培育時代新人的工作理念和實踐方向。縱覽習近平有關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論述,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這一理念。其一,立德樹人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根本要求。“立德”與“樹人”本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常見話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把“立德”與“樹人”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新概念,并將其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多次發表重要論述,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其“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遵循,其所“樹”之人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再三強調思想道德教育在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四個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作為培育時代新人的重中之重。其二,以文化人是培育時代新人的客觀要求。習近平高度重視文化對于國家發展進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認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14],特別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用中華民族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為時代新人提供精神力量。從操作層面來看,以文化人重在潛移默化,可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人們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發揮以文化人的作用,就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注重在落細落小方面下功夫,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進而提升時代新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3.突出黨委責任制,各部門統籌協作形成育人合力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培養時代新人是黨在新時代的重要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突出黨委的責任。在論及高等教育的發展時,習近平指出,“辦好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10]379,突出黨組織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的主體責任。在宣傳思想工作、學校教育工作、新聞輿論工作等涉及時代新人培育的不同領域,強調黨委的責任是習近平的一貫主張。加強各部門統籌協作,形成培育時代新人的合力,亦是習近平時代新人觀的重要內容。習近平觀大勢、謀全局,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為時代新人的培育布局謀篇,提出要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育人的格局。在教育領域,他要求“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0]378,“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17],倡導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以便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另外,他不僅要求各級黨委、教育系統內部各部門、各要素協同育人,而且從更為宏觀的視野著眼,強調學校與家庭、政府、社會之間的育人合力,注重從整體上營造培育時代新人的良好氛圍。
4.遵循基本規律,堅持創新發展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認識和遵循客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習近平把這一科學的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貫徹到其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倡導在遵循事物內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事業的發展。對于時代新人的培育工作,他同樣要求遵循育人規律,提高培育工作的科學性,如談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時強調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10]378。遵循規律就是要加強調查研究,從時代新人培育工作本身出發,把握新時代青少年的特點,了解培育工作的基本規律,進而提高培育者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創新發展是提高育人工作實效性的保證。習近平在強調培育時代新人要遵循育人規律的同時,對于培育工作如何堅持創新發展也同樣高度重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等不同場合多次論述時代新人培育工作中改革創新的重要性。他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然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10]378,從理念、內容、方法、手段、機制等不同層面不斷創新,構建培育新人的新格局,增強育人內容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5.加強制度建設,為育新人提供制度保障
培育時代新人是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形成合力,這就要求做好制度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代表權威,是一種剛性的約束,“具有規范與引導功能、懲罰與激勵功能、防范與警示功能、凝聚與形塑功能、教化與建構功能”[18]。習近平重視制度在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中的作用,主張通過制度建設促進時代新人的培育工作,將其視為與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并列的有力措施。從具體的實踐來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國務院積極完善頂層設計,出臺了一系列落實時代新人培育的實施意見和政策法規,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并積極推動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做好配套銜接,使培育時代新人這一長遠戰略、宏大目標化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具體行動,并及時糾正一些偏離目標的行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N].人民日報,2015-07-25(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3]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6-10(2).
[4]習近平.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30(2).[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69.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7]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N].人民日報,2018-08-23(1).
[8]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強調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勵志勤學刻苦磨煉促進青年成長進步[N].人民日報,2017-05-04(1).
[9]習近平.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0-22(2).
[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強調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N].人民日報,2016-09-10(1).
[12]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7-01-01(1).
[1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8-01-01(1).
[1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15]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賀詞[N].人民日報,2013-09-27(3).
[16]習近平.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10(2).
[17]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18]徐斌,陳思.論制度的功能及實踐機制[J].江海學刊,2016(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