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徐青青
摘? 要:受瑜伽熱潮的影響,瑜伽運動項目也快速在黃山市發展起來,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由于瑜伽流行于我國并不久,為初步揭示黃山市瑜伽館開展現狀及分析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文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訪談、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黃山市瑜伽館教練員、會員、會所開展情況展開調查,并提出對今后發展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黃山市? 瑜伽館? 現狀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1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206-02
約翰.奈斯比在《2000年大趨勢》一書中預測,瑜伽運動將成為世界十大趨勢之一,美國《Self》雜志,整理了2000年后7種最受人歡迎的熱門運動也飽含瑜伽[1],它正以一種傳統時尚的健身方式在各國流行起來,但由于瑜伽在我國推廣的時間相對較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目前而言瑜伽市場較為混亂、教練員水平層差不齊、教學的科學化程度低、性別構成比失衡、教練員工資待遇較低,場館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2]。瑜伽培訓機構不規范、缺乏正規指導[3]。瑜伽在中國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過于商業化,忽略了對瑜伽本質的認識。二是整個瑜伽市場管理不規范,追求利益最大化[4]。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黃山市清心瑜伽、優瑜伽、元瑜伽、幽蘭瑜伽、準提瑜伽的會員、教練員、管理者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檢索到關于瑜伽的著作5部,科研論文400多篇,通過篩選為本課題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對黃山市5家瑜伽館發放問卷,教練員35份,回收34份,有效問卷33份,有效率97%;會員200份,回收189份,有效問卷185份,有效率97.9%。
1.2.3 訪談法
主要對瑜伽館主或店長進行訪談,進一步的了解黃山市瑜伽館的開展現狀、及其未來的發展定向。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有效問卷進行整理、統計、比較、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目前黃山市瑜伽館的經營現狀
黃山市瑜伽館按面積、會員人數可分為大、中及小型3種。瑜伽館由教練員、館主、前臺、清潔人員構成,部分會所館主個人會兼顧前臺和清潔人員,除優瑜伽有特定的會籍顧問外,其他場館是教練員售教一體。課程模式上,大、中型瑜伽館多以集體大課、企業課、私人理療為主,小型瑜伽館以小團體課和私教為主;開設的課程種類有哈他、流、陰、阿斯湯伽、理療、空中、小器械瑜伽等,大型瑜伽館還會開設高溫、寰宇、私人普拉提大型器械課;主要營銷模式:戶外公開課、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號推廣、特定節日優惠、傳單派發;會員卡有月卡、季卡、次卡、年卡、半年卡、私教卡,價格不一,集體大課(空瑜除外)年卡在2000~3000元不等,私教每節300元左右,教培班10000元左右/月,小型瑜伽館年卡在1200元左右。
3.2 黃山市瑜伽會員基本情況調查分析
數據分析,黃山市瑜伽館女性會員偏多,可能大部分的男性認為瑜伽伸展、柔韌、呼吸等與女性的生理、心理更適合,而男性適合于健身房器械力量運動,導致。瑜伽館消費的主流人群是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收入穩定在3000元以上的在職、已婚、中年。他們參與瑜伽鍛煉途徑,64.9%是通過朋友介紹,29.4%是通過網絡,數據反映周圍環境及網絡對個人行為影響較大。訪談得知,會員來源大部分是老會員帶新會員,說明瑜伽館宣傳途徑不足。會員鍛煉動機主要是瘦身塑形,緩解工作疲勞,預防疾病。會員每周鍛煉次數集中在3~4次,很少6次以上,整體說明會員還是積極參與,但堅持毅力不夠,瑜伽練習想要達到可觀的效果需要每天堅持;65.9%的瑜伽會員通過練習瑜伽,達到減脂塑形的效果,而瑜伽練習的實質功效不僅僅是減肥塑形,更多是使自己內在發生變化。會員對場館設施滿意度:65%一般,3.8%非常滿意,5.4%不滿意,數據說明會員對場館環境設施滿意度不高。
3.3 黃山市瑜伽館教練員基本情況調查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黃山市瑜伽教練員多是受教育在大專程度的女性;教練員年齡集中在26~35歲之間,48.5%從教時間在2~3年,6年以上9.1%,72.7%教練員含初、中級證書,21.2%高級瑜伽師,上述數據可能說明目前黃山市瑜伽教練員趨向年輕化,教練文化素質相差較大,教練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其次,仍有9.1%無證上崗者,說明黃山市瑜伽館對教練員上崗考核標準不嚴格。訪談了解部分教練員多是在校本科體育生或其他機構舞蹈老師等通過一個或幾個星期的短期培訓和考試,取得相關許可證后便進行瑜伽教學,這體現瑜伽教培市場缺乏規范的引導。教練員收入多集中在1000~3000元左右,4000元以上者較少。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黃山市瑜伽館管理經營模式不規范,主要表現:人員分工不明確、教練員考核標準不嚴格、會員卡售價相差較大、對瑜伽宣傳不夠全面等。
(2)黃山市瑜伽館會員性別比例失調,會員多數是年齡在26~45歲之間有穩定經濟收入者,參與瑜伽鍛煉主要是為了瘦身塑形,缺乏堅持性及對瑜伽本質的了解,會員對服務的滿意度不是太高。
(3)黃山市瑜伽館教練員女性居多,趨于年輕化、文化素質差異較大、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收入低、瑜伽教培市場的混亂,缺乏規范的引導。
4.2 建議
(1)管理者應加強與其他管理者的交流,結合自身學習別人優秀管理理念。建立專業化服務體系,為會員制定人性化、可行性、安全性練習方案。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室內環境,在墻壁上設計寄語區更好了解會員情況,讓會員寫下近階段需求、目標及建議。明確本館主打項目,打造獨特瑜伽企業文化,讓瑜伽求精、做細,做品牌傳承瑜伽。
(2)擴展宣傳途徑,正確宣傳瑜伽的理念及功效,做好線上、線下有效結合。管理者應充分了解當地的經濟消費水平,明確消費目標人群,根據不同消費群體,制定匹配的課程和有彈性區間的價格。
(3)對招聘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教案編寫、試課點評。后期制定教練員內訓計劃,鼓勵教練員適當參加瑜伽比賽,拓展視野。制定適宜的獎懲制度,給予教學效益好、工作認真負責且技術水平較好的教練員提供獎金,適當提高教練員工資。引進外籍瑜伽教練員,吸引消費者,學習國外授課模式。
參考文獻
[1] 梁萌.濟南市瑜伽健身項目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才智,2016(119):254-255.
[2] 劉娟.皖北地區健身俱樂部瑜伽項目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2014,35(6):123-125.
[3] 袁月.臨汾市健身會所中瑜伽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運動,2017(10):149-150.
[4] 趙強.印度瑜伽在中國推廣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