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雜交構樹具有速生、豐產、優質以及多抗的特點。應用切實有效、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如水分管理、樹體管理和低溫低寒管理,能夠提升構樹生長效果,促進雜交構樹產業經濟效益持續增加。
[關鍵詞] 雜交構樹;管理;高產
[中圖分類號] S792.9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3-99-2
雜交構樹為桑科構樹屬植物,構樹葉富含粗蛋白20%~30%,遠高于玉米、小麥而且其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物豐富,是豬、羊、鴨的優質飼料和天然保健藥物;樹皮纖維可制高檔漿紙和紡織原料;根和種子可以制藥;構樹嫩葉可以食用,汁可做構樹面條,味道鮮美。可見,構樹種植前景廣闊,是農民脫貧增收的重要途徑。
1 構樹管理措施
1.1 整地管理
良好的土壤性質是構樹高產的基礎。林地管理與造林開始前,均要采用辦法適當優化土壤,主要做法如下。
①熟化+深入翻土。深入翻土配合施肥處理,可優化土壤結構,使土壤具有更好的透氣性,提高土壤養分和水分含量,提高種植樹苗的成活率。
②根莖處的培土處理。此操作的目的是提升土壤溫度,改良土壤結構,同時保護根部,促生長,吸收營養。
③為了確保土壤中的透氣性,做好深度10~20 cm為宜的中耕除草工作,結合施肥同步進行,有利于微生物在土壤中活動,并可清理野草讓苗木吸收更多的養分。
1.2 林地施肥
施肥要與澆水配合進行,提高肥料利用率。除了配方、精確的林地施肥以外,根據多年經驗、常識積累,還可采取如下施肥措施。
①依苗木的大小明確施肥量。施肥原則是小少、大多,勤施肥;肥料的種類依生長情況來定,即莖葉泛黃時使用氮肥,莖葉暗綠時使用磷肥,莖葉柔軟時使用鉀肥。
②依水施肥。施肥的時候需要與降雨、人工澆水相結合,選擇下雨前或下雨后施肥,且施肥后要澆水。這樣操作是為了充分發揮肥效,否則會起到反效果,出現燒苗現象。
③依土施肥。對于養分不易流失的偏黏土質,施肥原則為量多而次少;對于養分易流失的沙性土質,原則為次數多而施量少;對于鹽堿地,則使用酸性肥料。
④施肥采用分段法。一年內,根據對肥量的需求不同和不同種類,原則為因時施肥。主要方式有3種——基肥、根葉及土壤追肥,分別在不同階段執行。對于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腐熟、半腐熟),與少量無機肥配合。基肥對于林木生長發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年使用量占所有肥料的1/2~2/3。對于土壤追肥,在春季林木萌動收獲前施用,以林木發育、生長情況的特點,補充無機肥料,也可使用經過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對于根外追肥,以林木生育期為基礎,在樹木枝葉上噴灑各種速效性的水溶液。
1.3 雜草防除
根據雜草情況明確除草的次數和時期,了采用人工、化學、清耕的方法,減少其工作量。
2 構樹水分管理
構樹要想生長得好,需要發揮本身的潛力。要根據其生長規律,合理、科學安排好管理,最大限度地滿足構樹在不同階段對水分的需求。
2.1 澆水
①生長初期。3月土壤解凍時,根系活動開始,樹液的流動開始,枝條的蒸發量會較大。本地區春季干旱、雨水少,構樹對于水分的需求高。第一次澆水,對樹木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
②旺盛生長期。夏季是苗木全年生長量最大的階段,也是一年最關鍵的水分集中季節。這時苗木生長快,對水量要求極大,可最大限度地運用降水滿足其生長需求。如果下雨不足或不均勻,可以視情況來進行澆水,確保水分正常。同時,要與施肥做好有機結合,保證營養供給充足。
③生長末期。秋季樹木生長變慢,水分要控制好,保證苗木可以木質化,做好過冬的營養積累工作。如果此時過多供應了水分,苗木只會一味生長,不利于越冬。上凍前,一般在11月中下旬開展。過早澆水不利于樹木過冬,而過晚又不能保證水分的充分吸收。
2.2 排水
多雨階段,要做好防澇工作。水分多,對于苗木生長極為不利,影響其吸收功能。輕則影響生長,重則導致樹木的根系腐爛。因此,在規模化種植時除重視澆水工作外,也要重視排水工作。
3 構樹的樹體管理
構樹是一種新型飼料,到了一定時間要及時收割,防止葉片老熟、木質化,影響畜牧飼料的適口性。企業追求單位面積生物量或一年總產量,因此需把握收割時間,掌握收割方法。
3.1 收割時間
當飼用的構樹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要及時收割處理。當年栽種長至1.0~1.5 m,可以收割利用。收割時,留茬10~15 cm繼續生長。當年5月上的稱為構樹苗,7月上且株高達到1 m后可第1次收割運用。當年可收割2次,每667 m2鮮嫩枝葉產量為3 000~4 000 kg。
3.2 收割方法
收割主要包括機械收割和人工收割2種方法。人工收割主要是散戶種植收割方式。第1次收割留茬20 cm左右,盡量多得留下芽眼,促使其二次可萌發更多的幼芽并形成枝葉。收割所使用的工具主要為釤刀,一個人一天可收獲1 000 kg鮮嫩枝葉。對于成片栽種的用小型機械收割機,收益高且靈活有效。
4 低溫防寒管理
溫度降低到一定階段時,對構樹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停止生長等,也可能導致傷害,一般為霜凍害、凍害以及低濕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處理。
4.1 凍害
①選擇良好的抗寒性品種;②對苗木開展適應的修剪工作,做好水肥供應處理,提升苗木的抗性和防治蟲害;③清除雜草淺翻土地,苗木根基培土,澆足防凍水;④麥秸粉碎覆蓋地面,提升地溫,減少地面水分的蒸發量;⑤在秋冬兩季,對構樹進行平茬,所留茬覆膜或覆土,讓來年可以更好撤除防寒物,將根茬露出,更利于枝葉的萌發與生長。
4.2 霜凍害
霜凍害是指由于令空氣入侵,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地面空氣層的溫度下降至0 ℃以下,導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一種短時間的低溫傷害。其發生于冬季與春季、秋季與冬季的交集處。根據發生時間不同,可分成早、晚兩霜。防霜方法:①春季灌水或涂白或噴白樹干來延遲植株發芽,減輕霜凍傷害;②早春采用雜草覆蓋樹盤,并結合灌水處理;③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推遲發芽,減輕構樹霜凍害。
5 生理干旱
構樹幼苗枝條越冬后常出現抽干現象。這種現象不是極端低溫引起的,更多是生理干旱引起的。因為枝條抽條的時間不是發生在每年最冷的1月,而是發生在氣溫相對溫和的2—3月。那時氣溫回升快,空氣干燥,枝條蒸發量大,而同期的土壤水分處于凍結狀態,地溫偏低,根系吸收水分困難,枝條散失的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從而造成枝條嚴重虧缺水分。主要防治措施:①在幼苗生長后期,注意肥水管理,防止苗木貪青徒長,苗木木質化程度低、枝條不充實,則其抵抗低溫的能力弱;②上凍前要澆上凍水,提高土壤的導熱性,增強苗木的抗性。
6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雜交構樹用途廣泛,應適當擴大其種植面積,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