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

[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擇在2018年4—10月來該院就診的150例臨床患者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統計臨床效果。結果 實施后,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33%相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33%顯著增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品管圈管理模式改善了護理質量,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 品管圈管理模式;臨床護理管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053-02
為了護理工作開展更加順利,探究品管圈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選取該院2018年4—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臨床上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5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43例;年齡27~53歲,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齡34~46歲,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在基礎因素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嚴格執行護理會議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和分級護理制度;護理工作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用藥指導、病情護理、心理護理等。觀察組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包括如下。
①對品管圈成員進行培訓。在商定品管圈活動之前,應組織各個科室的品管圈成員開展會議,向大家介紹品管圈的概念以及相關知識,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把品管圈的目標和方法作為培訓內容[1]。
②選擇培訓地點。優質的護理科室操作護理技能比較規范,護理工作人員知曉優質護理服務的相關內容,規劃、計劃、方案、總結、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比較嚴謹,護理滿意度較高[2]。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具有以優質服務和技術取勝的質量意識,并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護士長為組長,帶領品管圈成員確立開展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主題、開展品管圈活動的內容及其他的相關數據。
③討論并確立主題。每個成員都說出自己科室經常遇到的問題,大家一起探討這些問題的價值與解決方法,最后共同確立護理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作為活動的主題。
④分析問題。品管圈的每一位成員一起對該次選定的活動主題進行剖析,分析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下一步就可以實施計劃。在此期間,可以請其他護理人員對品管圈小組成員進行一定的監督和指導,選擇活動主題的時候可以爭取其他護理人員的意見。
⑤活動總結。將科室出現的最突出的問題作為不良事件上報醫院,讓護理部工作人員進行統計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部選出需要改善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問題,查閱相關護理制度和記錄,進行追蹤分析并告知相關人員改進措施[3]。開展品管圈會議,分享活動心得,綜合品管圈開展該次活動的過程來感受勞動成果。
1.3 ?評價方法
自制問卷表調查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80~100分),比較滿意(60~79分),不滿意(低于60分)3個等級,總滿意度=(總病例-不滿意)病例/總病例×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33%相對于對照組77.33%高(P<0.05)。見表1。
3 ?結論
該次實施了品管圈管理模式,參與品管圈護理管理的人員包括護理管理者以及各個部門各個班次的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要求,護理領導者從重視工作到進行操作實施過程管理,已經完成了多元化管理轉變,這種管理體制適應了社會發展要求[4]。目前,護理管理水平在許多方面還處在經驗管理的階段,因此將品管圈管理模式應用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提高了臨床管理的水平。
品管圈主要通過一些會議或者活動,把大家組織到一起來商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品管圈的人員可以主動地提出與工作成效有關的各種問題。品管圈開展的這些會議可以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徹底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領導還能很方便地和基層的護理人員進行一定的溝通,了解基層護理工作人員的想法,提升護理人員的執行力,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也可以建立團隊精神,領導的管理效益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5]。品管圈以頭腦風暴的形式作為自己的工作方法,通過會議組織所有人員一起討論問題,并且提出了比如減少患者疼痛刺激、患者體溫過高、皮膚完整性受損、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患者導管脫出等一系列的臨床護理問題,最后發現最終實際上解決的問題比之甚少。各個地方不同的小組依次介紹自己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的情況,一起進行經驗交流,并分享心得體會,對于實施品管圈管理模式比較順利成功的,應大力在臨床中推廣使用[6]。
品管圈管理模式加強了護士的責任意識,各班護理人員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要求每個科室的護理工作人員都必須具有責任心,依靠多個人員的知識和智慧解決實際管理存在的問題,促進護理服務質量以及服務水平[7-8]。敬業精神在醫療行業是不可缺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就是該次的目標,因此,品管圈精心挑選的每一位成員,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務。醫療行業應大力應用并推廣品管圈管理模式,讓醫護人員的自主性變得更強,可以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而醫院的護理質量通過實施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保障,并且經過醫護人員的強化,護理質量得到了不斷的提升。通過研究,不斷發現新的護理方法,將這些護理方法應用到臨床,可以較好地落實護理措施,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于高危患者,通過實施品管圈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圈里的護理工作人員對家屬進行了有效的宣教,在個性化技術的指導下,實現了品管圈在臨床上的全面管理,并且解決了之前提出的減少患者疼痛刺激、患者體溫過高、皮膚完整性受損、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患者導管脫出等一系列的臨床護理問題。調查結果表明,實施后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77.33%相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33%顯著增高(P<0.05)。
綜上所述,品管圈管理模式改善了護理質量,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羅曉瑩.探討分析消化內科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9(10):45.
[2] ?姚東珍,吳瑜.探討分析消化內科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J].飲食保健,2019,6(7):29-30.
[3] ?李麗.品管圈在神經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J].飲食保健,2018,5(23):168.
[4] ?崔淑梅.品管圈應用于婦產科優質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母嬰世界,2018(8):128.
[5] ?火鈺霞.術中壓瘡預防中品質圈管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8中旬版):27-28.
[6] ?鐘發剛.天山北坡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Z].新疆農墾科學院1,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2017.
[7] ?李慧.品質圈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3):4-5.
[8] ?李世瓊,吳慶蓉,程浩.品管圈在計劃性剖宮產護理路徑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6,45(5):715-716.
(收稿日期: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