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鈺婷 許娟妮 尼瑪卓嘎 祁馳恒 斯年 歐珠 白瑪玉珍



摘要? 為減少化肥施用量,篩選優良新型肥料,實現馬鈴薯綠色穩產增效的目標,以中薯18號、青薯9號和艾瑪土豆3個馬鈴薯品種為供試品種,研究不同復合肥+生物肥的施肥組合對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F2與F4處理下,馬鈴薯的產量未受到明顯影響,F2處理下馬鈴薯的商品薯率高,品質最優,又能降低投入成本,為馬鈴薯優質施肥組合。F4處理下馬鈴薯的部分品質表現不佳,但施肥量最少,投入低,使用效率高,可對其施用方式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 馬鈴薯;施肥組合;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24-0165-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4.049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Combination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Potato
ZENG Yu-ting, XU Juan-ni, NI Ma-zhuo-ga et al? (Institute of Vegetable,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Lhasa, Tibet 85003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screen new fertilizer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green and stable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potatoes, three potato varieties, Zhongshu 18, Qingshu 9 and Emma Potato,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combinations of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biological fertilizer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otato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F2 and F4 treatments, the yield of potato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arketable tuber percentage of potatoes was high, the quality of potatoes was the best, and the input cost could be reduced.The potato fertilization combination with high quality was obtained from this experiment.Partial quality performance of potatoes treated with F4 was not good, but the application amount was the least, the input was low, and the use efficiency was high.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F4 could be further studied.
Key words? Potato;Fertilizer combination;Yield;Quality
基金項目?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資助(CARS-10-ES30)。
作者簡介? 曾鈺婷(1979—),女,甘肅景泰人,副研究員,碩士,從事脫毒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馬鈴薯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6-25;修回日期? 2019-07-12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俗稱土豆、洋芋、山藥蛋等,為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塊莖作物,是重要的涼菜兼用和工業原料作物,也是繼青稞、小麥之后的西藏第三大糧食作物[1]。馬鈴薯在西藏的種植歷史悠久,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西藏馬鈴薯的優良品質,高海拔、氣候冷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病蟲害發生輕、工農業污染源少非常有利于馬鈴薯生長,馬鈴薯塊莖普遍有淀粉含量高、產量高等高產優質特點[2-3]。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對脫貧攻堅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4]。
生物肥料通常是指微生物肥料,原料為有機基質和微生物菌種[5]。生物肥料作為一種新型肥料,可降低化肥用量,節約農業成本,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改善農產品質量,改善馬鈴薯生長狀況,提高馬鈴薯產量及商品率[6]。為減少化肥施用量,筆者研究不同復合肥+生物肥的施肥組合對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篩選優良新型肥料及施肥方式,對實現馬鈴薯生產綠色穩產增效具有實踐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馬鈴薯品種。中薯18號、青薯9號、艾瑪土豆。
1.1.2? 供試肥料。傳統肥料:復合肥(N-P2O5-K2O:17-17-17),生物肥料:沃爾田微生物菌肥(有效活性菌≥5億/g;有機質≥50%;微量元素≥2.7%),生命源黃腐酸微生物菌劑
(黃腐酸≥20%,有機質≥45%,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1億/g),地富原土豆生物有機肥((顆粒;粉劑)有機質≥45%,有益活性菌≥5億/g)。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西藏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試驗基地,海拔3 650 m,年日照時數在3 000 h以上,年降水量為400~510 mm。試驗地平坦,前茬為玉米,土壤為砂壤土,pH 8.1,有機質34.6 g/kg,堿解氮265.4 mg/kg,有效磷23.5 mg/kg,速效鉀13.7 mg/kg。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長6.0 m,寬3.3 m,小區面積19.8 m2,每小區4行,每行20株,共80株。試驗設5個處理,各處理施肥情況見表1。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馬鈴薯收獲時測定產量,計算商品薯率,收獲14 d內進行干物質、還原糖、氨基酸測定[7]。
