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康虹
湖南省腫瘤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湖南長沙 410000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醫院提供醫療器械、物品的主要場所,其亦是醫院組成中重要部分,主要負責醫療器械、物品清潔、消毒滅菌、包裝、供給等工作。該科室管理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醫療器械、物品的使用情況和醫患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徹底清除醫療器械上的有機物、無機物,會增加醫院感染風險。外來植入器械一直以來都是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的重點,若有機物殘留在外來器械表面,不僅會損傷器械功能,還會降低其使用壽命[1]。該文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選擇該院消毒供應中心收到的外來植入器械150 件作為觀察樣本,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消毒供應中心收到的外來植入器械150件作為觀察樣本,依照抽簽法的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各75 件。對照組中非手術室外來器械 52 件,手術室外來器械23件;研究組中非手術室外來器械53 件,手術室外來器械22 件。該院共有手術醫師180 名,各組均為90 名。兩組之間的上述基線資料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意義。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依原有管理制度作為參照,對相關管理操作方法和措施進行嚴格執行,器械廠家負責外來器械的清洗工作,完成包裝后轉交給消毒供應中心,再進行消毒滅菌的相關操作,最后提供給臨床醫生運用到手術中。研究組實施細節護理模式:①護理人員方面的管理措施:成立細節護理管理小組,小組長任命護士長擔任,將消毒供應室全體成員作為組員。組長在對組員進行業務培訓的同時,需要協助組建專門負責細節護理管理的規范機制,組員應就專科器械、外來器械的不同性能、使用方法、廠商信息、清洗消毒要點、具體適用范圍等進行了解和熟悉,且必須掌握重點內容。對于各種不合格器械的具體反饋報告要充分認知,以便在發現器械殘缺、短缺、消毒霉菌不達標等特殊情況時可快速做到逐級報告,防止手術中進入不合格器械,影響手術操作和患者生命安全。②制度方面的管理措施: 制定和完善消毒供應中心細節管理的相關制度,對使用手術器械的登記制度必須落實,主要登記內容是外來器械的具體生產日期、廠家、使用日期和方法等,以編號粘貼到病歷的方式,方便后續調查和追蹤。除此之外,需要制定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員專門的學習和培訓制度,護士長安排具有豐富經驗的護士為供應室人員進行定期授課輔導,對外來器械使用過程中的相關注意要點進行講解和介紹,特別是要將資歷差、經驗少的年輕人員作為重點培訓人群,促使其學會對不同外來器械進行正確區分,避免手術配合過程中有器械混用的情況出現。③外來器械的管理措施:依照外來器械的具體使用規范將其分為兩種,其一是長期存放類,其二是臨時供應類,前者和科室其他器械一同進行管理,并需要嚴格遵照既定的流程進行清洗、滅菌、保養。后者在專職護士和手術室進行溝通后,于使用前1 天向供應室發出通知,讓其將器械送到消毒供應室,并當場對器械規格、型號加以核對,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清洗、消毒。④外來器械清洗消毒方面的管理措施:供應商將外來器械送到消毒供應中心后,安排專職護士負責接收、清點、核對工作,小組成員以消毒規范作為依據對相應的消毒方式進行選擇,并進行消毒分組。消毒可拆卸的外來器械之前需要對各組件進行拆卸,防止器械過大或組件聯合部位出現無法徹底消毒的情況。手術涉及到的全部外來器械必須在使用前給予生物學監測,確定合格以后才能允許使用。
從安全識別能力、風險防范能力、手術配合能力3個方面評定臨床護理質量,各項評分的總分均為10 分,得分越低說明護理質量越低[2];通過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的方式評定手術室醫師對器械性能、手術配合能力、護士業務技術、準備充分度的滿意度情況,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則表示滿意度越高[3]。
全部數據的統計處理以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完成,臨床護理質量評分、手術室醫師滿意度評分使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風險防范能力、安全識別能力、手術配合能力等臨床護理質量評分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護理質量對比[(±s),分]

表1 兩組臨床護理質量對比[(±s),分]
組別 風險防范能力 安全識別能力 手術配合能力對照組研究組t 值P 值8.2±1.4 9.4±1.2 5.636 0.000 7.9±2.0 9.3±1.3 5.082 0.000 7.2±1.0 9.2±1.2 11.088 0.000
研究組手術室醫師對器械性能、準備充分度以及手術配合能力、護士專業技術的滿意度評分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室醫師滿意度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手術室醫師滿意度情況對比[(±s),分]
組別 護士業務技術 手術配合能力 器械性能 準備充分度對照組(n=75)研究組(n=75)t 值P 值81.9±3.5 96.8±4.7 22.019 0.000 84.7±5.8 97.5±5.2 14.230 0.000 86.2±6.5 95.8±7.2 8.570 0.000 87.8±7.2 97.9±6.5 9.017 0.000
消毒供應中心在醫院組成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大量使用的各種醫療器械,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質量已成為影響醫療器械殺菌、消毒、滅菌質量的重要內容,如果該科室的管理質量低下和管理能力不足,會直接造成醫療器械無法徹底消毒滅菌的后果,并在對患者開展各項治療工作時,增加醫源性感染的發生危險,甚至直接導致患者死亡。基于此,需要高度重視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特別是外來植入器械的管理工作[4]。
所謂外來植入器械,其并不是醫院自身配備的器械,而是醫療器械廠家向醫院提供的免費使用的各種醫療器械。不斷增多的外來器械使用量,致使外來器械管理方面的各種潛在隱患和風險也隨之增加[5]。而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外來植入器械清洗、消毒、殺菌不徹底、不合格的問題,亦不能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6]。細節護理管理模式的提出,目前已經逐漸取代常規管理,可顯著提高外來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及合格率,確保外來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外來器械的管理更具規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臨床醫師的滿意度和整體護理質量[7]。
由該次實驗結果能夠發現,研究組風險防范能力、安全識別能力、手術配合能力等臨床護理質量評分及手術室臨床醫師的各項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消毒供應中心外來植入器械管理采用細節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手術室醫師滿意度,具有臨床借鑒和采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