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陳艷 彭衛

[摘要] 目的 對于宮頸癌患者護理措施和安全管理思路施行分析。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選取該院100例宮頸癌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隨機表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0例。接受常規護理為對照組,于常規護理基礎上聯合安全管理為研究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價值。結果 經護理后,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宮頸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中針對宮頸癌患者,在其常規護理基礎之上開展安全管理措施,能夠保證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顯著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宮頸癌;護理;安全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081-02
宮頸癌屬于女性中十分多見的一類惡性腫瘤,關于宮頸癌疾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是非常明確,早婚、多產、性生活紊亂以及早育女性患有宮頸癌疾病的風險較高,宮頸癌疾病最初階段不存在任何癥狀,后期會產生異常陰道出血表現。現在臨床治療宮頸癌疾病,主要采取體外加腔內放射治療,如果開展體外加腔內放射治療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促進宮頸癌疾病的康復效果[1]。該文2018年1月—2019年1月選取宮頸癌患者資料100例施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宮頸癌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照隨機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宮頸癌患者中最小年齡30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48.61±3.33)歲;其中包含鱗癌患者43例,腺癌患者7例;研究組宮頸癌患者中最小年齡30歲,最大年齡72歲,平均(49.00±3.14)歲;其中包含鱗癌患者44例,腺癌患者6例。兩組宮頸癌患者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兩組宮頸癌患者全部接受腔內照射配合體外照射治療,其中體外照射采取直線加速器開展盆腔外照射,腔內照射治療開展三維高劑量腔內后裝放療,患者接受腔內照射治療當天不開展體外照射治療。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放療及治療前后的健康宣傳教育,配合常規皮膚護理、陰道沖洗護理以及飲食護理,在患者接受腔內照射期間配合相應護理措施[2]。
研究組宮頸癌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之上加用安全管理:護理人員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為其進行心理評估,利用疾病知識宣傳教育以及心理支持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護理人員護理安全管理意識,對放療基本知識和護理技巧開展培訓,強化護理人員病情觀察和應急處理能力,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預防以及護理干預方案;強化防墜床以及跌倒安全教育,使患者和患者家屬了解并且主動配合,在患者接受放療治療過程中,為其建立放療外出評估單,根據跌倒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為其提供有效的護理對策,避免跌倒高危患者產生意外[3]。
1.3 ?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宮頸癌患者接受各自護理措施之后產生直腸炎、放射性膀胱炎以及跌倒出現情況;通過自制滿意度問卷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包括滿意、一般與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2.0統計學軟件建立模型對試驗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計算。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率(%)以及(x±s)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護理后,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出現情況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宮頸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護理安全屬于衡量臨床護理質量的關鍵性指標,和患者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因為放療患者住院時間比較長,經濟負擔增加,同時患者接受放療會產生副反應等,導致患者出現機體不適以及心理障礙等,存在潛在護理安全隱患,所以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觀察患者出現放療反應的具體時間、表現癥狀以及護理要點,總結不安全因素,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以及安全管理方案[4]。根據該次研究表明,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與聯合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組,均在行各自護理措施后,研究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宮頸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提高放療治療之前對患者的心理評估和干預,將患者作為中心,評估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生活環境、家庭關系、疾病信息以及社會經濟情況等,依照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為患者介紹放療治療的作用和意義,講解治療期間會產生的不適感和應對措施,指導患者自我護理的正確方法,緩解放療治療引發的不良反應,針對存在心理障礙患者,護理人員需要根據具體原因為其提供疏導,給予患者鼓勵與關心,和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從而使患者感受到來自于家庭和社會的溫暖,為患者介紹康復效果較高的病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臨床護理屬于一項高風險工作,在護理操作、搶救以及執行治療期間始終存在護理風險,所以護理人員需要保持高度責任感,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對策,確保患者安全,每個月按時組織護理人員接受業務培訓,對于宮頸癌疾病的基本知識、并發癥和搶救配合工作進行學習,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和應對能力[5]。
綜上所述,對于宮頸癌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案,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大量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石國艷.優質護理模式對宮頸癌化療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礙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9):230,234.
[2] ?康永紅.優質護理在宮頸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6):77-78.
[3] ?張小東,佟婷婷,姜淑娟.全程優質護理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11):1381-1383.
[4] ?李清娟,邱圣紅,魏球娣,等.整體護理在宮頸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3):72-74.
[5] ?周麗靜,簡紅云.心理干預對宮頸癌患者放療期間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3):112-113.
(收稿日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