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秸稈綜合利用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具有直接關聯性,近些年我國農業發展規模逐漸擴大,農業種植品種更加多樣,規模化農業生產產生了大量秸稈資源,而農業生態環境逐漸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就有燃燒秸稈引起的環境破壞問題。如今,各地都已經實施秸稈綜合利用、禁止燃燒秸稈的策略,以避免秸稈燃燒對空氣造成重度污染,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開拓了新空間。基于此,本文結合秸稈綜合利用現狀,提出加強秸稈綜合利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對策。
[關鍵詞] 秸稈;綜合利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 X712;S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13-109-2
在農業種植活動當中,關于秸稈處理與利用的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以往秸稈處理利用都是采取焚燒、還田等方式,不僅利用率較低,而且秸稈焚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秸稈還田會使一些具有污染性的物質存留在土壤當中。這便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種植農作物,對農作物的質量、產量及食用安全都有不良影響。因此,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實現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
1 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現狀
1.1 農業生產者對秸稈綜合利用認知不足
綜合利用秸稈能為農業創造一部分經濟收益,但是農業生產者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知不足,并且存在一定的誤區,導致農業生產者仍主要采用傳統的秸稈利用方法,既沒有實現對秸稈的充分利用,也沒有發揮生態環境保護作用[1]。
首先,目前我國在秸稈加工處理的過程中,采用的技術與設備都相對落后,加工的精細度不高,還會產生一定的成本。而且在進行秸稈利用時需要經歷多個環節,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與時間。這樣一來,農業生產者對于秸稈的綜合利用接受度就會降低,從而使秸稈綜合利用的廣泛度降低[2]。
其次,近些年各地政府推出禁止燃燒秸稈的政策,但是因農業生產者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知不足,需要政府時刻對秸稈燃燒問題進行監督,否則仍會出現農業生產者違反規定進行秸稈燃燒的現象。
1.2 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落后
秸稈還田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但是目前我國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相對比較落后。首先,農業秸稈還田需要利用專業的設備,尤其是農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秸稈還田處理的作業量非常大,需要采用機械化設備來開展作業。但是機械設備價格較高,并不在農戶的經濟可承受范圍內,使得秸稈還田機械覆蓋面較小,秸稈機械化還田效率較低。其次,農業生產活動中,收獲后秸稈的高度并不均勻,殘茬過高會對后續種植產生不良的影響。因而秸稈還田時還需要先將殘茬處理掉,然后將移除的殘茬利用設備進行粉碎處理,但大多農用戶都會選擇直接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
1.3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成效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各地區關于秸稈焚燒問題進行了嚴格的整改,禁止農民焚燒秸稈。但與此同時,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工作卻沒有達到同等的成效。因此,農民無法對秸稈進行焚燒處理,也沒有掌握其他秸稈利用與處理的技術方法,導致秸稈資源依然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這一方面是由于地區政府部分沒有積極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宣傳與推廣活動,農戶對秸稈綜合利用的認知和了解不足;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對于秸稈綜合利用的支持力度較小,秸稈綜合利用需要專用設備的支持,但設備價格較高,農民購買能力不足,這也成為秸稈綜合用技術推廣成效提升的主要抑制因素。
2 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實現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2.1 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的宣傳力度和廣度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需要通過推廣與宣傳來讓更多的農業生產者知曉,并對秸稈綜合利用的意義與優勢進行明確。因而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地位,通過多種途徑對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進行宣傳和推廣,要在各地區組織集中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推廣座談會,讓農用戶前來學習和了解,并通過廣告牌、媒體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讓農戶對秸稈綜合利用感興趣,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推廣的廣度,促進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應用覆蓋面的增加,進而達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目的。
2.2 秸稈加工制作應用
秸稈具備一定的實用價值,水泥、秸稈纖維和添加劑混合可以制成特種植物纖維水泥復合板;利用秸稈可以制成人造纖維漿粕,玻璃紙和纖維制品的原料通常會采用人造纖維漿粕;通過將樹脂與秸稈纖維進行混合,能制造出低密度的板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外科研人員還研發出了麥秸生產人造板,生產工藝共有2種,一是刨花板生產工藝,二是中度纖維板工藝,比較成熟的是刨花板生產,在我國也被廣泛應用。同時,秸稈還具有多種用途,如生產酒精、包裝用品、一次性餐具等。
2.3 秸稈應用于發電領域
秸稈是一種很好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是最具開發利用潛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較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秸稈發電,就是以農作物秸稈為主要燃料的一種發電方式。我國作物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結合中國國情,在農村推廣秸稈發電技術,在節省不可再生資源、緩解電力供應緊張等方面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秸稈資源硫含量、灰含量均比大量使用的煤炭低,在有效的排污保護措施下發展秸稈發電,會大大地改善環境質量,對環境保護非常有利。
2.4 秸稈用于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
農作物秸稈中含有大量的營養元素,包括木質素、纖維素等,將秸稈粉碎后與其他配料科學配比作為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銀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決近幾年食用菌生產迅猛發展與棉籽殼供應不足的矛盾。育菌后的基料經處理后,仍可作為肥料還田[3]。通過將秸稈用于制作食用菌的培養料,能節省生產成本投入,達到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效果。
2.5 秸稈用作養殖飼料
植物秸稈若直接作為飼料,從口感角度分析,其質地堅硬、口感不好;從營養角度分析,其粗纖維含量高,蛋白質、礦物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胡蘿卜素等含量低,營養價值低,因而家畜采食量小、消化率低。但若對植物秸稈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降低秸稈中木質纖維素的含量,增加蛋白質的含量,改善其適口性,提高其營養價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動物對秸稈的采食量、消化率[3]。其中,秸稈加工處理方法較多,如揉搓處理、氨化處理、青貯等,具體根據畜禽養殖規模、秸稈資源數量等來選擇。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精細加工處理,制作成高營養牲畜飼料,不僅有利于發展畜牧業,而且通過秸稈過腹還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 結語
秸稈綜合利用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有很大助益,但是實際上秸稈綜合利用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農業生產人員對秸稈綜合利用理念與方法了解不全面。而秸稈的不科學利用會對農業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因而要針對秸稈綜合利用現狀采取優化策略,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殷志明,張文清,王一線,等.蘇北地區秸稈收貯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8(22):204-205,208.
[2]陳玉華,田富洋,閆銀發,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8(2):67-73.
[3]錢鋒.探析秸稈禁燒與秸稈綜合利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4(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