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鵬 楊敏 李成立



摘要:指出了垂直重錘拉緊裝置在帶式輸送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隨著重錘高度不斷加高,為了防止重錘在緊急情況下下墜沖擊樓板,拉緊防墜裝置開始得到應用。對幾種重錘拉緊裝置防墜裝置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種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的設計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帶式輸送機;垂直重錘拉緊;防墜
中圖分類號:TD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22-0216-03
1 概述
拉緊裝置是保證帶式輸送機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中部重錘式拉緊裝置是結構簡單、應用最廣泛的拉緊裝置,近年來隨著帶式輸送機向著大帶寬、高帶速、大運量方向發展,許多重錘箱的質量往往有幾頓甚至十幾噸。懸掛高度一般為幾米高,甚至十幾米高。由于膠帶機高負荷運轉和一些意外因素,如金屬物卡阻膠帶,會造成膠帶的突然斷裂,重錘如布置在室內,此時將直接下落沖擊樓板或基礎,極有可能導致樓板塌陷,并威脅到現場人員的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后果極其嚴重。因此重錘拉緊防墜裝置開始得到應用,本文試對幾種重錘拉緊裝置進行分析[1~5],并設計一種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
2 現有重錘拉緊裝置分析
目前筆者了解到的重錘緩沖裝置共兩種,一種是在重錘拉緊裝置下設置彈簧組,二是如文獻[1]中所記載的依靠橫拉鋼絲繩進行緩沖的柔性重錘緩沖裝置。根據能量守恒定理及胡克定理,重錘箱從一定高度下落到一個彈性體上,公式為:
式(1)中:m為重錘箱的質量;h為重錘箱到地面距離;x為緩沖距離;k為彈性系統的彈性系數。
當采用重錘拉緊裝置下設置彈簧組的緩沖方法時,重錘碰撞緩沖裝置,緩沖裝置產生對重錘的阻力使其減速,同時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彈簧組亦對地面產生了作用力。公式為:
F=mv/t(2)
式(2)中:m為重錘箱的質量;二為重錘箱與重錘接觸的速度;t為接觸的時間。
此時,希望彈簧組對地面產生了作用力要盡量小,即F要盡量小而mv已經固定,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加長接觸時間,即延長彈簧組的長度,在重錘較重,較高的時候彈簧要做的很長才有實際的效果。
文獻[1]中所記載的依靠橫拉鋼絲繩進行緩沖的柔性重錘緩沖裝置,當發生重錘箱下落事故時,重錘箱直接落到編成網狀的鋼絲繩網上,由于鋼絲繩的兩端固定在裝有扭簧的擺臂上,隨著重物的下落,鋼絲繩拉動兩側擺臂使其繞心軸轉動,擺臂牽引雙扭彈簧發生扭轉變形,從而吸收能量達到緩沖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錘箱下落的大部分沖力轉換為橫向力。從而使得下方樓板不受沖擊。
鋼絲繩所受最大橫向沖擊力為:
F=kx(3)
其中k根據文獻一計算方法為:
式(4)中,D為彈簧中徑;x為扭轉彈簧的剛度;n為彈簧有效圈數;E為彈性材料的彈性模量;l1、l2為扭臂長度;d為材料直徑。
可見彈簧k值與E值成正比,但由于此種方式只能放下相對的兩組扭簧,扭簧的數量是有限的且扭簧的扭轉角相當于式(3)中的X值不會很大,在重錘較重,較高的時候扭簧的剛度要很大,目前用于扭簧的制作材料,似乎無法提供所需要的彈性模量,因此這種緩沖裝置在實際應用中有機體本身損壞的可能。
綜上所述,在重錘下落已經快到地面時再進行緩沖的辦法,由于重錘具有的能量很大,應當不是一種好方法。唯有在重錘發生意外的瞬間即完成對重錘的抱死,才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才能避免下層樓板被砸壞的危險。
3 速差防墜器原理介紹
圖1所示的速差防墜器是利用物體下墜速度差進行自控,高掛低用。使用時將鋼絲繩上的鐵鉤掛人重物即可使用。正常使用時,安全鋼絲繩將隨重物自由伸縮。在器內機構作用下,處半緊張狀態,重物可自由上下運動不受限制。萬一發生意外墜落,安全繩拉出速度明顯加快,器內鎖止系統即自動鎖止。使安全繩拉出距離不超過0.2m,即完成了對重物的抱死。在下墜負荷解除即自動恢復工作。此種防墜器在下落瞬間即完成了對重物的抱死,使得承擔的垂直力小,且已經是成熟產品,廣泛應用于人員高空作業、電梯等的安全防護工作。
4 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設計簡述
圖2所示的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包括固定底座100安裝在垂直重錘拉緊裝置上層樓面上。
件200是速差防墜器,在底座上一邊各有一個。其一端連接在底座上,其本身外殼亦與底座固結,其另一端即是引出的鋼絲繩件700(圖3)。速差防墜裝置內有棘輪,起到了超速抱死的功能。
件300是扭簧及其支座,圖3一端采用了兩個扭簧,一套系統上共4個扭簧,件600是一根穿過扭簧的鋼管,其存在的目的是保證一端的兩個扭簧動作同步。
當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不工作時,鋼絲繩500在兩側扭簧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同時兩根件500之間有一個固結的環件400,兩根件700鋼絲繩分別穿過件400連接到重錘上,在兩根件500作用下,鋼絲繩700上部亦保持水平。當膠帶發生斷裂,重錘開始下墜,速差防墜器內的棘輪抱死,鋼絲繩不再伸長,連接扭簧的鋼絲繩500開始承重,扭簧被壓縮,水平鋼絲繩變得有一個角度(圖4),由于角度較小,整個系統主要只受相互抵消的兩個水平力,對其接觸的樓板的垂直作用力小。完成了重錘意外下墜時的安全保護。
5 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簡略計算
以下試對設計的新型重錘拉緊防墜裝置進行簡略計算,以文獻[2]手冊中1400mm帶寬帶式輸送機所用最重為63kN力重錘為例,根據式(4):
筆者設計的重錘拉緊防墜裝置每套重錘需要采用兩套,每套每邊3組鋼絲繩,合每個扭簧受5.25kN的重錘重及其產生的下墜沖擊。設速差防墜器在下墜200mm后進行了抱死,抱死后,重錘下拉鋼絲繩又產生了200mm位移,那么根據式(1):
由以上計算可知在采用常規鋼材的情況下,采用10mm粗的材料制造扭簧,應用于帶寬為1400mm的帶式輸送機垂直重錘拉緊裝置上方,由文獻[2]可知重錘開孔寬度為總1950mm,即單邊寬度為975mm。重錘被抱死后又下拉鋼絲繩產生的200mm位移,夾角為11.6°,這是一般扭簧能扭轉的角度,而此時從能量守恒定律上來看,系統仍有較大的冗余量。
參考文獻:
[1]王旭東,董慧鑫,李成軍.柔性重錘緩沖裝置[J].起重運輸機械,2008(12):22~23.
[2]機械工業部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DTⅡ型固定式帶式輸送機設計選用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4.
[3]張尊敬.DTⅡ(A)型帶式輸送機設計選用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
[4]宋偉鋼.散狀物料帶式輸送機設計[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0.
[5]宋偉鋼.通用帶式輸送機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聞邦椿.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9-10-30
作者簡介:劉志鵬(1990-),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帶式輸送機設計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