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毅 編輯/蘇二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在炎炎夏日,一些喜歡養生的朋友可能會對夏季怎樣調養感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養生調養的常見手段——足浴。
在講足浴之前,我們先說說夏季的特點及養生要點。一說到夏季,大家肯定想到了熱、煩躁,江南地區及以南的地區還可能會想到潮濕。事實上,夏季在中醫五行里屬于火、土二行,“火曰炎上,土曰稼穡”,火之臟為心,土之臟為脾。中醫認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所以,夏季我們養生需要顧護心脾之陽,所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足浴。足浴是一種常見的使用中藥汁或溫熱水進行足部浸泡的中醫保健手段。古人曾經有過許多對足浴的經典記載和描述。陸游曾作詩:“老人不復事農桑,點數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足浴可以借助溫水的熱力、中藥的藥力以及在足浴同時刺激足底穴位達到促進氣血運行、暢通經絡的作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所謂夏“長”之氣是個中醫概念,中醫認為四季各有特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各季的養生原則要順應所在的節氣,老百姓所熟悉的冬令進補就是順應冬季收藏之氣。夏天萬物經過了春天的生發后開始進入了生長的階段,我們人體的陽氣也進入了增長的階段。在夏季,足浴的好處是可以促進身體陽氣的生長,最終達到保健作用。前面我們講到了“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心陽充足,就能改善人的睡眠狀態。蘇東坡曾作詩:“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鼓。”所以,足浴對于一些睡眠不好、神經衰弱的患者有一定益處。另外,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交接于足,貫通三焦,足浴可以促進脾胃經氣運行、理通三焦、幫助機體運化,夏季足浴可以改善消化、祛除濕邪,對于夏季胃口較差或者濕重的朋友有所幫助。

要特別點明的是,足浴雖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對于血壓、血糖未控制好,嚴重心臟病,足部有皮膚破損、感染,或者基礎疾病較多、體質弱的患者,要在醫師的幫助、指導下進行保健養生。另外,足浴時間也不可過長,足浴時要注意水溫控制,足浴后要擦凈足部。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