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禮
近期在外圍因素初步緩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兩大利好加持之下,上證指數強勢反攻重回3000點附近震蕩。臨近年底,市場的走強令不少投資者對2020年的A股行情有了更多期待。下面,筆者嘗試從以下三個角度對來年A股行情進行展望。
做出這個預判的主要理由如下:第一,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水平偏低,外部不確定因素的部分消除,更有助于提升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第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結構性去杠桿暫告一段落,在穩杠桿和逆周期調控之下,貨幣政策有了更多靈活松動的空間,這會給資本市場帶來更大的活力和彈性。第三,慢牛走勢更符合2020年穩增長的宏觀經濟大基調,也更契合各方利益和市場實際情況。以近期的券商股表現舉例,以往A股歷史上的快牛瘋牛行情多由“行情風向標”券商股發動,而本次券商股行情的強度和影響力均大不如前,這從板塊的漲停板家數和日內龍頭頻繁切換可見一斑。券商股激情不再,其根本原因在于傭金率大幅下降之下業績彈性大不如前。既然快牛發動機業已今不如昔,那么走慢牛就應該是應有之義。
2019年堪稱A股的科技股元年,在國產芯片、5G和消費電子等領域,涌現出了一批科技大牛股。這其中的大背景是:中國經濟正在揮別過去舊的增長方式,走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格局下,乘著5G商用落地的東風,科技公司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好時代。上周末,大基金一期減持3家A股芯片上市公司的消息一度令科技股集體承壓,一時間看空唱衰科技股的聲音又多了起來。其實,冷靜思考之下大基金一期在相對高位退出是正常的市場化操作,國家大力支持國產芯片產業發展的初衷并沒有變。市場資金是靈敏的,不僅很快對恐慌情緒進行了修復,減持的兆易創新甚至創出歷史新高。此外,聰明的資金選擇了相對低位的大基金二期投資方向:光刻膠和材料設備,作為新的進攻方向,完成了芯片板塊內部的高低切換。由此可見,在2020年的科技股投資中,要想獲得超額收益,要避免慣性思維,尋找能夠業績落地的低位科技分支,比如消費電子里的爆款品種等。
這里從內外兩個因素來說:對內,國家近期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要達到25%,大幅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對外,德國和美國先后大幅提高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政府補貼。在經歷了一段洗牌低迷期后,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迎來底部反轉。回到市場上,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有明顯大規模資金建倉跡象,行業龍頭寧德時代走出了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對龐大,這里筆者更看好:特斯拉供應商,中游鋰電池+材料,上游鈷鋰礦這三個分支,而對于下游的整車廠,因其競爭激烈則相對看淡。此外,在穩民生的背景下,對于網紅經濟,影視傳媒這些屬于新消費范疇內的板塊,也可以適當關注,因為市場可能存在預期差,而且位置相對較低。
總結:站在2019年歲尾之際,自然對來年行情充滿期待。但資本市場的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確定性。所有對市場預判和展望,都是建立在宏觀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的前提之下。在預判中跟隨市場,適時動態調整投資策略,也是一個成熟投資者應該具備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