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少春
對標管理由美國施樂公司于1979年首創,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方法,是企業不斷改進和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西方管理學界將其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并稱20 世紀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對標管理”也叫“標桿管理”,是以促進企業績效改善為目的,尋找、分析和比較標桿對象,從對標指標的變化中追蹤到事物變化的軌跡,找到問題的根源,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提供優秀的產品、服務及管理實踐的系統方法[1]。
對標管理實際就是一個系統的、動態的評估過程,根據對標范圍和對象不同可分為內部對標、競爭性對標、行業或功能性對標、類屬或程序對標4 種類型[2]。對標的載體可以是有形的產品、設計成果、經營結果等,也可以是無形的服務、流程、管理模式等。對標的過程就是將所選擇的重點項目和關鍵指標進行篩選、歸集和分類,并與企業內部、同行業或行業外可比對象的最優指標值進行比較,深入查找和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從而獲得幫助企業改善績效的信息,促進企業挖掘潛力,創新管理,提高競爭力,不斷追趕或超越標桿企業。對標管理過程就是企業模仿、學習、提高和創新的過程。
對標管理由立標、對標、達標、創標四個階段構成,可分為十個步驟,各階段前后銜接,逐步推進。具體如表1 所示。
對標管理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管理活動。企業在實施對標和改進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挖掘潛力,創新管理,優化流程,改進技術,形成新的、更適合、更先進的管理方法或技術,促進企業不斷改進,直至成為行業標桿。
PDCA 循環,是由休哈特博士最先提出來,后由戴明博士把PDCA 改進并發揚光大,運用到質量管理領域,成為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故又稱為“質量環”或“戴明環”[3]。
PDCA 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用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大量數據資料的基礎上,貫穿于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PDCA 循環是由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四個過程周而復始循環進行。PDCA 循環要求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做計劃,然后去組織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檢查,再對檢查的結果進行改善、改進,把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帶到下一個循環里面去,形成一個大環套小環,階梯上升的循環改進體系。

表1 對標管理實施步驟分解表
PDCA 循環由四個階段構成,通??煞譃榘藗€步驟進行。具體如表2 所示。
PDCA 循環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和科學化。處理階段是PDCA 循環的關鍵,這個階段是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的階段,重點在于標準化和制度化,推動PDCA 循環轉動向前。
任何一種管理都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任何一家企業的經營活動也都是逆水行舟,不進或緩進則退。PDCA 循環和對標管理的過程都是基于企業現狀,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推動企業持續改進,不斷提升,因此可以將PDCA 循環的周而復始、階梯上升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對標管理中,使對標管理按照立標、對標、達標、創標四個階段循環往復進行,并且在循環的過程中形成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螺旋式的上升管理過程。對標管理實施過程建立PDCA 循環的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對標管理實施過程建立PDCA 循環模型圖
內蒙古蘭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太實業公司)自1996年開始從事制鈉行業,2001年引進美國杜邦公司先進的制鈉技術,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及改造,現已成為國內金屬鈉生產龍頭企業,是世界最大的制鈉基地。為不斷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引領行業技術發展,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蘭太實業公司自2014年便組織開展對標管理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以蘭太實業公司金屬鈉對標管理為例,說明PDCA 循環在對標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3.1.1 分析現狀。為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自我突破,實現進一步降低金屬鈉制造成本的對標目標,本次對標確定以杜邦公司為標桿,同時收集了銀川鈉廠、山東鈉廠、河南鈉廠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3.1.2 分析影響因素。通過分析發現,制約蘭太實業公司金屬鈉成本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金屬鈉生產的特種工業鹽是由吉蘭泰鹽湖出產,隨著鹽湖鹽資源逐年減少,鹽的品位下降,開采成本不斷增加;二是隨著環境治理力度的加強,金屬鈉電解尾氯處理的問題日顯突出,尾氯處理成本增加;三是金屬鈉生產、包裝自動化程度低,增加了生產人工成本;四是金屬鈉生產對電能需求較大,綜合電耗仍較高,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
3.1.3 要因確定。經過進一步分析,確定綜合電耗偏高為主要因素,尾氯處理問題為次要因素。
3.1.4 擬定措施。針對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蘭太實業公司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從四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進和提升。一是擴建20kt/a 工業金屬鈉生產裝置,采用美國杜邦公司先進的電熔法生產技術,提高電解槽的工作效率,降低電解槽熱損失,延長電解槽的使用壽命,降低電能消耗;二是優化工藝流程,利用氣流干燥并輸送原料鹽至鹽儲罐,然后直接用刮板機水平輸送至電解槽,去除原工藝中的提升機及刮板機,不僅減少了設備投資,還減少了用電單元;三是運用DMS設備能效管理系統,融合計算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和變頻調速技術,對風機、水泵、壓縮機等設備進行動態調節,降低電機的能耗;四是改變電解尾氯處理方式,取消原先采用液堿吸收尾氯制成次氯酸鈉的處理工藝,直接用管道將尾氯輸送到下游工序或企業使用,降低尾氯處理成本。

表2 PDCA 循環實施步驟分解表
蘭太實業公司經過九個多月的施工和改造,如期完成了上述措施的實施工作。
項目實施完成后順利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預期的對標管理目標,更加夯實了蘭太實業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實力,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具體成果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金屬鈉綜合電耗(不含氯交流電)較對標前下降了1.89%,僅水泵的節能改造每年至少可節約205.6 萬kwh的用電量;二是尾氯處理項目投產后每天可回收尾氯約8 噸,每年可以減少處理尾氯的折百液堿約3700t。

圖2 蘭太公司與國內國際主要生產廠金屬鈉綜合電耗對比圖
3.4.1 實行標準化。蘭太實業公司對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編制完成了相關崗位操作說明書等規范性文件,還對“電解槽啟動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金屬鈉電解槽自動化作業系統研究”等成果申請了國家專利。
3.4.2 處理遺留問題。對于鹽湖開采成本增加的問題較為復雜,利用現有資源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因此作為專題帶入下一個對標管理的PDCA 循環中加以攻克和解決。
對標管理和質量管理中的PDCA 循環雖然是兩種不同管理方法,但是它們的目標和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從企業的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抓住關鍵問題的關鍵因素,群策群力,促進企業在節能降耗、成本管控、技術升級、管理創新等方面不斷改進,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在對標管理中運用PDCA 循環,更是如虎添翼,促進企業持續改進,實現螺旋式上升,最終超越標桿,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