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君(西華師范大學)
攀枝花市是一個移民城市、鋼鐵城市、工業城市,但隨著資源枯竭城市發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攀鋼與鞍鋼重組,城市發展面臨產業優化和新挑戰。攀枝花轉變城市發展理念——從“挖地球開礦”到“種花賣陽光”。攀枝花市于2012年編制了《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市發展規劃(2012-2020)》。提出建“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孝敬爸媽,請帶到攀枝花”等口號。米易縣就在這樣的城市轉變契機中迎來了屬于自己的康養“新時代”。創建“顓頊故里,陽光米易”康養旅游品牌。
1.康養旅游資源豐富
(1)氣候資源
米易縣年均氣溫19.7攝氏度,最冷1月,日均氣溫達13攝氏度以上,年均日照2379.3小時,年均降水量1112.6mm,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溫度、濕度、海拔高度、潔凈度、優產度、和諧度“六度稟賦”。氣候資源對康養有重要作用,利用氣候資源實現康養的目的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對疾病的預防作用(如偏頭痛、哮喘病等),對人體的保健作用,對疾病的治療作用。
(2)地質資源
米易縣域北部的白馬鎮境內的顓頊龍洞是米易境內重要的地質旅游資源。旅游區龍洞外植被覆蓋率高達85%,年均氣溫15-18攝氏度,自然環境清幽,洞內喀斯特地貌奇特,景隨水移,水景交融。洞內負氧離子含量超過10萬個/cm3,高于國內任何游覽洞的負氧離子含量。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睡眠質量,促進呼吸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治療疾病等。
2.品牌可塑性強
米易縣的康養旅游品牌發展起步晚。目前,米易縣周邊有條件的居民紛紛辦起了民宿,作為接待外來游客的主力軍之一。這些新起的民宿規模有大有小,但都反映出居民渴望分享康養旅游紅利的熱情。政府可以更進一步調動居民積極參與,規范行業市場,適合引導,良性互動。
3.康養旅游已經逐步發展壯大
2019年1月,米易太陽谷國際大康養旅游度假項目,在米易新山傈僳族鄉開工。該項目是迄今為止攀西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產業鏈最完善的康養旅游項目,是集“醫、養、游、居、文、農、林”七位一體的康養旅居項目。該項目的啟動,標志著米易的康養旅游再上新臺階。米易的康養旅游前景可觀,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縣旅游收入再創新高,實現旅游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25.71%,接待游客60.97萬人次,同比增長12.86%。
1.交通閉塞
米易縣距離成都535公里(鐵路692公里),境內交通運輸以鐵路、國道、省道為主。航空路線需經過攀枝花市市區或西昌市市區轉乘約兩小時車程才能到達,高鐵線路處于在建狀態。位置偏遠,交通閉塞。
2.旅游產品單一
旅游產品單一化、同質化,以農家休閑體驗項目為主,最大的賣點就是陽光。旅游景點的時空融合度不高,時間上主要集中在冬季“避寒游”,地域上現有景點與景點之間間隔遠,鏈接不夠完善。
3.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
旅游景點配套設施如醫療、停車位、食宿條件是制約米易康養旅游業發展的短板。旅游產品的開發缺乏專業管理人員,行業從業人員服務素質較低也是米易康養旅游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氣候與人的康養活動息息相關。米易縣人類宜居氣候、蔬菜瓜果富足是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的最大基礎保障。據全國中老年網的調查目前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隨著康養產業的供給不斷增加,2030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在我國康養產業需求不斷增加,消費能力持續提高的大背景下,康養旅游的發展正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概念。

表1 基于對米易康養旅游現狀的分析制作SWOT矩陣分析的策略選擇
康養旅游業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整個行業的競爭是比較大的。海南省、云南省氣候條件相似,但是旅游產品豐富、旅游資源空間布局密集、旅游品牌更響亮。
米易康養旅游發展存在優勢,但自身有不足,為實現康養旅游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米易的康養旅游應該選擇WO戰略,即補齊自身短板,把握外部機遇。
目前康養旅游行業從業人員一部分來自于酒店原有工作人員,一部分為民宿老板,行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強、文化程度低、素質不高。另外攀枝花院校培養的旅游大、中專生主要是酒店、餐飲、導游等方面的常規應用型人才,而非康養旅游產業發展所急需的人才。康養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復合產業,康養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必須要建立以現有從業人員定期參加培訓為基礎、引進外來康養旅游管理人才為動力、院校培養新一代康養旅游人才為保障的“三位一體”行業從業人員機制。
交通便利性可以分為外部交通便利和內部交通便利兩個部分。加快外區域的交通規劃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成都到米易、昆明到米易的鐵路公路建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旅游,構建高效、舒適、便捷、安全的旅游交通網絡,避免“旅短路長”現象。目前米易境內到旅游景點的方式主要以農村客運為主,舒適度較差、存在費時等車、費力轉車情況。可以增設旅游專線公交車、共享電瓶車、共享單車等,為游客的出行提供多種交通選擇。
米易縣離云南省這一旅游大省及西昌市較近,可以充分聯動麗江、大理、楚雄、西昌等周邊城市旅游資源,拓展旅游線路,豐富旅游體驗。旅游產業集群是指以旅游產業作為核心,帶動縱向及橫向 相關產業在地理上集中、在空間上的集聚,以獲得規模經濟和集聚效應而相互分工和協作,形成持續競爭優勢的一種模式。米易的康養旅游充分和周邊旅游資源實現聯動,可以說搭上了發展的“便利之車”。
冬季是米易康養旅游的旺季。景點之間空間距離都在2個小時以上的車程,這為游客的出行體驗增添疲憊感。在維持原有旅游景點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應該開發新的景點,增強景點空間時間上的鏈接,完善景點與景點之間的空缺,實現全域化、全年性的旅游產品供給。建立養生養老中心、醫療康復中心、特色農產品加工中心、研學旅行項目、餐飲娛樂商業街等,擴大受眾群體,增強旅游產品供給質量。
米易縣基于現有康養旅游資源,乘著攀枝花市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打造“中國陽光康養旅游城”的東風,迎來了屬于“陽光米易”發展新時代。本文對米易康養旅游發展現狀做出SWOT矩陣分析,并選擇保守進取的策略選擇思維、提出四項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