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八都學校 徐明麗
目前,很多小學從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但是英語是他們的第二門語言,很多小學生除了在學校使用英語以外,基本沒有機會說英語。課堂上有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將側重點集中在詞匯的教學上,忽略了其運用性。
詞匯是英語的基礎,要想把英語學好,積累詞匯是個必要的過程,因此,小學階段對英語詞匯教學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思維活躍、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尤其嚴重,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多樣化教學新模式,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快速融入課堂中。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教師和學生的主體位置進行了調換,而新模式則是將這一主體位置進行更正,充分肯定學生的主要作用。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對知識的總結歸納都是由教師完成,學生只負責記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在英語教學的新模式中,教師通過引領,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提問,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
小學生的思維都很活躍,在同一個問題上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新模式下的教學課堂較傳統(tǒng)的模式更加輕松、愉快,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更容易吸收知識,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因此,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新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分層式教學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發(fā)展。所謂分層式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對不同成績的學生采用不一樣的教育。例如在We Love Animals 這一節(jié)課時,有一些同學對相關Animals的詞匯能很好地記住,并能夠用其中的詞匯組成簡短的句子,那么教師則可以將這些學生分成一組,讓他們互相溝通、交流;對于理解稍微差一點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就詞匯的釋義、讀音進行詳細講解。
所謂情景式教學就是將詞匯融入故事情節(jié)中,給予一定的代入感。教師可以將一篇課文中的詞匯通過一個故事串聯(lián)起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詞匯、記憶詞匯。在串聯(lián)故事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句型、語句,學生在記憶單詞的同時,也在無意識中學習到了不同的句型和語法。例如在let's go shopping 這一課中,教師在課程一開始時,就可以用一個故事將這課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有參與感,通過演繹故事情景、提問等方式,加深詞匯在學生大腦中的影響。
協(xié)作式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之間合作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一個小組之間的能力應盡可能相當,在進行分組后,教師下發(fā)學習任務,然后通過考核或者表演的形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通過彼此的分享和交流,能夠很好地激發(fā)思維。協(xié)作式教學可以提倡學生在平時多用英語交流,對于勇于開口說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演,對于不敢說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思維導圖式教學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思維導圖很好地利用了小學生發(fā)散思維這一特性,在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學生的思維過于發(fā)散,不利于注意力集中,而思維導圖將看似不利于學習的特征,進行充分利用,變成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維的最好方式。例如,在記憶fruit這課的詞匯時,就可以采用思維導圖。以fruit 為中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畫出分支,每一個分支代表一種水果,每一個分支用不一樣的顏色,然后再寫出每一個水果的顏色,還可以進行造句等等。在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不能過分干預,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可能有一些學生喜歡以color 為中心,有些喜歡以like 為中心畫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給學生。思維導圖式的教學將小學生的左右腦充分結合,能有效提升學生記憶詞匯的能力以及英語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新模式,并不僅限于上述的幾種方式。教學模式都是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產(chǎn)生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才能不斷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