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近些年建筑工程工程項目施工數量不斷增多,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也顯得更加嚴峻和困難。以往傳統管理模式已經很難適用于施工現狀,再加上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風險因素不斷增多,在管理方面引入信息化技術顯得格外重要。為了進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技術水平,發展信息化技術屬于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對此,探討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應用具備顯著實際意義。
針對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項目以及相應的管理經驗,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需要涉及到五個方面的內容:1、基礎信息的管理。針對施工期間的各種基礎信息進行錄入、管理以及維護,例如施工人員的基礎信息、施工材料的基礎信息等[1];2、施工期間的監督管理。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施工質量問題做好針對性的監督管理,借助傳感器的方式實現對施工中各種數據的采集,在數據采集之后針對施工過程質量進行實時性的評價,例如在承重梁施工的質量;3、施工工藝的監督管理。在施工過程中針對施工工藝以軟件的方式進行管理與控制,例如在施工中基礎物料的處理方式;4、施工方案的優化管理。按照統籌學的基礎原理實現對系統軟件的編程與應用,借助軟件實現對物資材料的相應配置管理;5、統一性網絡化管理。采用項目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信息系統的可視化、針對性以及統一性的管理[2]。
系統的整體框架主要是以質量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不同施工環節與施工質量影響因素為主,例如施工現場、施工材料的加工站、設備的檢測中心、管理部門等多方面,同時從不同角度上實現各種信息的互通互聯。系統本身應當具備基礎性的功能,例如工程信息功能與工程臺賬功能應當連通,其中的信息完全共享。針對不同的技術標準以及設計的規范要求在系統化以初始化方式處理,并針對應用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并展現為施工質量相關問題[3]。施工質量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本身應當具備較強的數據采集功能以及精準性的數據處理功能,可以針對施工中的各種管理與控制需求做出相應的改變,并針對重要的材料與生產流程等做好對設備的檢驗、設備性能的判斷,針對施工的重點數據采取針對性的監控與采集,在施工中可以及時發現相關的施工質量問題,同時針對重大的施工問題作出預警提示,保障整體施工質量,降低后續返工時的資源浪費。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施工中的基礎在于借助數字技術,借助GIS、GPS、RS、信息系統、物聯網、虛擬化與信息集成等綜合技術,探討建筑基礎設施、移動設備以及建筑環境的數字化監控功能,同時實現對建筑服務資源、運力資源的針對管理與直接展現。建筑信息基礎結構可以在施工期間進行構建與形成,所有建筑工程的基礎設施以及相應的信息都在施工期間便被積累起來,這也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特征[4]。
在安全監控和子系統監測方面,應用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實現對施工現場的自動化、實時性監控,并可以實現自動發現、識別、跟蹤畫面當中各種物體的目的,可以實現自動檢測入侵、逗留、盜竊、技術以及違章行為現象的判斷,同時也能夠提供視頻元數據的提取,以便于后續的快速檢索,在單一通道上可以實現多場景的自由切換,可以針對信息ID 卡實現對人員出入的管理,無卡時通過便會自動報警并記錄。其次,在管理信息系統方面,在施工期間可以構建一個網路計劃數據庫,可以更好的實現工程施工網絡計劃的編制,并實現工程進度的上傳與瀏覽,施工整地拆遷等相關檔案,同時也可以實現拆遷記錄錄入、工程量、完成量等多方面數據的錄入,形成一個進度量表,并為后續的數據分析以及工作決策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另外,工程調度指揮的子系統主要是應用GIS技術實現,其借助GIS 作為基礎開發相應的輔助管理系統,可以更加便捷、快速、準確的掌握施工現場的多種信息,并快速、及時更新,為用戶及時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并為現場管理人員提供可靠工具。另外,可以借助綜合性管理平臺實現項目的信息化管理,這一平臺主要是通過數據庫、監管系統、遠程監控中心構成,構建用于數據檢測的數據庫,數據庫當中可以實現對公路施工過程中所有施工質量數據的錄入,并對采集的前段數據實行相應的管理操作,根據不同的管理部門在實際需求方面的情況對前端數據進行專項分析,并形成最終的結果。構建質量監督管理平臺,借助這一平臺實現對信息數據的實時性表現,促使管理人員可以更好的發現質量問題,管理人員可以按照系統所劃分的權限實現對數據的實時性調用,保障施工管理效果。
下面以某建筑工程項目為例,該工程項目應用到了上述所提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其功能與應用效果如下:1、系統可以針對建筑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同時針對管理中的部分細節環節。借助GIS 系統實現對施工完成部位的質量評價。系統可以根據儀器設備所獲取的數據進行及時傳輸,保障整體施工效益;2、系統可以應用手機或終端設備實現對數據的查詢訪問,能夠在網絡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之下應用信息傳輸的方式通知質量管理人員,促使工作人員可以及時掌握任何施工地點、時間出現的施工質量數據異常問題,從而保障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實效性[5];3、系統可以借助設置不同的查閱條件獲得不同的信息數據,系統可以針對預先錄入的規范要求做好數據的統計,并在數據采集之后針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并以規范標準數據采取對比分析方式,在出現錯誤時及時報告,在發現超限數據時借助短信或軟件方式提醒;4、系統本身可以實現質量追溯管理,可以針對各種不合格的施工質量數據進行記錄并歸類,系統可以錄入相應的質量通病、防范措施以及典型的質量問題等,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預防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落實施工進度的針對監督管理,提高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6];5、按照項目的管理層級關系提供管理平臺,以項目辦、駐地辦以及管轄范圍內的相關職能部門提供不同的軟件功能,同時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或行政部門的監督與管理權限,從不同層面上滿足相應的管理需求,通過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可以促使質量信息更加完善,并為不同人員提供崗位所需的數據信息,從而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綜合價值。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基本可以明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施工中的管理作用非常顯著,屬于提升項目施工質量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可以更好的提升整個項目的施工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應用過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本身具備長周期的特征,所以在施工中應用廣度、深度都比較突出。在具體應用中必須從網絡、設備等多個條件之下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高度重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創新優化,突出信息系統的操作性、便捷性,從而推動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