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寧 任光輝 趙云
摘 要:實驗室安全是高校實驗室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基于傳統的安全檢查已經不能滿足師生們的操作需要和實驗室管理部門的管理需求。借助微信小程序構建實驗室安全檢查平臺,推行“四級四查”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構建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利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優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為實驗室安全管理提供了更加實時性、真實性、便捷性的途徑。
關鍵詞:微信小程序;實驗室安全管理;安全檢查
中圖分類號:TP31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1-0026-02
0 引言
實驗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實驗室管理的重要內容,實驗室安全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正常運轉和師生員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1]
國內外高校對實驗室安全均十分重視,制定了嚴格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如:每個實驗室人員必須完成的每日安全檢查日志工作,實驗室安全準入測試,危化品平臺監督等。但是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卻時有發生,比如,2015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發生一起爆炸事故,起因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實驗室內使用氫氣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爆炸,后被確認身亡。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實驗室爆炸,3名學生死亡。原因是環境工程實驗室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實驗現場發生了爆炸。這些沉重的案例給實驗室安全管理帶來了深刻警示,實驗安全重于泰山,必須堅定地狠抓安全問題。
常見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中,安全檢查通常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基本內容,通過檢查結果,可以反映實驗室的安全狀態,及時發現不安全行為,對實驗員和實驗室管理者有警醒和教育的意義。
1 目前實驗室安全管理常見措施和存在的問題
1.1 實驗室安全管理常見措施
第一,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實驗室安全制度建設基本成熟,各高校建立了符合校情的安全管理規定,主要涉及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安全使用、設備操作和保管、實驗廢棄物的處理、實驗室水電安全使用、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在安全責任劃分上也都有各自的管理約定。[2-4]
第二,多重形式的實驗安全檢查。當前,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項目表》(2018)共358項條款,從組織體系、規章制度、安全教育等12個方面進行了規范。大多高校高校按照文件要求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了檢查安排,如由實驗員每天填寫實驗室安全本的常規自查;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組織的定期例行檢查;對于危險級別較高的實驗室進行不定時抽查;聯合環境保護部門或公安部門進行專項檢查。[5]
第三,建立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以通過安全準入為進入實驗室的必要條件,督促大家參加安全培訓、學習安全知識、通過安全知識考核、簽訂實驗室安全承諾書等。通過建立和實施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可以增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充實安全技術知識,培養安全習慣,減少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實驗室安全。[6-7]很多高校對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都進行了探索,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師生安全意識并確保了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8]
1.2 存在的問題
目前存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反饋了實驗室安全狀況,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產生。但是還是有一些局限性:
第一,檢查數據滯后。高校的實驗室安全檢查大多是一段時間一查,比如一個月、一個季度甚至一個學期,相關部門寫好安全總結提交到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就算完成任務。從開始檢查得到的數據,經過審批和報備,報到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往往是幾天之后的結果,有一定的延遲,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第二,數據來源不夠真實。目前的檢查方式主要以實驗員日常自查為主,將檢查內容記錄在日志本上,是否是后補的日志無從考證,容易只做表面文章,很難查出安全隱患,不能真實反映實驗室日常狀況。
第三,安全檢查操作復雜。二級單位從實驗室管理部門拿到檢查內容,再分派給各個實驗室,各個實驗員將檢查內容進行檢查,把結果提交給領導審批,再由學院統一將結果報送實驗室管理部門。如此進行會導致檢查周期長,實驗員操作不夠便捷。
2 借助互聯網技術解決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
2.1 推行“四級四查”的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
