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風
很多年來,我習慣于吃完午飯,從辦公樓里出來,散一小圈步,回來的時候,每月總有一次,走過門衛處,熟悉我的當班門衛師傅會探出頭來,招呼道:《稅收征納》來了。我一邊道謝,一邊接過他遞給我的郵寄,回到辦公室,然后在工作之余的時間讀它。
雖然讀一本雜志,不是讀經典名著,會把那喜歡的字字珠璣,倒背如流,終生不忘,但有些東西還是會經得起時間的洗滌,依舊在記憶里留下一點不滅的痕跡。
曾記得《稅收征納》——這份武漢市稅務學會創辦的會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稅務學會組織大發展的年代里,和雨后春筍般出現的各地稅務學會會刊一樣,迎著稅制改革的春風誕生。我通過刊物的交流與之相識。常言說得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同行,我十分注意各地的稅務報刊,每月交流的數十份期刊,我每份必看,從中吸取營養。而《稅收征納》就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稅刊。
從欄目設置看,《稅收征納》囊括稅事焦點、縱橫論稅,征管業務類的探討、研究,納稅輔導、咨詢,法規宣傳、政策解讀,以及稅務文化。可以說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是一本很好的行業期刊,從期刊的發展看,該刊從最初的市稅務學會辦刊,到后來全國期刊市場整頓規范之后,發展為由武漢出版社與武漢市稅務學會聯合主辦,武漢市國際稅收研究會協辦。辦刊平臺更加規范、專業,綜合水平更上一層樓。
我與《稅收征納》的關系,也從最初單純的讀者,發展到既是讀者又是作者的關系,在閱讀《稅收征納》之余,我開始給自己喜愛的稅務報刊投稿,從上世紀80年代最初的紙質信件郵寄,到后來直接通過電腦上網,發送電子郵件,很多年來從未間斷。
我先后在全國數十種稅務行業報刊上發表稿件。其中在公開發行的稅務報刊上發表數量較多的,除了《中國稅務》、《稅務研究》、《中國稅務報》之外,就要數《稅收征納》了。至今我保存的刊有我作品的稅務報刊就有一大箱了。
《稅收征納》不僅是稅收從業人員獲取資訊的平面媒體,還是大家可以來參與并展示自己才華、想法的互動平臺。像這樣一份能夠全方位滿足市民需求的行業期刊,誰還能找出不喜歡她的理由呢?
很多年來,閱讀《稅收征納》已經成為我工作和生活里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就像此刻,當中午深秋的太陽透過玻璃窗,將光芒柔和地灑在我手頭的雜志上,這便是我與《稅收征納》親密接觸的約定的時光了。我習慣于這種閱讀的感覺,這感覺如同與一位好友知己在暖暖的陽光下喝下午茶、聊天一樣舒服。我可以和她交流業務心得、探討一下疑難實務、或者共同回眸稅收歷史長河里的某個片段、或者賦詩唱和言志抒情……平凡“稅月”,尋常時光,因此而活色生香,有了咀嚼回味。未來的稅收歲月里,我們攜手同行!

光圈:4.5 速度:1/128 感光度: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