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 羅畢玉 韓芬

[摘要] 目的 在婦產科護理中加強細節護理管理,并分析對護患糾紛及護理風險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院自2017年5月—2019年1月之間收治的136例婦產科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婦產科護理,研究組患者以此為基礎加強細節護理管理,分析并研究護患糾紛發生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血液外滲、滴注流速異常、遺漏護理項目以及針頭脫落等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與對照組患者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參照組比較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產科護理中加強細節護理管理,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和各種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較好應用價值。
[關鍵詞] 護患糾紛;護理風險;婦產科護理;細節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037-02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臨床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與其他科室相比,婦產科疾病易復發,種類繁多且關聯性較高,如果對患者護理不當,極易損害患者生育功能和身心健康,所以必須保證護理質量[1]。護理人員應采取適當的護理方法提高患者安全感,注重細節護理及管理,減少患者護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護理風險事件。該文選取了2017年5月—2019年1月于該院治療的136例婦產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細節護理管理干預,對其臨床效果進行詳細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36例婦產科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68例)患者年齡19~39歲,平均年齡(35.67±3.16)歲;胎位不正患者14例,妊娠綜合征患者32例,生殖系統疾病患者22例。研究組(68例)患者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35.71±3.14)歲;胎位不正患者13例,妊娠綜合征患者30例,生殖系統疾病患者25例。兩組婦產科患者疾病類型、年齡及其他基本資料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無認知功能障礙;②獲得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③患者及家屬均對該次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重要臟器損害或疾病;②近期接受精神疾病治療;③無自主行為能力;④臨床資料缺失。
1.2 ?方法
對照組婦產科患者予以一般護理,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指導其科學用藥,合理調整滴速,定時查房,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并就疾病相關孩子是展開健康宣教。
研究組婦產科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強細節護理管理干預:①環境細節護理。護理人員應詳細掌握患者病情,并以此為依據動態調整室內溫濕度,保證通風良好,從而創建安全、舒適、整潔的治療環境。②心理細節護理。婦產科護理工作量不僅瑣碎且工作量較大,以往護理人員在完成基本護理操作后往往忽視了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患者不信任護理人員,也不利于后續工作的展開。鑒于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掌握其實際家庭、社會及身心狀況,進而依據患者心理狀態及特點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以利用認知行為療法、音樂、語言溝通、延伸等予以患者支持和鼓勵,疏導其不良情緒,進而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發生率[2]。③規范護理文書記錄。婦產科應向護理人員重點強調護理記錄書寫的重要性和意義,不斷規范化,提高準確率,同時強化其法律法規意識,在護理操作中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保證其治療知情權,予以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護理質量。④加強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婦產科細節護理管理,應注重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專業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水平,使其具備高度臨床觀察能力和責任心。可以定期組織開展業務能力培訓,提高患者細節護理意識,還可以建立相應監督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護理水平。
1.3 ?評價標準
①護患糾紛發生率;②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包括血液外滲、滴注流速異常、遺漏護理項目以及針頭脫落等[3];③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用該院自行編制的患者滿意度評測調查量表進行評定,依據患者不同評分將其分為3個等級,即不滿意(<65分)、較滿意(66~80分)以及非常滿意(81~100分)[4]。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對該文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兩組婦產科患者糾紛發生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數據分析均予以χ2檢驗,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中各有2例患者發生針頭脫落、滴注流速異常事件,有3例患者發生血液外滲事件,有4例患者發生遺漏護理項目,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16.17%;研究組中各有1例患者發生針頭脫落、血液外滲和滴注流速異常事件,無遺漏護理項目事件發生,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41%,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婦產科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為11.76%(8/68),研究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為2.94%(2/68),研究組護患糾紛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86,P<0.05)。
3 ?討論
婦產科患者大多為孕產婦,具有特殊性,所以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護理效果與患者的配合度有密切關系,優質、全面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5]。在婦產科護理中,應保持謹慎、認真的態度,重視細節護理,但是因為工作量較大,護理人員經過長時間工作后極易產生厭煩情緒,降低工作耐心,忽視患者情緒,加上其他因素影響,極易導致發生諸如護理遺漏、針頭脫落、用藥錯誤等風險事件,從而引起護患糾紛[6]。加強細節護理管理措施,不僅能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還可以對患者實施更加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從而保證護理質量,減少各種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發生率[7]。從該次研究結果也可以發現,研究組患者加強細節護理管理后,護患糾紛及護理風險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進一步提升了婦產科護理中加強細節護理管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中加強細節護理管理,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和各種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較好應用價值,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 ?王玲.風險防控及細節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5):98.
[2] ?崔喜風.婦產科患者安全風險分析及護理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民間療法,2019,31(2):97-99.
[3] ?白茜萍.試析婦產科急診接診過程中的風險管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5):173,175.
[4] ?王梅梅.加強細節護理管理在婦產科中對風險事件及護患糾紛的臨床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4):70-71.
[5] ?褚天蘭,李艷.品管圈聯合護理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8):97.
[6] ?胡竹霞.危機管理模式在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6):777-779.
[7] ?許愛玲,鐘瓊,張文艷.探討正確規避婦產科急診接診過程的護理風險與危機管理[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 2(4):193,195.
(收稿日期: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