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勇,王谷章,曾紅衛
(1.重慶市黔江區城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重慶 409000;2.重慶市黔江區城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重慶 409000)
2015年至2018年,筆者用潤腸通便湯治療習慣性便秘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共83例,年齡最小15歲,最大86歲;病程最短6年,最長42年。均曾在區級或以上醫院確診為習慣性便秘,排除其他疾病引起。
中醫診斷標準:3天以上排便1次,解大便艱難,干燥如栗,病程6個月以上。
西醫診斷標準:6個月以上的便秘病史,排便費力,大便為干球糞或硬糞,排便不盡,排便時肛門梗阻感,甚至需要手法輔助,每周排便少于3次,不用瀉藥時很少出現稀便,排除腸易惹綜合征。
潤腸通便湯(自擬)加減。制何首烏12g,當歸12g,白芍12g,炙甘草10g,桃仁10g,火麻仁12g,威靈仙6g,白術15g。少腹作脹、噯氣加人參10g,黃芪10g;腹部脹滿、按之作痛加桔梗10g,枳實10g,木香15g,大黃6g,牛蒡子10g;少腹冷痛、畏寒肢冷加鎖陽10g,巴戟天10g,熟地10g,生附片10g(另包先煎1h),大黃4g;口干、不欲飲水、舌質紅、脈細數加熟地12g,玄參12g,麥冬12g。水煎取汁120~150mL內服,早中晚各1次,每日1劑,7天為一療程,治療4~10個療程。同時注意不吃辛辣干燥食品,每天有氧運動鍛煉30min~1h。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減輕,大便雖干但解便不艱難。無效:臨床癥狀未減輕。
痊愈80例,治愈率96.38%。其中3例因工作時間原因不能按時服藥,但明顯好轉,總有效率為100%。隨訪6個月~3年未復發。
本病病程長,反復難愈,時輕時重,為津傷腸燥所致。治當潤腸通便。潤腸通便湯方中制首烏、當歸、白芍、火麻仁潤腸通便,甘草、白術補中健脾、助運化,桃仁、威靈仙宣通降濁、推動糟粕下行。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潤腸通便之效,使恢復腸道正常傳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