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富 潘忠成 馬文艷 翁婧 李蒲民



摘要: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和脫色膜法分離春雷霉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對發酵液中春雷霉素進行分離,替代樹脂吸附分離法,極大地減少春雷霉素提取過程的污水量。通過對春雷霉素陶瓷清液進行活性炭預處理和脫色膜分離,確定了關鍵工藝過程的各項技術參數。結果表明:陶瓷清液使用0.3%~0.5%的活性炭預處理后,采用脫色膜進行分離,納濾濃縮液含量達到60~70 /L,蛋白去除率達到95%,透光率58%,質量指標合格,新工藝污水量樹脂法工藝降低30%~35%,生產穩定性更高。新工藝可以有效分離春雷霉素,解決了目前生產上的污水體積大和氨氮高、造成的污水處理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
關鍵詞:春雷霉素;脫色膜;納濾膜;活性炭
中圖分類號:Q946.88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9)22-0182-04
1 引言
春雷霉素(kasugamycin)由春日鏈霉菌(Strepto-myces kasugaensis)所產生,屬氨基謄蒸類抗生素,作為一種綠色、低毒、低殘留的農用抗生素類殺菌劑[1],不僅對水稻稻瘟病有特效,對多種作物病害都有較好的殺菌效果[2],春雷霉素不但作為農用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作為保健品的前體物[2]也受到較大關注,具有很高的市場和科研開發價值。
目前,春雷霉素的主要分離工藝是樹脂吸附分離法[3,4],在樹脂分離過程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污水,生產環境和水污染嚴重,環保問題無法有效解決。本試驗利用傳統的活性炭和新型的膜分離方法[5],設計出春雷霉素分離的新生產工藝,極大地降低污水的產生量,改善污水處理高氨氮等問題[6],可以有效解決高污染導致的環保問題,同時降低成本,解決企業污水處理成本困境。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本研究使用活性炭為活性炭為福建大林森活性炭,膜系列為江西久吾超濾膜、脫色膜、納濾膜,處理液為陜西麥可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春雷霉素發酵液。
2.2 試驗方法
(1)春雷霉素效價測定。高壓液相色譜測定[7],依據藥典GB/T 34758-2017方法測定。
(2)相對蛋白含量測定。樣品用純水稀釋50倍,紫外分光光度計波長280nm測定吸收值。
(3)濾液透光率測定。樣品在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波長400nm測定透光率。
(4)污水COD測定。重鉻酸鉀測定法,按GB11914-89方法測定。
(5)污水氨氮測定。納氏試劑比色法,按GB7479-87方法測定。
3 試驗結果
3.1 預處理效果測定
陶瓷清液調pH值至2.0~5.0之間,加入活性炭0.1%~0.5%,常溫或升溫60-70℃,振蕩脫色1h,靜置30min后過濾。
3.1.1 活性炭用量對預處理效果影響
不同活性炭用量處理結果(圖1,圖2),活性炭用量在 0.5%時,雜質去除效果出現拐點,但是在大于0.5%時含量出現明顯下降趨勢。
結果表明:常溫條件下,活性炭用量0.5%左右時,對春雷霉素含量無明顯影響,同時除雜效果達到90%以上。
3.1.2 清液pH值對預處理效果影響
pH值對活性炭處理效果影響(表1),陶瓷清液含量無明顯影響,低pH值條件下,OD280明顯偏低,而波長400數據變化較小,可能和pH對吸收值的影響有較大關系。結果表明:在正常生產pH值為2.5~3.0條件下,處理pH值無需做過多調整。
3.1.3 處理溫度對預處理效果影響
溫度對活性炭的吸附速率有明顯影響(圖3,圖4)。
結果表明:溫度處理高條件下,各項數據明顯偏低,大于50℃時,料液顏色出現褐變反應,且影響含量降低。因此,實際生產控制溫度不超過50℃為宜。
3.1.4 不同條件下活性炭的預處理效果
不同加碳量、處理溫度和時間條件組合對活性炭預處理效果的影響(表2)。
結果表明:0.3%的活性炭在50℃振蕩2h處理效果,接近0.5%活性炭室溫處理效果,同時長時間處理無明顯作用?;钚蕴繉饪s液的處理效果明顯,但相對清液除雜效果相對較低。結果表明:0.3%~0.5%的性炭在50℃以內,處理時間2h左右,處理效果達到最佳,同時對濃縮液的二次處理仍有明顯效果。
