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娜,王芳華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吉林長春 130031
基礎護理學是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是護理學的基礎課程,其中實踐操作占很大比例。尤其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教學中,實訓操作尤為重要。50 項實訓項目,操作流程復雜,教學時需要仔細分解,反復多次演示,學生需要多次練習,反復糾正才能掌握[1]。而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授課為主,學生往往處于填鴨被動式學習,缺乏主動性,學習畏難情緒增加,失去學習興趣,教學質量明顯下滑。
當前社會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已滲透到各行各業,藍墨云班課以互聯網信息化為依托應運而生,藍墨云班課是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動教學助手APP,學生和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在課堂內外開展即時反饋的教學互動活動[2]。為師生溝通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真正實現了師生溝通的雙向連接[3]。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豐富了課堂內容,最重要的是彌補了線下教學的不足。該研究以該院以2017 級120 名護理專業學生為例展開研究,現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吉林省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2017 級兩個學歷相同的班級學生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該次調查共計120 名。年齡在19~21 歲之間。
1.2.1 分組 比較兩班學生入學年齡、性別以及前期醫學基礎課學習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一個班作為實驗組,共60 名,進行藍墨云班課實訓教學;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組,共60 名,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實訓教學。
1.2.2 藍墨云班課教學方法 教師可將該課程重點、難點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動畫、圖片等形式上傳到云班課,學生瀏覽學習可獲取相應經驗值。并設答疑討論區,隨時和學生討論,解決學生提問的問題[4]。每節課后發布測試,根據測試成績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此外,還可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一鍵簽到,進而提高考勤效率。
1.2.3 傳統教學方法 教師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教師課堂上系統講解護理學知識和示教護理操作方法,在實踐操作練習課中,教師同步帶領練習,并分別指導,反復講解,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課后復習、練習操作。通過期末考試來檢測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在傳統課堂中,教師考查學生出勤狀況,通過點名冊進行點名。
1.2.4 技能考核 期末進行技能考核,實驗組和對照組參考同樣的考核標準,由同樣的教師進行考核評分,用同樣的計算方法對期末考試成績進行評價。
采用Epidate 3.1 軟件進行數據雙錄入,保證準確率。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兩組實訓考核成績比較,實驗組學生考核成績優秀率為35.00%,良好率為51.67%,及格率為13.33%,不及格率為0.00%。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優秀率為18.33%,良好率為33.33%,及格率為30.00%,不及格率為18.33%。經χ2檢驗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實訓考核成績比較[n(%)]
②根據兩組平均分對比,實驗組學生平均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平均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訓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訓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實訓考核t 值 P 值實驗組(n=60)對照組(n=60)84.90±7.30 70.60±10.33 2.363 0.037
①學生利用藍墨云班課上教師上傳的資料,提前進行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此基礎,擴充上課接受的知識量。85%的學生表示愿意接受此種學習方式,比傳統教學方法有趣。而且為部分內向的學生提供了提問、展示的平臺。有近78%以上的學生愿意參與互動學習、提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用手機作為學習的工具,會增加學生新鮮感,觸動學生好奇心。而且,通過提問,學生可以獲得經驗值獎勵,通過這個過程取得榮譽感,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5]。通過教師答疑、師生討論活動,解決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見的各種問題,明顯地感覺到愛提問題的同學多了,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發現問題,主動創新性學習。
②藍墨云班課有利于推進信息化教學發展。教師要推送學習資源,見圖1。需要制作最新的、最先進的資料。使用最新的、學生最愿意接受的教學方法。因此,可以促進相應的微課、慕課、VR 虛擬技術等相關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學習與應用。可以促進小組討論式、頭腦風暴、標準化病人等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提前給學生發布相關情景或案例作業,學生在課下準備好,上課直接開始演示、提問、講解。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查到的、制作的新的學習資料上傳,供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圖1 教學資源推送
③教師作為藍墨云班課的主要管理者,學生作為藍墨云班課的主要參與者,藍墨云班課發揮的是雙主體的作用。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使用情況,考核情況及學生留下的問題。為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給予學習優秀的同學獎勵。并對學生留下的問題及時給予答復。藍墨云班課應用在手機上比其他信息化教學使用更加方便,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將課堂學習與課下學習緊密銜接。學生隨時有需要,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學生感覺被關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發揮學生的知識構建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隨時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見圖2。更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和輔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反過來,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上傳資料、上傳教學方法、課堂效果、課下答疑進行評價,可匿名指出教師的優勢與不足,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師可據此調整教學方案,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④教師可在藍墨云班課布置課前和課后作業,學生可以文字、圖片或者視頻形式上交。學生之間互相打分評價,教師打分評價實現了多元化評價,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6]。教師可以根據評價結果發現學生學習的薄弱區和學習難點,找出重點、難點內容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運用藍墨云班課考試,可以快速、準確地做出成績分析,見圖3。方便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整體把控。這與傳統實訓課考試相比較,節約了大量的時間,節約了部分教學資源,減少教師工作量。根據調查結果,運用藍墨云班課教學的實驗組學生成績要優于使用傳統教學的對照組成績。
⑤傳統實訓課上,課前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點名,確認學生的出勤情況。藍墨云班課有一鍵簽到和手勢簽到的功能,只要教師發起簽到功能,學生便可在自己手機上完成。對請假、曠課、遲到的學生做好標記。簽到只需要1 min 便可完成,給師生都提供了便利,節省了時間。課中,教師可以隨機提問,使用搖一搖點名,就可找學生提問,這樣可使學生上課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聽課,以便隨時被提問。并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

圖2 課堂小結測試

圖3 學生考核成績分析
⑥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會帶來問題。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會使用手機聊天、玩游戲等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情,反而不利于學習。因此,需要教師和學校做出相應的管理辦法。
綜上所述,藍墨云班課適應當前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加便捷、先進。充分利用新形勢下的先進教學工具,實現線上線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獨立思考,小組團結協作精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及教師的教學水平。藍墨云班課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相結合,為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