推行“四級四查”的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即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二級單位負責人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自查,院系教師每兩人一組,每周進行一次互相檢查,實驗室管理員每日進行一次安全巡查。檢查完畢后及時下達實驗室安全隱患整改通報,二級單位提出整改措施提交監督單位,形成有效的實驗室安全閉環管理。整個過程中,既有實驗室人員的自查,又有院系教師的互查和校安全管理部門的抽查和常規檢查,能有效發揮所有人的力量,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實現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全覆蓋,為教學科研人員創造安全綠色的工作環境。
2.2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實驗室安全檢查系統開發實踐
“互聯網+”技術為高校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較活躍的形式有電腦網頁、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其中微信小程序依托于騰訊微信,而微信自問世至今,已經滲入千家萬戶,高校師生幾乎每個人都有微信賬戶。如果開發出微信小程序版的檢查形式,將實驗室安全檢查納入日常管理,不需要特殊專業培訓,實驗室管理部門和實驗員即能上手操作,會有效提高實驗安全系數。
發揮互聯網和智能化管理的理念,建立安全檢查平臺。以實驗室房間為單位,分別從人、物、環境等方面設定檢查指標,如,實驗室環境是否安全,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是否做到通風換氣;實驗操作人員是否經過培訓,操作是否規范,是否按照規定穿戴防護裝備;實驗設備是否及時維修,線路、管道是否定時檢修;危化品存儲是否達到國家規范,是否備案等等。由每一級檢查人員將結果上傳至實驗室安全檢查系統,可以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反應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每一級管理員都能實時查看名下所管轄實驗室的檢查數據,如有需要上報的問題,手機即可操作。電腦端后者微信端可以下載檢查記錄,根據以往檢查結果重點查看某些實驗室是否根據安全提示進行整改。
該模式有以下優勢:
第一,數據真實。由于實驗員每天都進行自查,上報結果,又有院系、學校多方監督,并且實驗室安全檢查系統支持上傳圖片和文字,一旦有安全隱患問題,可以通過圖片展示及時發現,容不得弄虛作假。并且,實驗員填寫之后,院級、校級實驗室負責人均可以通過系統隨時查看檢查記錄,數據來源真實。
第二,記錄實時。相比傳統的檢查形式,借助微信小程序搭建的安全檢查系統,只要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人員在實驗室,有微信,即可實現安全檢查上傳,管理人員即校級和院級實驗室管理人員能第一時間接收到真實的第一手數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填寫模式,具有實時性。
第三,操作便捷。微信小程序運行于微信平臺上,兼容IOS和Android系統。無需下載任何軟件,打開即可使用,用完即可關閉,無須卸載,移動性更強。無論何時用戶只需要打開小程序即可進行安全檢查工作,操作便捷。
2.3 基于平臺加強安全宣傳教育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單位能全部按成的事情,所有師生都必須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實驗室安全檢查系統把安全宣傳教育放在第一位置,首頁設置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常識問題循環播放,示警每一位實驗參與人員。其他方面的宣傳教育也必不可少:將實驗室安全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課堂和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從進入校門開始就要培養嚴格安全管理理念;編寫《實驗室安全管理手冊》,分發給師生學習,避免常識性錯誤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執行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所有實驗室人員均需通過安全測試,拿到安全準入證明方可進行實驗工作;學校或者二級單位利用培訓講座、實操指導、實驗室安全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方式,使師生了解實驗室基本情況、掌握安全操作規程等知識技能。做到每個實驗的參與者人人懂安全,人人具有安全防范意識。
3 結語
高校實驗室情況錯綜復雜,不同類型實驗室側重點不一樣,危險源較多。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要切實做好安全檢查工作,從制度、思路、方式等方面不懈探索,利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優勢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打造安全實驗室、安全高校。
參考文獻
[1] 趙建新,錢婷婷,王世強,等.構建多方聯動與齊抓共管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8):1-3+15.
[2] 王羽,李兆陽,宋陽,等.“雙一流”建設視野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主動防御模式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2):8-11.
[3] 常生華,翁秀秀,侯扶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29-231.
[4] 孟兆磊,林林,牛犁,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4):231-233+263.
[5] 光翠娥.強化實驗室安全檢查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建設水平[J].實驗室科學,2012,15(6):189-191+195.
[6] 張琳,郭英姿,許棟明,等.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6,33(5):227-230.
[7] 柯紅巖,金仁東.高校實驗室安全準入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8,35(9):261-264.
[8] 周健,吳炎,朱育紅,等.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新趨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2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