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霞


摘 要:為了滿足燃煤機組NOx超低排放的需要,國家能源集團聊城發電有限公司#3鍋爐將24只噴燃器全部換成了低氮燃燒器,改造后,出現了掉焦頻繁及掉焦滅火事故的發生,為此,通過試驗制定了防掉焦滅火措施。
關鍵詞:超臨界;低氮燃燒;結焦
中圖分類號:TK2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1-0141-02
0 引言
國家能源集團聊城發電有限公司#3鍋爐采用低NOx旋流式煤粉燃燒器鍋爐,前后墻對沖方式,采用雙進雙出磨煤機并配動態分離器的正壓直吹式制粉系統,6臺雙進雙出鋼球磨煤機。
1 結焦原因分析
為了達到環保排放要求,噴燃器改為低氮燃燒器后,爐膛火焰中心溫度高,配風量相對來說少,在燃盡口附近,再配置風量,達到燃盡的目的,從而降低了NOX值,但也增加了結焦的可能性。額定負荷600MW工況下,通過實際測量就地爐膛燃盡風處溫度,發現溫度高達1620℃,如圖1所示。聊城發電有限公司#3爐燃用設計煤種時燃盡風處區域設計溫度在1350℃-1550℃。針對#3爐燃燒特性,通過燃燒調整總結出最佳措施,以達到結焦量少的目的。
2 通過做試驗調整總結的采取最佳措施
(1)合適的煤粉細度及顆粒均勻性可以預防鍋爐結焦。煤粉細度調整不同磨煤機料位值900-1200-1400,煤粉細度如圖2所示,料位在1200Pa時,煤粉細度最小。
(2)根據每臺磨煤機的配煤要求,盡量調高磨煤機出口溫度。ACDF磨煤機配無煙煤時磨出口溫度控制在120℃,B、E磨煤機配煙煤時出口溫度控制在95℃。
(3)通過調整二次風與三次風配比,確定二、三次風比率對爐膛出口溫度的影響,以制定相應措施控制屏過區域結焦現象的發生。保持機組負荷595MW、氧量(總風量)不變,通過對磨煤機二次風擋板在50%-60%-70%-80%-90%-100%六個工況調整,發現B、E層二次風門開度控制在100%,三次風門開度控制在60%,D、F層二次風門開度控制在80%,D層二次風開度比F層開度大10%,三次風門開度控制在80%,A、C層二次風門開度控制在60%,C層二次風門比A層風門開度大10%,三次風門開度控制在50%。若磨煤機停運,相應二次風門開度控制在20%,此時爐膛溫度明顯下降,如圖3所示。
(4)600MW負荷時,運行氧量控制在2.8%以下時,爐內還原性氣氛較強,任何負荷確保氧量不低于3.2%。
(5)B磨煤機加8噸,E磨煤機加5噸級配鋼球后,B、E、D、F磨煤機電流保持在135A,A、C磨電流保持在145A,600MW負荷下,BE層二次風門全開,DF層二次風門全開,AC層二次風門開度60%,爐膛溫度如圖4所示:爐膛溫度明顯下降,因此,磨煤機電流低于要求電流5A時要及時加球。
(6)灰熔點過低,容易產生較多的氧化鈉、氧化硅、氧化鋁機氧化亞鐵,容易出現結焦現象,進煤前組織化驗礦點灰熔點,控制灰熔點變形溫度不得低于1250℃。
(7)燃燼風箱底部增加熱一次風擾流風,以防燃盡風箱內積灰造成燃燼風口堵塞。熱一次風至燃燼風擋板處于開啟狀態。
(8)調整屏過、高過底部區域吹灰器推進長度,防止屏過、高過區域產生吹灰死區。
(9)入爐煤揮發分偏高,灰熔點偏低、鍋爐掉焦頻繁時,可適當開啟磨煤機旁路風,增加磨煤機一次風量,提高一次風剛性,推遲煤粉著火。
(10)及時調整過熱汽溫,在保證過熱汽溫及減溫水量有一定裕量的情況下,盡量降低中間點過熱度,增大爐膛吸熱量,降低爐膛出口煙氣溫度。
(11)每日中班輪停一次磨煤機,中班負荷不具備磨煤機輪停條件時,夜班輪停,夜班班負荷不具備磨煤機輪停條件時,白班輪停。
3 結語
由于聊城發電有限公司#3爐燃用設計煤種時燃盡風處區域設計溫度在1350℃~1550℃,#3鍋爐低氮燃燒器改造后,爐膛溫度最高溫度點燃盡風處實際溫度達到了1640℃,是此處結焦的主要原因。在機組滿足設計煤種的情況下,通過運行中調節磨煤機料位高度、控制氧量、磨煤機二三次風開度等,使爐膛溫度最高溫度點燃盡風處實際溫度降到了1500℃左右,滿足了爐膛不結焦的條件,并采取了防掉焦措施,防止了鍋爐掉焦滅火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樊泉桂.超超臨界及亞臨界參數鍋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 國家能源集團聊城發電有限公司.#3鍋爐燃燒優化調整報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