3.2 脫色膜處理效果
3.2.1 膜截留效果及穩定性
選用10nm孔徑中空纖維素膜和10nm孔徑超濾膜管進行截留效果對比分析,測試過程中空纖維素膜膜壓控制在0.5~0.7MPa,超濾膜控制在0.35~0.4MPa(表3)。
結果表明:兩種不同材質10nm孔徑脫色膜管,中空纖維素膜CMN-10脫色處理效果較好,膜通量和堵塞情況也相對較好,與膜管實際過濾面積大有關。
3.2.2 膜再生效果測定
膜再生時,先用清水沖,然后用pH值為11左右堿溶液進行再生0.5h,測定膜通量,再用0.5%洗膜劑再生,測定膜通量,最后用清水沖洗完后,測定膜通量,再生過程中空纖維素膜膜壓控制在0.5 Mpa,超濾膜控制在0.3MPa(表4)。
結果表明:兩種膜的再生效率都較高,CMN~10連續使用后膜通量稍差,與兩種膜洗膜方式的差別,導致洗膜效果有一定差異有關。采用中空纖維素膜作為脫色膜在后續的實驗中,膜截留效果相對穩定,無需強喊再生,對生產污水質量控制有利。
3.2.3 脫色膜對不同物料的處理效果
選用CMN-10中空纖維素膜對不同物料進行截留分析(表5)。
結果表明:處理物料雜質越高,透過液相對脫色效果越好,但是陶瓷清液易導致堵膜,難以再生,實際生產中操作不便;濃縮液物料質量相對較好,但是體積較小,實際生產中需要加較多水,保證收率,造成物料稀釋,二次納濾,成本較高。因此,脫色物料使用活性炭預處理后清液,在收率、膜通量、膜再生容易以及工藝流暢等各方面符合生產要求。
3.3 納濾濃縮效果
選用車間納濾膜濃縮進行分析,取車間物料和試驗脫色膜后物料進行對比試驗(表6)。
結果表明:脫色膜物料進行納濾膜濃縮,濃縮后OD280指標和車間樣品接近,透光率高于車間。
3.4 工藝質量控制驗證
按設計工藝流程進行工藝連續驗證,活性炭預處理和脫色膜按以上試驗結果進行,最后出納濾濃縮液(見表7)。
結果表明:連續處理中間各項參數和分段試驗一致,最后濃縮液指標合格。
4 結論
(1)工藝流程:發酵液微濾膜分離菌體,按體積比0.3%~0.5%的活性炭,溫度35~50℃攪拌預處理2h,過濾后物料進入脫色膜進行處理,脫色物料進入納濾膜進行濃縮,濃縮汁效價60~70g/L,質量指標和生產濃縮液基本一致。
(2)該工藝和車間工藝比較,去除了離子交換柱的吸附分離和樹脂再生環節,減少了純水的使用量(污水量)30%~35%,同時沒有了氯化銨的投入,降低了污水中的總氨氮60%來源。
(3)該工藝可以有效分離春雷霉素,工藝流程簡單化,可以有效解決目前生產上的污水體積大和氨氮高,造成的污水處理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可以替代目前生產上的樹脂分離法工藝。
參考文獻:
[1]張海寬,周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0,05:31
[2]汪桂,吳蘊.春雷霉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生物加工過程,2016(4):70~74.
[3]顏亨宸.春雷霉素生產工藝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1981(4):266~270.
[4]任朝君,趙國忠.春雷霉素生產發酵工藝優化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17):241~242.
[5]劉旭紅,翰新生.膜技術在色氨酸提取工藝的應用[J].發酵科技通訊,2010,39(1):28~29.
[6]郭衛寰.抗真菌農用抗生素分離及發酵工藝優化的栩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
[7]吳國旭,畢富春,翟立紅.春雷霉毒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J].中國農藥雜志,2010(12):902~903.
收稿日期:2019-10-09
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項目(編號:2018ZKC-173);陜西省科技廳項目(編號:2019-PT-15);渭南市科技局項目(編號:ZDYF-SFGG-17-zsg)
作者簡介:王衛富(1982-),男,碩士,主要從事應用微生物及生物醫藥方面的工作。
通訊作者:潘忠成(1974-),男,博士,研究方向為應用微生物及生物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