1.5? 數據處理? 采用DPS 7.05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8-9]。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施肥處理對馬鈴薯產量有顯著影響,青薯9號、艾瑪土豆、中薯18號的產量均在F1處理下達最高,分別為36 750、22 095、39 810 kg/hm2,3個馬鈴薯品種的產量在不同施肥處理下表現為F1 > F2 > F4 > F3 > F5,且在F1、F2處理下馬鈴薯產量顯著高于F3、對照F5處理,青薯9號與中薯18號的產量在F1與F2處理下未達顯著差異,艾瑪土豆產量F1處理顯著高于F2處理,而3個馬鈴薯品種產量F4與F2處理未達顯著差異。從不同馬鈴薯品種來看,中薯18號產量最高,其次為青薯9號,艾瑪土豆產量最低。青薯9號、艾瑪土豆、中薯18號的商品薯率分別在F2、F4、F4處理下達到最高,分別為70.83%、76.46%、83.77%,且3個馬鈴薯品種的商品薯率在F2、F4處理下高于對照處理F5。這表明F1處理下馬鈴薯產量最高,商品薯率低,其次為F2處理,F2與F4處理間馬鈴薯產量無顯著差異,且商品薯率高。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馬鈴薯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施肥處理對馬鈴薯干物質含量、還原糖含量、氨基酸含量有顯著影響,4個施肥處理下馬鈴薯干物質含量均高于對照F5,青薯9號干物質含量在F4處理下最高,其次為F1,且F1與F4處理間無顯著差異。艾瑪土豆的干物質含量在F1處理下達到最高,其次為F3,且F1與F3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中薯18號的干物質含量在F3處理達到最高,其次為F4,且F4與F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青薯9號的還原糖含量在F2處理下最低,其次為F4處理,而艾瑪土豆的還原糖含量在F1處理下最低,其次為F5處理,F4處理最高為0.8%,中薯18號的還原糖含量對照F5處理最低為0.4%,且F1、F2、F3與F5處理間差異不顯著。4個施肥處理下馬鈴薯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對照F5處理,青薯9號的氨基酸含量F2處理最高為2.27%,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艾瑪土豆的氨基酸含量在F2處理下達最高1.79%,顯著高于F4、對照F5處理,與F1、F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中薯18號的氨基酸含量在F4處理達到最高2.98%,且與F3處理無顯著差異。這表明4個施肥處理對不同馬鈴薯品種的影響不同,F2處理下,3個馬鈴薯品種的干物質含量、還原糖含量、氨基酸含量與F1處理差異較小,且有些指標優于F1處理;F4處理下,艾瑪土豆與中薯18號還原糖含量偏高,青薯9號與艾瑪土豆的氨基酸含量較低,艾瑪土豆的干物質含量低;F3處理下,青薯9號干物質含量低,還原糖含量高。
3? 討論
該試驗研究了以復合肥+生物肥料的不同施肥組合對馬鈴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F1處理下馬鈴薯產量最高,但商品薯率低,品質性狀表現較優;F2處理下馬鈴薯產量較高,商品薯高,品質性狀優于F1處理;F4處理下馬鈴薯產量與F2處理差異不大,但部分品質性狀表現不佳。這與李萍等[10]研究結果一致,在馬鈴薯種植中增施不同生物肥料或生物菌劑能夠促進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發育,不影響馬鈴薯產量,孫振國等[11]研究表明,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礎上增施有機肥,搭配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有效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而在該試驗中,復合肥+生物肥處理下馬鈴薯產量稍低于全施復合肥處理,這可能與生物肥料的施肥量以及肥力的有效發揮有關。
綜上所述,在施傳統肥料的基礎上,配施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商品薯率,改善馬鈴薯品質,就該試驗中3個不同施肥組合而言,F2、F4處理對馬鈴薯的產量無顯著影響,馬鈴薯的商品薯率高,F2處理下馬鈴薯的品質優于F1,F2處理下綜合性狀表現最好,生物肥料施肥量最高為300 kg/hm2,F4處理下馬鈴薯的部分品質性狀表現不佳,但生物肥料施肥量最低僅為37.5 kg/hm2。可見,F4處理下施肥量最少,可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下一步對其施用方式進行研究,提高馬鈴薯品質,盡早運用于當地馬鈴薯生產實踐,促進當地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競才,田振東,柳俊,等.馬鈴薯晚疫病抗性研究進展[M]//陳伊里,屈冬玉.馬鈴薯產業與水資源高效利用.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2.
[2]木德偉.云南藏區馬鈴薯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馬鈴薯, 2009, 23(6):373-374.
[3]許娟妮.西藏馬鈴薯地方資源調查及新品種引進試驗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4]劉玉璟.雪域高原上的脫貧攻堅戰[J].中國林業產業, 2018(Z1):71-73.
[5]李仕科.生物肥料的功效與應用[J].新農業, 2017(17):16-17.
[6]汪家銘.新型肥料的最新開發進展及應用[J].氮肥技術,2010,31(5):46-53.
[7]張永成, 田豐.馬鈴薯試驗研究方法[M].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66-169.
[8]王立霞,黃曉梅,苑磊,等.不同中間砧嫁接對黃瓜幼苗生理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9,51(1):51-54.
[9]任燕,高童,陳江飛,等.茶樹CsLEA5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8,38(12):2186-2193.
[10]李萍,張忠福,王海.馬鈴薯配施不同生物肥料試驗初報[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4):35-36,39.
[11]孫振國, 張士民, 劉玉然, 等.不同肥料組合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果菜, 2016(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