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學 高麗星
從高中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對數學學科偏見較為嚴重,長期形成的對數學知識的畏懼感成為困擾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阻礙。而信息技術無疑為數學教學帶來了一線生機。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和手段,使數學課堂重現生機與活力。
信息技術對于身心發展成熟的中學生而言,雖然并不陌生,但學業的繁重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難以接觸到信息技術,這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往往會產生莫名的親切感,而這種親切感也就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契機。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我會以信息技術的手段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通過攝影作品及汽車設計圖紙引出問題。如,在建筑、機械等工程的作圖技術上反映了哪些數學上的基本原理呢?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思考,引出課題。之后,我會利用信息技術的多功能優勢,為學生生動地展示生活案例,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幾何體,并結合教材內容,使其通過思考討論活動總結出投影的分類及每種投影的特點。進而,我再展示出柱、錐、臺、球幾種空間幾何體,并讓學生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種角度觀察,嘗試畫出它的三視圖。最后,我會利用課件進行統一的歸納和總結,并設置學生自主提問的環節,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最大的顯性特征在于它能將抽象化的知識變得更形象化,更具有直觀性,圖文并茂、視聽結合更是為數學課堂錦上添花。因此,一方面,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優化學生的探究過程;另一方面,也要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直線、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我會以信息技術的手段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海上日出的情景為課堂導入,并借助多媒體平臺演示:模擬日出的全過程,讓學生觀察,得出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以此揭示課題。之后,我會利用多媒體展會兩組不同的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根據圖片列出方程,并在課堂上交流討論。進而,我會引導學生結為不同的小組,以組內合作的方式探究例題,派出代表復述計算過程。最后,我會以微課進行結尾,梳理重點知識,并總結從代數、幾何兩個方面分析解法,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形結合”優越性的認識。
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效果的好壞既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影響著學生學習信心的強弱。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無疑使教學評價的角度和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化素養,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豐富評價的方式和內容,讓學生在評價中能夠獲得最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各類智能化工具普遍具有錄屏功能,高中數學教師可由此錄制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與探究過程;或者,高中數學教師也可利用信息技術的統計軟件、存儲軟件來記錄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
例如:在上數學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我會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創新評價的方式和內容,比如,我會將學生作業依次投影到大屏幕上,利用電子手段為學生講述作業中存在的不足,優化評語,并指名讓學生對其進行相互評價。經歷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過程,既能夠豐富學生的體驗,也能夠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增強學習的動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對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信息技術也并非萬能的,如果應用不當,也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堅持明確的教學原則,做到知行合一,為學生樹立良好形象,從而為進一步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有效性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