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勤
【摘要】價值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價值觀教育的創新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本文以重大事件為素材,從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法治價值觀等方面對如何開展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價值觀;教育;創新;重大事件
一個人的價值觀是一個人精神領域的核心,它左右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決定著人們的行為和生活。價值觀教育不僅關系著大學生的人生道路選擇,而且關系著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的良性發展。
黃希庭老師從政治價值觀、道德價值觀、人生價值觀、知識價值觀等方面研究價值觀。劉濟良老師將價值觀分為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生命價值觀、科學價值觀、環境價值觀、審美價值觀。價值觀所包括的內容豐富,涉及的范疇廣,但對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在價值觀內容的重要地位的認識基本是一致的。本研究從政治價值觀、人生價值觀、道德價值觀、法治價值觀四個方面探討了價值觀的培育。
重大事件指發生在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中,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層出不窮的重大事件,為創新價值觀教育提供了契機。重大事件不僅為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潛在的資源,而且成為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突破口。
一、以重大事件為素材,加強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
政治價值觀是對社會政治事務和政治現象之意義的評價,是一個人思想政治素質的集中體現。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包括鮮明的愛國主義情感、對共產主義的堅定理想信念、對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的堅信不疑。因此,政治價值觀的培育主要從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民主的價值維度建構。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啟明燈。愛國主義是一個社會人應該具有的政治原則、法律規范、道德要求和最基本的感情。民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命和特征,也是大學生樹立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前提和基礎。從這三個方面培育大學生的政治價值觀,使大學生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立場,成為未來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重大事件為政治價值觀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屠呦呦獲諾貝爾獎、5·28招遠案、中央確定7000萬脫貧目標等事件。基于以上事件,設計一系列問題,例如“你認為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從5·28招遠案中,你認同不良的信仰使人誤入歧途的觀點嗎?”“如何認識中央確定的7000萬人口的脫貧目標?你和這一目標有什么關系?”通過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探討,使學生感動于屠呦呦遠大的理想、執著的信念;認識到正確的信仰給人披荊斬棘的力量,錯誤的信仰使人毀滅;認識到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的關系。
奧運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事件,是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通過對系列問題的思考和判斷,使學生理解愛國主義的內涵,培養學生以開闊的視野,理性、成熟的態度正確看待愛國主義。
二、以重大事件為素材,加強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
人生價值觀是價值觀的核心,是指個體對人生目的、價值和意義的基本觀念。人生價值觀的培育可以從奉獻、幸福、榮辱的價值維度構建。奉獻是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就是奉獻,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幸福是與人生目的、意義、理想聯系最密切的價值準則。人們對幸福的認識和理解,是價值觀引導的重要內容。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大學生思想行為樹立了基本遵循。從這三個方面培育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樹立奉獻光榮的價值取向,樹立把個人幸福融入人類、民族和集體的幸福之中的理念,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天津濱海爆炸事件、周永康等高官落馬事件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良好素材。“你怎樣看待天津濱海爆炸事件中的消防戰士,你選擇工作的首要因素是什么?”“你從高官落馬事件中體會到什么樣的榮辱觀,人一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分析,使學生體會消防戰士勇往直前的無私奉獻精神;體會貪官們違背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可悲下場。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事件回顧中,領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以重大事件為素材,加強大學生道德價值觀教育
道德價值觀是大學生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道德價值觀的培育可以從秩序、責任、誠信的價值維度構建。隨著人們社會活動的頻繁和各種事件的出現,公共秩序作為檢驗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對人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責任是一個社會人應該有所為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它是道德的核心和基礎,道德在一定意義上就意味著責任和擔當。責任觀是最基本的價值觀。誠信是每個公民立身處世的根本,它的價值和意義在理論上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全面培育大學生道德價值觀,使大學生樹立文明有序、勇于承擔責任、誠實守信的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品質。
北京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上海踩踏事件、魏則西事件、青島大蝦事件等都是道德價值觀教育的素材。“北京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是動物園管理不到位,還是游人無規則無秩序?”“上海踩踏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和教訓是什么?”“38元一只大蝦是賺了,還是賠了?”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探討,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提高公共秩序意識的緊迫性,認識到一個人、一個企業履行責任的意義,認識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四、以重大事件為素材,加強大學生法治價值觀教育
法治對于國家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對于個人應該成為人們處理矛盾糾紛的基本路徑和思維方式。大學生法治價值觀的養成,不僅關系到國家依法治國的進程,而且也關系到人才素質的培養。法治價值觀的培育要從法治、公正、創新的價值維度構建。法律至上、正當程序、人權保障、權力制約、公平正義是法治思維的主要內容。確保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條件就是要首先做到公正。創新是一個國家日新月異的動力。創新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制度、政策的創新同樣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情感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從這三個方面引導大學生法治價值觀的形成,使大學生樹立法治的思維方式、樹立公正的價值追求、樹立創新的行動指南。
大學生掏鳥窩事件、呼格吉勒圖案、網約車新政等事件也是大學生法治價值觀教育的素材。“大學生掏鳥窩事件,你認為當事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被判刑10年你認為合理嗎?”“呼格吉勒圖案讓我們看到‘公正終將不會缺席?”“如果你身邊有不公正的事件,你會怎么辦?”“網約車新政的出臺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思考和探討,使大學生認識到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是實現法治的前提和基礎,公平正義是每個公民的價值追求,每個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為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出努力。
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從新的視角抓住價值觀教育的關鍵,再以重大事件為契機進行引導和討論,使大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在環環相扣的問題中,不斷進行價值問題的考問和探尋,實現價值觀的重塑和夯實。
參考文獻:
[1]黃希庭.當代青年價值觀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6.
[2]袁貴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方法論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6(5):19.
[3]馮秀軍.社會變革時期中國大學生道德價值觀調查[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151.
【本文系2019年太原工業學院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大學生就業能力問診與提升研究——以太原工業學院計算機工程系為例”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太原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