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玥 劉夢瑤 朱怡 梁浩 劉君俠 劉瓊玉



摘要:指出了甲醛是室內裝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居室內甲醛污染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但會議室、圖書館等公共室內場所甲醛污染尚未引起足夠重視。采用酚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了某高校圖書館閱覽室、會議室、研究生公寓及教工小區居室內甲醛污染的濃度,探討了其污染來源及污染狀況。結果表明:新投入使用的研究生公寓甲醛濃度超過《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規定的甲醛標準限值(0.10mg/m3),采用甲醛治理措施治理后公寓內甲醛濃度降低至0.06mg/m3,達到GB/T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限值;裝修5年的教工小區某臥室及書房的甲醛含量分別為0.116mg/m3和0.064mg/m3,其中臥室內甲醛含量超標0.16倍;新裝修一年內的會議室甲醛濃度為0.102~0.122mg/m3,超過GB/T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限值;投入使用16年的圖書館綜合閱覽室內甲醛濃度為0.123~0.160mg/m3,其中閱覽室內自習室點位的甲醛含量最高,為0.160mg/m3,超標0.6倍??梢?,會議室及圖書館等公共室內場所的甲醛污染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甲醛;公共室內場所;研究生公寓;污染狀況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22-0086-03
1 引言
甲醛是我國室內空氣“五大罪魁禍首”之一,被國際癌癥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具有污染來源廣、危害大等特點,長期接觸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在我國,由于兒童人住新裝修房屋,長時間吸人過量甲醛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皮膚類疾病的報道屢有發生[1,2],其來源大多數源于建筑裝修過程中所用到的裝飾裝修材料。據統計,人們生活在室內的時間占人的一生比例大約為70%~90%,所以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是人們舒適、健康和高效工作的有力保障。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居室裝修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房屋豪華裝修導致室內空氣污染和人體危害越來越嚴重[3]。裝修污染是室內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例如油漆、膠合板、涂料等裝飾裝修的材料,尤其是人造板材粘合劑會釋放出大量甲醛,有些化纖地毯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4]。采用國標法測定了某高校圖書館閱覽室及會議室等公共室內場所、研究生公寓及教工小區居室內甲醛污染狀況,以期引起人們對居室內甲醛污染重視的同時,還應關注高校圖書館、會議室等公共室內場所的甲醛污染狀況。
2 實驗部分
2.1 主要儀器與試劑
722E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TH-110F型大氣采樣器(武漢市天虹儀表有限責任公司);CPA225D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HH-6型電熱數顯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所有試劑包括甲醛溶液(36%~38%)、濃硫酸(95.0%~98%)、硫代硫酸鈉、碘酸鉀、可溶性淀粉、碘化鉀、碘、氫氧化鈉、酚試劑[C6H4SN(CH3):HNH2HCL]、十二水合硫酸鐵銨等,所有試劑均購自國藥集團上海化學試劑公司,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屈臣氏蒸餾水。
2.2 監測點的布設及樣品的采集
根據《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T167-2004)[5],采樣點的數量根據室內面積大小和現場情況而確定。采樣點應避開通風口,離墻壁距離應大于0.5m,本實驗采樣點均距離墻面1.0m處,與地面相對高度1.2m左右,與人的呼吸帶高度相一致。采樣前關閉門窗12h;在給定采樣點,以酚試劑為吸收液,采用溶液吸收法采集樣品,采樣流量為0.5L/min,采樣時間20min,采集空氣10L。采樣的同時測定大氣壓力、溫度,每個采樣點平行采樣2~6次,并同時采集現場空白樣。
2.3 甲醛的測定方法
甲醛的測定采用酚試劑分光光度法(GB/T 18204.26-2000)[6]。每次采樣測定時,同時繪制甲醛測定的標準曲線。某一次的甲醛測定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
3 結果與討論
3.1 某研究生公寓甲醛污染狀況
本研究選擇面積為15.3m2的新裝修的酒店式研究生公寓為監測對象,該研究生公寓室內設有2個單人床、2個復合板衣柜、2個實木書桌,在兩個單人床之間、房間中心設置1個采樣點,采樣點布設如圖2所示。該公寓新投入使用后學生反應異味較重,學校聘請甲醛治理公司進行了甲醛治理。
本研究在治理前和治理后分別采樣測定其甲醛污染狀況,每次測定做平行試驗,并將測定結果與《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1]進行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新投入使用的某研究生公寓室內甲醛平均濃度為0.117mg/m3,超過GB/T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限值(0.10mg/m3)。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植物消除法以及加強通風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理,治理完后1個月測得甲醛平均濃度降低至0.060mg/m3,甲醛濃度降低了49%。可見市場上裝飾裝修材料質量參差不齊,木制家具是研究生公寓室內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購買裝飾裝修材料時要注意查驗有關環保檢測證明,對新裝修的環境應保持通風換氣,或選用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
