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曉婧
28日,由《環球時報》社主辦的“2019中國國際化招商引資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第九屆環球總評榜”發布典禮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是對現階段中國發展壯大、參與國際競爭歷程的回顧,并就當今中國城市、企業在國際吸引力、經濟實力、人才培養、科研實力、社會責任、營商環境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和展望。探尋中國城市、企業肩負的歷史使命,分享時代變遷中的成功經驗。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張偉,剛果共和國駐華大使達尼埃爾·奧瓦薩等30余位中外嘉賓出席論壇,進行了主題發言和熱烈討論。
《環球時報》社總編輯胡錫進在主辦方致辭中稱:“2019年過得非常不容易,貿易戰延續了一年,到年底才有了起色。國際組織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全球貿易經濟只增加了一個百分點,是近10年來最差的一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該怎么辦?胡錫進認為,中國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既不是跟美國對抗,也不是躲進碉堡里死守,而是要跟美國長期周旋?!敖裉欤瑳]有什么比把經濟做好對中國更重要的,搞好經濟就是中國最大的政治?!?/p>
魏建國的主旨發言闡述了一個核心觀點——中美貿易摩擦加速了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他列舉了四個理由:第一,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外商投資法》,突出了“撤墻”和“服務”,許多外商跨國公司增強信心。第二,WTO改革陷入停滯時期,凸顯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重要性。第三,中日韓自貿協定有望在明年中國領導人訪日之際達成,中日韓為全球第二、第三和第九大經濟體,而相互之間的貿易僅有20%,還有80%的合作空間。第四,中央出臺支持民營企業“28條”,已在9個領域全面啟動。中央的大力支持將在信貸、住房、工業用地等方面得到體現。
最近一段時間,各界都在討論當前形勢、2020年展望等問題。張偉在主旨發言中提出,應該在兩個問題上動腦筋:一是制度上的突破,關鍵要在18個自貿區更加開放上做足文章;二是當前進出口貿易的穩定增長,寄希望于服務貿易、減少逆差。張偉提議說,首先要在跨境金融和資本項目方面尋求突破,大幅提升商業存在的增長速度;其次要加快形成自貿區大健康產業體系。同時,還要就自貿區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以及自貿區關稅制度創新的內涵等問題展開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活動當天最熱烈的討論是圍繞中國城市國際競爭力、營商環境建設展開的。來自成都、長沙、蘭州、襄陽、貴港、唐山等地的相關負責人做了精彩分享。
成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好評不斷,其魅力究竟在哪里?成都市人民政府駐北京中心主任苗峪源認為,成都是引擎之城,目前管理人口超過2100萬,輻射西部周邊區域近4億人口。成都還是產業之城,已形成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成都也是一座開放之城,跟全球23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同時,成都是一座門戶之城,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成都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尤其是通過蓉歐快鐵,得到西向和南向的開放和開發,雙流機場去年實現突破5200萬的年旅客吞吐量。成都還是一座活力之城,有64所高校,在校學生近百萬人,每年有30萬左右的大學生進入市場,也是海歸人才最喜歡的城市之一。
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剛剛在成都落下帷幕,給成都帶來全新機遇。苗峪源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此次會議提高了成都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成都深化和日韓為代表的東亞、東南亞以及東北亞經濟區的合作提供契機。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體澤表示,長沙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一帶一路”首位城市和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近年來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一次事一次辦”的改革,為企業提供高效邊界的政務服務,打造了政策洼地、服務高地的新優勢,將建設便利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首要目標。
以“一帶一路”作為戰略支點的還有蘭州。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馬彩云在發言中稱,在發展大產業方面,蘭州圍繞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今年以來,蘭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總額增長38.3%,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3.3%。
“第九屆環球總評榜”《中國城市招商引資吸引力指數》由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提供數據支持,結合境內外各領域專家的見解得出。其中,成都、蘭州、襄陽成為“2019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成都和長沙位列“2019中國招商引資最具國際競爭力城市”;長沙還成為“2019中國最佳投資創業城市”;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成為“2019中國(區域)最具投資價值園區”;華為、伊利上榜“2019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中國企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