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園林建設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目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當前我國園林綠化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園林綠化設計脫離自然環境、缺少資金投入、結構設計不合理等。對此,需要科學制定城市園林發展規劃,加大城市園林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優化園林植物種植結構,加強后續養護管理,以實現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園林綠化;管理;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 TU98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3-78-2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園林景觀有濃厚的情感,我國的蘇州園林舉世聞名,眾多高校開展了園林設計相關課程。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人們對城市園林的興趣更加濃烈。為了更好地推動城市園林發展,需要促進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1 城市園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1 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園林能體現自然之美,是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融合的產物,能讓城市中的人們感受到生機與活力,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透過園林設計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內涵與精神追求,是城市形象的體現。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城市園林綠化受到更為廣泛的重視。由于審美的可變性,城市園林不能一成不變,要跟隨文化審美的改變持續性發展,以便更好地美化城市。
1.2 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為了緩解工作壓力,很多人選擇周末親近自然,到公園游玩放松心情。城市園林在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直接經濟收益,旅游收入成為很多城市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收入比重逐年增長。此外,優美的城市環境可以吸引優秀的人才到此工作、生活,給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城市園林綠化將會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間接推動城市經濟發展[1-2]。
1.3 優化城市生態環境
生態平衡對于人們的生存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工業化道路上行進的城市如果忽略了城市生態保護,必將使城市失去生機,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惡化,引發一系列問題。城市園林能調節環境溫度,凈化空氣。多元化、科學、立體的園林綠化能吸引鳥獸,減少害蟲數量,抑制細菌繁殖,有助于維護城市生態系統穩定。園林綠化建設是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的補救措施,有助于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 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園林綠化設計脫離自然環境
園林綠化設計應基于當地的自然環境來進行,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展現地域特色。但是,許多地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脫離了自然環境,缺少植物景觀,缺乏對植物景觀的維護保養。一些園林設計為了減少維護保養的環節,設計重點過多傾向于雕塑、建筑景觀的設計,使園林設計與自然脫節,失去了靈魂,沒有達到園林綠化應有的效果。另外,建筑雕塑設計跟風嚴重,取材于流行文化中的元素,很容易使人產生審美疲勞,不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還有一些園林綠化設計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環境,追求草木的新奇而忽略了其對當地環境的適應性,后期保養費用過高[3]。
2.2 缺少資金投入
城市園林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從園林設計、建設到維護、持續發展都需要資金的注入。目前,很多城市的園林綠化都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用于園林建設、管理的資金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而中小城市的綠色旅游經濟尚未得到發展,不能形成直接的經濟效益反哺政府。當地的資金更多用于基建、醫療、經濟發展領域,缺乏對于園林綠化的資金投入。因此,很多城市的城市園林綠化僅限于營造綠化帶、植樹,不具有人文、藝術美。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的,在經濟得到全面發展的未來,這一情況將得到改觀。
2.3 結構設計不合理
一些園林景觀完成之初給人驚艷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植被大面積死亡的現象,需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進行維護。這是由于其結構設計不合理,只考慮其外在效果,缺乏植物學原理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植物選擇不合理。在種植植被時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溫度、土質、濕度、土壤酸堿度等環境問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植被。如果選擇不當,易出現爛根、細菌感染等問題。二是植物搭配不合理。植物中的化學成分會吸引相應的鳥類、昆蟲前去筑巢,通過不同植被的搭配吸引不同的生物,通過生物間的捕食關系來使生態達到平衡。如果植被搭配不合理會發生大面積的病蟲害,加大養護難度;在種植的過程中缺乏對植物爭奪光照的能力及對光照偏好的考慮,導致植物因光照不足而生長不良。
2.4 缺乏后期養護管理
城市園林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精心的養護管理,我國相關部門對城市園林養護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表現在人員配置不足、養護人員專業性不足、養護不到位等方面[4]。由于城市園林養護資金匱乏,不能配備足夠的養護人員。一個養護人員要負責大片區域,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僅開展簡單的修剪、澆水等養護工作。甚至在繁忙時節,以較為廉價的成本雇傭兼職人員進行園林管理。由于缺乏管理,導致草木上灰塵過多、形態特征異變、出現大面積病蟲害,影響園林的美觀性及可持續發展性。加之養護人員專業性不足,在處理植物繁育、植物數量控制、染病植物養護等問題上不夠科學,一些植物瘋長,一些植物凋亡,影響園林生態結構的合理性,進一步加大養護難度。
3 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策略
3.1 科學制定城市園林發展規劃
不同城市的園林發展重要性不同,對于旅游城市而言,城市園林發展影響其財政收入,可以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城市園林的發展,增強城市園林的文化、藝術品味,保障城市園林的生態健康;對于想要通過園林建設吸引人才返鄉的城市而言,要著重于園林宜人性的建設,均衡城市內園林的分布,種植觀賞性強、病蟲害少、養護成本低的樹種。城市園林的發展規劃要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地理文化特征,以推動城市發展、提高居民幸福感為目的,不可盲目跟風進行規劃設計。
3.2 加大城市園林建設資金投入力度
對于具備經濟基礎的城市,要加大對城市園林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根據居民對園林景觀的需求進行建設,增強城市的幸福感指數。同時,要加強資金管理,避免園林建設資金被挪用,使資金能有效用于園林的建設及養護。另外,可積極吸引社會資金,發展商業園林旅游業,以更加全面的服務提升旅游體驗,促進城市經濟發展[5]。
3.3 優化園林植物種植結構
在進行園林建設前對土壤結構、微生物、礦物質等環境指標進行檢驗,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選取適宜當地環境的植物。邀請植物學專家與園林景觀設計者共同討論植物的種植結構,在符合觀賞效果的同時使植物能健康生長,減少植物間對光照、水、肥的競爭,打造一個共生共榮的生態圈。
3.4 加強后續養護管理
加強企業與高校的合作,給園林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提高畢業生園林養護的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園林養護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制定科學的園林養護制度,定期檢查植被的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對植被進行修剪、澆水、施肥;建立災害應對機制,以降低火災、水災發生后的損失;加強園林養護的督導,建立投訴機制,對不作為的園林養護人員進行懲戒;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園林養護效果,如使用無人機進行病蟲害調查,建立網絡植物信息庫,動態跟蹤重要植物的生長狀態。
參考文獻
[1]劉局明,劉小梅.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8(14):83,85.
[2]郝瑩.淺析城市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J].南方農業,2018(30):64-65.
[3]應祖儉,靳愷宸.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8(3):139-141.
[4]侯志超.城市公園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探討[J].現代園藝,2017(2):142-144.
[5]魏濤,張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措施[J].住宅與房地產,201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