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明
真題再線
“兩難”,就是這樣或那樣都難。生活中,我們難免面臨兩難的處境;或反復掂量,終有決定;或左思右想,難以決斷。這或許是痛苦的抉擇,或許是甜蜜的負擔……
請以“這真讓人兩難啊”為標題,寫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寫作提示和要求:
寫清楚兩難的原因,充分表現兩難的處境;
①立意明確,真誠地表達對生活的思考、感悟;②選擇恰當的人稱和角度;③問題明確;④不得套作,抄襲;⑤不得透露考生相關信息。
思路點撥
“這真讓人兩難啊”,“兩難”意味著選擇,“這”指代讓人“兩難”的事情或者選擇,審題沒有什么障礙。注意,這里的“人”, 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親人、師生、朋友、甚至陌生人,還可以是名人、歷史人物、書中人物等。寫此文,重點在選材。生活中,我們難免面臨兩難的處境;或反復掂量,終有決定;或左思右想,難以決斷。這些選擇,可能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善意與惡意的對決,生命與法律的權衡,還可能是自我內心想法與外部客觀事實的違和,亦或是自己的兩種思想斗爭等。如,考試時,自己有難題不會,恰好有同學把寫有答案的小紙條扔到腳邊,撿起來抄好答案,就能獲得好成績,被老師表揚,得到爸媽許諾的禮物,但是也違背了做人的誠信原則。撿還是不撿,這真讓人兩難啊;畢業填報志愿,父子意見不統一,父親想讓兒子上高中,兒子決心讀職校。到底是成全對方,還是堅持自己?這個選擇,對父親和兒子來說都是兩難。父母婚姻破裂,到底是跟著爸爸還是跟著媽媽,真讓人兩難。公交車上看到有人行竊,如果出面制止,可能被竊賊報復,危害自身安全;視而不見,良心又覺得不安。制止還是不制止,真讓人兩難……兩難的事情還有很多:文天祥兵敗被俘,面對生與義的抉擇是兩難;在大城市漂泊還是回小城市安逸度日,是當代年輕人的兩難選擇;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窮困潦倒,還是放棄夢想選擇優渥的生活,是追夢人的兩難選擇;讓孩子過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還是為了他的將來逼迫他努力學習,是父母的兩難選擇……總之,這個文題選材的范圍十分廣泛。
寫此題,要著重刻畫兩難的局面和人物心理,寫作時,可以考慮運用環境描寫烘托氛圍,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矛盾的心情等。
這真讓人兩難啊
一考生
佳作展示
吃完晚飯,我剛攤開書,突然停電了。屋里漆黑一片;屋外,風颼颼地刮著。
“鐘云,你爸在嗎?”
我剛點上蠟燭,突然聽到張爺爺的聲音。
“我爸不在,有事嗎,張爺爺?”
“孩子,這是你爸給我開的方子,很見效,你能按方去給我買點藥嗎?”
“這……”
門外的風“颼颼”地鉆進了屋子。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真難受啊,自己還走不動,你看……”
張爺爺遞過來50元錢。他身子顫抖著,期待的目光里流露出無奈。
“您進屋等我一下,我一會兒就回來!”
我向街上的藥店跑去。風,呼呼地刮著,漆黑的街道兩邊,高大的房屋像一個個怪獸,陰森森的,令人毛骨悚然。
跑到岔路口,隱隱約約看見一團團白色的東西,怪嚇人的。再往前,幾個人正在街口為去世的老人燒紙,空氣中彌漫著紙錢味。天啊,人死了不是要變成鬼嗎,那一團團白色的東西不會就是鬼吧!越想越怕,我的心都揪了起來,趕緊倒退幾步,靠在電桿上,喘著粗氣。
我突然后悔了,為什么要答應幫張爺爺買藥,現在怎么辦?進吧,前面漆黑一片,不知道黑暗里隱藏著什么;退吧,張爺爺就沒有藥吃了,他期待的目光里肯定會流露出失望,讓人于心不忍……
正在為難之時,我的腦海里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你聽過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嗎?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竟然迷信鬼神,枉你學了那么多知識!
沒錯,世界上根本沒有鬼,我們害怕的無非是心魔。想到這兒,我立刻振作精神,昂首挺胸,繼續前行。
可是,走著走著,我又覺得有個黑影跟著我,還發出晃晃悠悠的亮光,是鬼火嗎?不,不是吧,這世上沒有鬼!我雖然給自己壯膽,但腳卻不聽使喚地跑了起來。到了藥店,我已經氣喘吁吁了。
還沒等我的氣喘勻,后面傳來一個小女孩興奮的聲音:找到耳環了!嗨,原來,我把小女孩的手電筒當鬼火了,真是太可笑了!
