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玲



摘 要:全球化的環境和資源問題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的景觀園林理念也因此得到了世界范圍的認可。本文通過簡要介紹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景觀建筑系的研究生教育,結合Washington&Lee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的實際案例以及Sites可持續發展評估體系,闡述了可持續發展園林景觀理論在美國的發展和應用。以及國內相關景觀建筑設計領域工作者可借鑒和學習的意義。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景觀建筑;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VA)和景觀研究生教育;“Washington&Lee”學生活動中心案例分析;美國SITES可持續發展場地評估體系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1-0093-02
1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景觀建筑教育和可持續性發展
1999到2001年我就讀于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VA)。UVA是1819年美國第三任總統、建筑之父托馬斯·杰弗遜(Thomas Jefferson)親手設計建造的,幾百年過去了,整體校園建筑景觀還依然保存的非常完好。其實Charlottesville本身就是一個大森林花園,滿山遍野的樹和花,校園是依地勢修建的,杰弗遜的傳統“紅磚、坡頂”建筑點綴其間。UVA校園和美國國家公園一樣被列為國家的遺產保護,正因如此UVA建筑學院的Historical Preservation專業也是非常著名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在Charlottesville你隨處都能感受到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存在,夏村不僅對新建筑形式作了具體的限制:建筑形式需要盡量與傳統建筑協調一致,而且對任何干擾現存生態居住的建造都要在Town和County公開征集各界人士的意見才能實施。
UVA的景觀建筑系(Landscape Architecture)當時在美國很有名氣,僅次于哈佛的景觀專業。我從國內畢業不久,來到美國對建筑和設計有著滿腔的熱情,本想設計課“大干一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里的做設計并不是鼓勵你能馬上創造出什么新奇的形式(造型),而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理解“Site”-“場地”:做場地調研、分析和理解,這種理解不僅是地理的、生物的,而且是人文的、歷史的……好的設計是從這些大量的Site(場地)解讀之上推導、演繹和生長出來的,而這樣的設計怎么可能不是尊重“Site”(場地)、歷史和可持續發展的呢?
UVA建筑學院著名教授、前景觀建筑系主任Beth Meyer在她的論著“引用場地:現代景觀建筑的基礎”(Site Citations:The grounds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提到:場地的曲折變化,場地的解讀,場地所看到的,所反映的,場地的現狀和詮釋。當代的景觀建筑充滿了這樣的詞句。對很多人來說,場地的特點不僅僅是簡單的事實去適應或緩解,相反場地的物理和感覺上的特征屬性是設計表達的源泉……設計作為對場地的解釋,場地作為一個程序和過程,不再是表面的了。現代著名景觀建筑師Carol Burns,Julia Czerniak,Peter Latz等在他們的作品和論著中都提到,不能想象一個設計過程可以實施如果沒有場地徹底地“浸入”。
案例分析:
“華盛頓和李”(Washington & Lee)大學生活動中心和其周圍的景觀設計,這是個2000年我在UVA老師開的建筑事務所(VMDO)實習時參加的項目。憑著對項目Site——自然環境和歷史條件的設計敏感,VMDO贏得了Washington &Lee新大學生活動中心的全國設計邀請競賽。
“華盛頓和李”大學是美國第九古老的大學,座落于弗吉尼亞州歷史悠久的列克星敦的小鎮上,校園建筑以傳統風格為主。這個項目的挑戰主要是怎么簡化巨大的建筑形體為較小的規模,以保護現存的小河和與之相鄰植物叢生的山坡。設計團隊的方案是把建筑的地下部分最大化,在校園的中心位置建造相對規模較小的地上三層建筑。設計與其利用地勢斜坡作新活動中心和周圍幾個建筑物的服務入口、成為校園的后門,而是盡量隱蔽服務功能,重新開發這些空間為綠色空間,恢復1920s校園歷史總體規劃的初衷,把綠樹成蔭的小溪變成一個生態公園。(圖1)
新的學生活動中心對小溪是開放的,建筑側面的大型柱廊提供了可以室外就餐、與外界相通的灰空間,從山頂的林蔭道上看,新的大學生活動中心安靜而和諧地坐落在傳統的建筑群之中。一個室外露天公共階梯臺階景觀空間與新學生活動中心緊挨著,沿山勢與小溪相接,把后面的樹林和山景都引入了校園。
建筑中間入口大廳部分設計為全玻璃通透式,后面的樹林山影可以透過若隱若現。W+L的整體建筑和景觀的設計采取了對自然生態環境最小的影響和最大程度的利用借景,同時對歷史建筑風格也有嚴格的傳承,整個新建筑沿用老校園的軸線甚至建筑模數,已達到與老校園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圖1)
這個項目建成使用后獲得了許多學術(AIA等)、當地和全國的設計獎項。(圖2)Tom Contos原“Washington & Lee”大學建筑師提到:“是什么造就了這個大學生活動中心,我覺得是設計師們真正理解我們的校園和我們的學生,他們是怎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以及他們是怎樣使用這些空間的,我們確實感到我們又重新找回了能真正理解我們和我們的文化的學生群體以及與之對應的建筑,而這是非常卓越的。”
2 SITES美國景觀可持續場地評估體系
美國景觀建筑界對“Site”的研究、熱衷和推崇促成了2005年用來量化評價園林景觀在可持續發展中所發揮作用的可持續場地評估體系(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Sites)在美國被率先提出,是可持續景觀設計在系統性和標準化方面邁出的一大步。
在大約20年來,美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通過創造通用的標準,度量驅動和專業的培訓對建筑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改變,LEED獎章被廣泛認知。就像LEED不可否認的改變了建筑業一樣,SITES在GBCI的管理支配下也有能力改變土地的發展和使用;就像LEED,取得SITES認證,并使用評估體系可以保證項目達到高的標準使每個人都滿意。2014年,景觀可持續發展場地評估體系第二版本(SITES v2)出臺,該版本對第一版本進行了完善,對原有評估內容進行了更加細使其正式成為GBCI各認證體系中的一員。(表1、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