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凱
[摘要] 目的 探究六西格瑪流程管理模式對腦外科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該院腦外科40名護理人員與120例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式的不同,將護理人員及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觀察組實施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即通過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5個步驟對腦外科護理質量進行管理。結果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33%,結果顯示實施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0,P=0.012<0.05)。結論 六西格瑪流程管理模式提高了腦外科護理質量,能夠顯著增加腦外科的護理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 六西格瑪管理;腦外科;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016-02
六西格瑪管理DMAIC流程模式最早是由比爾史密斯先生提出的,用于摩托羅拉公司產品質量管理方法,這套管理方法目前已逐漸應用于醫療行業中[1-4]。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模式的精髓在于使用量化的方法尋求臨床護理出現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以及醫療能力的升級,腦外科治療手段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腦外科由于其患者的特殊性及該學科治療手段快速升級,其對臨床護理質量的需求相對其他科室較高。因此,選擇合理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對患者的護理質量,成為腦外科亟待解決的問題。該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該院收治的120例腦外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六西格瑪流程管理模式應用于腦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觀察其對腦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4.5±1.77)歲;平均病程2~5.5 h。治療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54.2±1.98)歲,平均病程1.5~6 h。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常規護理管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即實施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的護理人員及患者。聘請具有六西格瑪管理經驗的專家,對本科室進行理論培訓及實踐指導。具體內容如下:①定義階段:確立提升腦外科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人員滿意度的目標;②測量階段:對定義階段確定下影響患者及護理人員的影響因素進行確立和測量;③分析階段:由六西格瑪管理團隊召集護理人員及管理人員開展研討會,對上述收集得到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對測量階段收集得到的影響因素進行甄別,確立真正影響腦外科護理質量的因素,以及該因素產生的原因;④改進階段:對上述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⑤控制階段:對六西格瑪管理全部的管理過程進行控制、監督。
1.3 ?觀察指標統計
對干預后護理人員對工作環境、同事關系、知識技能提高、護理糾紛等方面的滿意率以及患者對護理態度、護理技能、病房環境、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滿意率[5-6]。
1.4 ?統計方法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33%,結果顯示實施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0,P=0.012<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臨床治療手段的發展,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需求值日益升高,因此,應采用正確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增加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7-8]。該研究將注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應用于腦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觀察其對護理質量的影響。該研究采用定義(definition)、測量(measuring)、分析(analysis)、改進(improve)、控制(control)五步法開展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9-11]。首先對該次管理進行定義,確立提升腦外科護理質量,提升患者、護理人員滿意度的目標。隨后對目標進行測量,結果顯示待提升的護理工作包括建立良好的病房環境、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及管理、緊急情況的正確處置、急救物品的準備、護理文件的規范書寫、護理操作的規范、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查閱文獻、咨詢相關專家制作調查問卷,每周對患者及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同時探究影響患者及護理人員滿意度的因素;分別組織護理人員及醫院的管理層從人員、設備、環境、制度、方法等因素確定影響腦外科護理質量的原因。制定腦外科護理質量評價表,每兩周由六西格瑪管理團隊對本科室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具體內容如下:病房環境潔凈度;儀器設備完好度;緊急情況處理正確率;急救物品完善度;護理文件書寫規范度;護理操作出錯率;健康教育接納度。對上述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得到具體影響護理質量不足的原因如下:護理人員態度較差,不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處理問題;護理人員對新進儀器設備不夠熟悉,未能完全掌握正確的操作使用方法;某些護理人員在某些方面的專業知識不足,對于緊急情況的處理不夠得當;未能夠完全按照制度去執行護理操作;健康教育形式不夠創新,僅僅是枯燥的專業詞匯,患者不能夠理解,接受度不高;護理人員積極性不高。根據上述的分析結果對本科室管理模式進行如下改進:①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關愛。以護士長為代表的管理人員,需增加對護理人員的情感關愛,對于護理人員進行深入溝通,了解其內心真實的想法、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導致其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對其進行針對性且人性化的輔導,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更好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進而以更加飽滿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對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去。②優化人力資源利用。由于腦外科護理工作性質的特殊,且工作強度大,因此對護理人員的數量及技能方面的需求較大。優化各類護理人員的人力資源利用,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以期利用較少的人力去完成較多的任務。根據每一位護理人員的所長分配其完成其擅長的任務,以達到人盡所長的目的。③完善管理制度。根據長期工作過程中的摸索與總結,歸納整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監督護理人員遵守相應的管理制度,以期達到規范護理操作,降低護理事故的發生率的目的。④完善培訓體制。建立完善的培訓體制,定期地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如請專家舉辦相關方向的講座,科室內定期舉辦專業知識培訓等,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使其掌握應對緊急情況時的處置方式,以及滿足護理人員學習的訴求,同時也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⑤完善獎罰制度。物質的獎勵與懲罰與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質量密切相關,因此,需建立完善的獎罰制度,鼓勵工作優秀的護理人員,使其在努力工作的表現得到相應的獎勵,懲罰工作懈怠的護理人員,不姑息其消極的工作態度。最終隨后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檢測,設立患者意見反饋渠道,對于效果不理想的措施,迅速作出調整,結合干預過程中的心得,持續有效地改進管理方案,以達到鞏固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33%,結果顯示:實施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190,P=0.012<0.05)。
綜上所述,六西格瑪流程管理模式提高了腦外科護理質量,能夠顯著增加腦外科的護理人員及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杜旭.老年腦卒中康復期患者跌倒預警中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7-18.
[2] ?陳紅琴.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腦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7,30(9):130-131.
[3] ?王震.人性化管理模式對腦外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1):107-108.
[4] ?賀亞男.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1):181-182.
[5] ?宋劍平,馮燕,呂敏芳.運用六西格瑪法縮短危重患者從病房到重癥監護室的轉運時間[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 23(7):843-847.
[6] ?李國平.急性腦梗死患者腦微出血的發生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哈爾濱醫藥,2017(1):31-32.
[7] ?徐家喜,顧偉萍,王忠玲.六西格瑪管理在支助中心陪檢工作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112-113.
[8] ?彭莉,李小華.急診護理程序對改善腦出血昏迷患者救治效果與急救結局的作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1):168-169.
[9] ?孫兆忠,朱鍇,李瑞.運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縮短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18,25(1):5-9.
[10] ?徐潔.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模式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7-8.
[11] ?李昱婷,羅延清,李素仙.六西格瑪在醫院外勤服務藥物配送流程優化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 18(3):474-475.
(收稿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