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濤
(儀隴縣人民醫院 四川儀隴 637600)
談起肺結節這種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肺部結節在臨床做好片能夠,還是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肺部小結節屬于肺部結節的范疇,那么關于肺部小結節的診斷與治療,你又知道多少呢?本文就帶您一起了解肺部小結節,讓您明白它的診斷與治療。
肺部結節,就是指人體肺實質內單發或多發的一種類圓形節影,這種節影的直徑一般在3 厘立下,其中直徑小于2 厘米的結節,通常稱其為小結節,直徑在5 毫米以下的結節,被稱為微小結節,臨床中最常見的就是1 厘米左右的結節。結節按密度分類的話,可以分為實性肺結節、亞實性肺結節,而亞實性肺結節又可以分為部分實性結節、純磨玻璃樣結節。
我們的肺部是一個重要的呼吸器官,外界的細小生物、粉塵等物質,都會通過呼吸沉積,從而在肺中形成一些結節樣的改變。此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感染、寄生蟲感染、真菌性感染等,都會造成人體出現肺部結節。另外肺部惡性腫瘤,也可以表現為結節,因而結節的形成原因并不固定,也不是說易出現結節,就一定是惡性的。結節按其性質主要可分為兩種:良性結合和惡性腫瘤。凡不是惡性腫瘤的都屬于良性結節,惡性腫瘤一般以肺癌為主。肺部結節的檢出,通過我們平時的體檢就可以。通過低劑量螺旋C篩查項目,對肺部小結節的檢出率相較于傳統的胸片檢查,檢出率會明顯增加。
臨床上很多疾病都能夠以肺部小結節的形式出現,如果出現這些疾病就需要謹慎了,這些疾病包括肺部炎癥及感染、肉芽腫、肺泡出血、肺泡塌陷、肺內淋巴結、良性腫瘤等,當然也少不了肺癌。因而,肺部小結節不一定就是肺癌,而且可以說大部分都不是癌癥。
肺部小結節的診斷中,重點是要對它進行定性,也就是判斷它是良性還是惡性,這也是治療的關鍵。臨床上醫生在判斷患者肺小結節良惡性的過程中,主要借助高分辨率薄層CT 肺窗圖上的呈現情況來判斷,比如結節的大小、密度、形態、內部情況、邊緣狀況等,結合這些方面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地診斷。通常來講,結節體積較大、密度混雜、且具有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內部具有氣泡特征、細支氣管通氣癥等表現的患者,惡性的機率會明顯增加。在上述的癥狀中,患者占有的癥狀數量越多,診斷出肺癌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高。
對于一些良惡性質不易辨別的患者,一般都需要進行CT 隨訪復查。如果在隨訪的過程中,發現患者的病灶在不斷增大,同時其密度也隨之增加,或是實性成分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跡象就暗示病變為惡性的可能性很大,就需要接受手術切除治療。而隨訪中沒有異常變化,也需要繼續進行隨訪觀察。隨訪的時間間隔以及要持續多久,則需要聽從醫生的安排。但過于頻繁的CT 復查不僅不會有效幫助診斷,而且CT 中的射線輻射,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而故意拉長復查時間,或是甚至不隨訪,就有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干預時機。
在肺部小結節的治療過程中,對于良性的患者需要給予一定的觀察,而對于惡性的患者則需要進行手術干預。手術的類型包括胸腔鏡手術、開胸手術等,具體手術方式的選擇,會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既往病史等狀況,綜合進行考察最終得出一項科學地治療方案。
惡性或是可以惡性的肺部小結節,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也就是說,患者的病癥如果屬于惡性病變,這種情況一般要進行手術切除。除此之外,一部分良性的小結節,如果本身存在惡性的發展趨勢,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的方式予以切除。患者在治療中,應加強對 “磨玻璃樣結節”觀察,如果結節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且其直徑在8 毫米或8 毫米以上,并與周圍的血管聯通,出現新的實性成分,或者已存在的實行成分出現增大,也建議患者應立即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一般來講,亞實性結節的大小與其實性成分,關系到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如果影像學上呈現結節,或是結節實性成分在不斷增長,這種情況就屬于手術治療的一個醫學指征,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當然患者確診為惡性小結節后,也會進行一些其他輔助治療。根據分期,患者可能會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治療方式,來輔助進行肺部小結節的治療,提升治療的效果。
肺部小結節正中病癥也有它的高危發病人群,這幾類人需要特別重視對肺部小結節的預防:其一是長期吸煙的人,吸煙會損傷肺部,長此以往就會容易引發肺部結節。其二為本身就有肺部疾病的人群,此類人群由于先前肺部已經出現了問題,后期引發肺結節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更有甚者會引發肺癌。第三種是常會吸入油煙的人群,也就是一些經常做飯的人。常吸入油煙也會對我們的肺部造成影響。
對于上述的3 類人群,在肺部小結節的預防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定期觀察自己的胸部,如果常出現胸痛,可就要及時進行檢查。其次,要留意自己的手指變化,手指末端出現增生或肥厚一定要引起警惕。最后如果經常咳嗽或干咳、咳血,就要及時對肺部進行檢查。
總之,患了肺部小結節,患者不必過于擔心,因為大多數結節都是良性的,但也要加強篩查,因為良性也有出現惡變的可能。患者知曉上述的診斷和治療要點后,積極配合治療,相信一定會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