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婧
在國家愈發重視文化軟實力的新時代,各大高校緊跟社會意識形態發展的步伐,圖書館文化的建立健全是提升校園整體文化實力的關鍵步驟。圖書館文化是校園教育工作者與學者的行為準則,是其精神和價值觀的體現。在21世紀,各大高校建設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建成人館合而為一的文化共同體,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引導作用、服務性能以及教育優勢,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內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廣義來講,文化與人類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是人類通過歷史實踐不斷繼承和發展的結果,是人不斷創造物質及意識的過程。任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受其生長環境的文化所熏陶,并形成具有個人特征的行為習慣和人文素養等[1]。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高校圖書館無疑是培養正確價值觀的重要場所。優質的高校圖書館文化既是大學生成長成熟的精神保障,更是培育大學生思想文化精神的人生導師,在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圖書館文化”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我國在20世紀末深受影響開始相關研究,至今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究體系,完成了大量圖書館文化相關文獻研究成果,這對我國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我國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物質文化包括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科學設備建設、館藏資料庫建設等,制度文化包括道德準則建設、行為規范建設、基本管理制度建設、未來圖書館發展目標建設等,精神文化包括圖書館價值觀念塑造與建設、館內特色文化建設、辦館精神理念營造、圖書館精神風貌與思想意識建設等。
文化即精神,精神力量對人們的熏陶和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不僅對不斷增強人們對所處世界的認知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人們在此基礎上持續改造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好。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是先進的、走向前沿的,更是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的、是圖書館的精神價值所在。
圖書館是各大高校文化建設的核心,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必然會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支柱,代表校園文化的口碑和名片,加強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就是全面提升校園整體文化建設。
“以人為本”是人們最基本的生存法則,人是建設圖書館文化、創新圖書館文化、管理圖書館文化、提高圖書館文化水平的關鍵。高校圖書館的規范管理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充分樹立管理意識,尊重每位讀者的需要,公平公正,全面健全高校圖書館管理制度。
社會需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高校圖書館同樣需要具備專業素質的工作人員。圖書館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在館工作的每個員工,新時期更需要高校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集體培訓與個人考核,緊跟時代前進的腳步,運用互聯網時代網絡管理的優勢,推進圖書館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
高校圖書館的文化體系主要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物質文化建設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基礎,物質文化推動著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物質文化主要包括圖書館基礎設施、高端設施和圖書館藏書數量和種類,即圖書館館室、圖書館設施、圖書館館藏,這三類的規模和廣度對于豐富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物質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3]。
教育離不開書籍。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與圖書息息相關。高校圖書館是圖書的天堂,是在校全體人員學習的場所,因此,在高校圖書館中打造自然整潔、清靜幽雅的環境是豐富圖書館物質文化的基本前提。高校可充分利用室內綠植、建筑小品、藝術書架等設施打造生機盎然的人文景觀,注重書籍育人的主題設定和圖書與人之間的呼應關系,根據形式美法則,塑造良好的館容,設計得體的館內空間布局。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為圖書館使用者營造一種清新典雅的學習氣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吸引人們來館參觀學習,從本質上達到提高學習者個人修養的目的。與此同時,豐富的館藏書刊資料是圖書館物質文化豐富的必然條件。高校應加強文獻網站建設,為全體師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文獻資源。
制度文化建設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決定著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有助于塑造科學合理的高校圖書館新風尚,形成端正的館風館紀。各大高校制定的法律法規、行為道德準則、圖書館管理規則等都是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的內涵所在[4],無論是高校領導、在校師生,還是國際交流人員,都應該尊重高校圖書館的制度文化,并受相關館內制度所約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彰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的規范性、秩序性和公平性。
除了基礎管理制度,防火防震等安全防范制度、衛生管理與審查制度、圖書管理員等圖書館工作職責規范以及服務系統等都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制度文化建設的重點。要充分加強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制度文化建設,就要增強各類規范的全覆蓋性,使圖書館工作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度文化建設中牢牢把握制度意識形態,不僅能夠提高圖書館文化要求的明確性,而且有助于全體圖書館使用者樹立堅定的制度理念,促進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效率的提升。與此同時,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的制定與執行也是制度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高校應制定完備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考核制度,獎懲制度是考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優秀的員工,要給予獎金、假期等相關獎勵,對于工作不認真的員工,也要采取附加工作等一系列懲罰措施。考評制度的建立既能夠全面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又能夠加強高校圖書館的制度文化建設。
在國家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的今天,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早已位居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前沿。精神文化建設是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內在核心,精神文化是推進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精神文化建設在幫助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樹立文化信念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是飛躍與漸進的統一,繼承與發展的統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國各大高校各自的辦學特色不同,圖書館精神文化自然不同。在圖書館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包括道德準則、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精神文明等,需要各個階層的圖書館使用者的共同認可,同時更需要其共同參與建設。
為了加強高校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體現高校圖書館的文化價值,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性能要充分被彰顯。以人為本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基本原則,高校圖書館在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尊重讀者,堅持服務至上,將圖書館的智慧與育人本質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圖書館是傳遞校園文化、樹立文化意識、展現高校文明的重要文化平臺,因此,堅持讀者的主體意識是圖書館服務性精神文化建設必須要執行的一項準則。其二,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基礎崗位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精神文化素養,增強員工的群體合作意識,增進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推動高校圖書館精神文化建設。其三,高校圖書館應定期安排圖書館講座、報告等培訓活動,開展閱讀禮儀培訓活動和圖書館職業道德宣傳大會,不定期邀請文化界大師來館舉辦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