買了藥,我便匆匆往回趕。
風,還在刮;夜,還是黑;可我的心,敞亮了。我原路返回,輕車熟路,心情開朗。現在,我真的一點也不覺得為難了。一是張爺爺還在等我,二是這黑夜里有鬼的疑慮消除了。
把藥交給了張爺爺,我感到那么快樂,安心地進入了夢鄉……
點評
1.選材獨到。在一個停電的夜晚,父親不在,張爺爺急需用藥,“我”挺身而出為張爺爺買藥,心疑有鬼而進退兩難。最后,“我”戰勝了迷信,戰勝了心魔,為張爺爺買回了藥。文章選材獨樹一幟,做到了人無我有。
2.語言優美,生動傳神。文章以短句為主,比如“風,還在刮;夜,還是黑;可我的心,敞亮了。”讀起來給人一種輕松自如,歡快愉悅的感覺。又如“他身子顫抖著,期待的目光里流露出無奈。”這句話很傳神,不說“流露出乞求”,而說“流露出無奈”,表現老人有心無力的窘迫狀況,遣詞造句精準。
3.環境烘托,形象豐滿。比如“漆黑的街道上,高大的房屋像一個個怪獸,陰森森的,令人毛骨悚然。”“風,還在刮;夜,還是黑”等環境氣氛的烘托,為表現“我”的責任與擔當,堅韌與樂觀的思想品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心理描寫細膩。文中“我”的思想斗爭描寫細膩,表現了“我”左右為難的心理,透過這樣的描寫,將“我”的淳樸與善良,責任與擔當,堅韌與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真讓人兩難啊
一考生
“咔嚓”一聲,鉛筆被折斷了。原本光滑的表皮如同寒風中光禿禿兀立的枯枝,失去了葉的護佑,裸露在蕭索之中。
我避開父親憤怒的臉,看著空氣中的石墨屑和落在地上的鉛筆芯掉眼淚。隨后,木然地沖了出去,把怒吼拋在無辜的院子里。
街上的人潮像河水流動著,五彩斑斕。而我,呆呆地挪著如鉛的步子,被推搡著不知走向何方。也許我一直就跟不上社會的腳步,當什么職業畫家,這不是無稽之談,癡人說夢嗎?難怪平時那么關心我的父親如此生氣。可這的確是我的理想,難道我應該放棄職校美術班,去讀父親期望的重點高中嗎?
我真不知道該怎么選擇。
我放棄了在人潮中掙扎,登上了公交車,卻不知道它駛向何方。我靠窗坐下,望向窗外。奔馳的街景弄得我眼花繚亂,內心的迷惘卻沒有因此而散去。再絢麗的景物也不能撥開我心中的層層迷霧。
車上的人越來越少,窗外的景物也由繁華變得蕭條起來,可我心中仍舊沒有結論。前車之鑒,注定職業畫家是一條坎坷的路,不缺我這樣一個犧牲品。但一個人的興趣不就是他的選擇嗎?即使失敗,可曾經為之奮斗過,不就足夠了嗎?可我哪有勇氣反抗父親呢?
我真不知道。
我的思緒被這兩難攪成了一團亂麻。我沒有力氣糾結了,只有呆呆地望著窗外,讓目光暢游郊野。
終點站到了,我在司機的催促中下了車。
這是一個荒涼的地方。公交車停了一會兒便疾馳而去,只留下我孤零零地在尾氣中喘息。
我獨自向道路深處走去,那讓人兩難的抉擇又占據了我的腦海,淚水再次模糊了我的視線……
點評
1.針砭現實,考驗人生。是遵循自己內心的呼喊,還是遵照父親的意愿?是選擇走一條艱難的職業道路,還是選擇更平坦輕松的人生?父親是出于社會經驗和對子女的關心,而我們卻有著為了夢想而不怕吃苦的勁頭。現實與夢想的沖突,真讓人兩難。而這個難題,不僅僅是個案,在很多年輕人身上真實發生著,具有社會普遍性。
2.懸念結尾,耐人尋味。考生并沒有在最后做出決定,畢竟事關將來要走上怎樣的人生旅途,如果那么容易選擇,就不存在“這真讓人兩難啊”的感慨了。開放式的結尾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3.含而不露,溢而不流。文中“我”的抱怨與無奈,自然地滲透在“把怒吼拋在無辜的院子里”“淚水再次模糊了我的視線”等句子中。感情含而不露,溢而不流,這樣間接的情感表達要比直接抒發感情豐富得多,強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