3.2 某圖書館綜合閱覽室的甲醛污染狀況
本研究選擇面積為200m3,投入使用16年的某圖書館綜合閱覽室為監測對象,該閱覽室包含藏書、閱讀、自習等功能,根據該閱覽室的面積及功能分布,布置5個采樣點,如圖3所示。在給定的采樣點,每次做2個平行實驗,測得該圖書館綜合閱覽室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該綜合閱覽室5個采樣點的甲醛測定濃度在0.123~0.16mg/m,之間,均超過GB/T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限值(0.10mg/m3)。其中位于該綜合閱覽室西北角的學習室內甲醛濃度高達0.16mg/m3。據有關研究表明,一本2cm厚的新書1h可釋放出1μg甲醛[7];圖書館內書刊雜志的集中堆放是甲醛的重要來源之一,由于新書存放及裝訂過程使用粘合劑,導致新書編目及裝訂室的甲醛濃度明顯高于其它工作室[8]。本研究測得該閱覽室內呈現較嚴重的甲醛污染,究其原因可能與閱覽室的布設有極大的關系,書架、書桌、書籍為閱覽室的主要設施及物品,自習室還配有若干木制桌椅及沙發,木制膠合板書架、書桌及膠裝的大量館藏書籍均可能是閱覽室甲醛污染的來源。此外,圖書館每天下午下班后全部門窗緊密,不利于甲醛的通風去除。鑒于該圖書館為學生閱讀自習的場所,應加強做好通風等除甲醛的相關工作,以防止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3.3 某教工小區臥室及書房甲醛污染狀況
本研究選擇教工小區某裝修五年的臥室和書房為監測對象,臥室的面積為22m2,書房的面積為28m2,根據規范在臥室中心和書房中心各布設一個點,每個點平行采樣2次,其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臥室的甲醛平均濃度為0.116mg/m3,超標0.16倍,書房的甲醛含量未超標。導致臥室甲醛較高的主要原因為衣柜、木質床架及梳妝臺柜等設施,以及布藝窗簾內也可能有甲醛釋放。甲醛污染源一旦搬入室內,就很難完全去除,故應加強臥室的通風處理。
3.4 某會議室甲醛污染狀況
選擇裝修1年以內,面積為80m2的會議室作為監測對象,該會議室有一個大的會議桌、數十把木制椅子,安裝了復合地板以及遮光窗簾,在會議桌上布設兩個對稱的采樣點,每個點進行平行采樣2次,監測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該會議室內甲醛含量在0.102~0.122mg/m3范圍,超過GB/T 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限值(0.10mg/m3)。該會議室甲醛的可能來源包括會議桌、木制椅子、復合地板、窗簾以及粉刷墻面的涂料。據了解,該會議室使用的頻率不高,不使用時全部門窗緊閉,長期處于不通風狀態,不利于甲醛的擴散??梢?,會議室等公共場所室內污染也應引起重視,平時加強通風,改善空氣質量狀況。
4 結語
通過對某高校四類室內場所的甲醛研究結果表明,居室內甲醛的污染已經引起人們足夠重視,例如新投入使用的研究生公寓甲醛出現一定程度的超標現象,學校及時采取相關治理措施進行治理后使甲醛濃度顯著降低,有效地防止了甲醛的污染,保障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居室內的污染相比,圖書館閱覽室、會議室等公共室內場所的甲醛污染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研究表明:投入使用16年的圖書館綜合閱覽室甲醛含量高達0.16mg/m3,使用頻率不高的會議室出現了甲醛濃度超標現象。可見,公共室內場所污染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一方面,應加強室內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研究,提高室內環境監測與治理水平;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市場監管,推廣環保型建筑裝飾材料,從源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此外,要加大對室內空氣污染來源與危害的宣傳,引導消費者進行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與預防,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
[2]鄭家鑫.住宅裝修甲醛的釋放因素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5):79~80.
[3]任文理,張杰,李巖,等.蘭州市室內空氣中甲醛釋放量的研究[J].工程質量,2017,35(7):42~46.
[4]梅宵,湯紅妍,朱書法,等.新裝修住宅甲醛釋放規律及控制措施探究[J].廣州化工,2017,45(8):143~145.
[5]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T167-2004[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4.
[6]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GB/T 18204.26-2000[S].北京: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0.
[7]鄭振佺,林育純,張津.學校圖書館甲醛污染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質,1996,12(3):140~142.
[8]鄒啟生.環境污染及其危害[J].環境保護,1985(6):14~16.
收稿日期;2019-10-24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811072030)
作者簡介:周佳玥(1998-),女,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生。
通訊作者:劉瓊玉(1971-),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環境污染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