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新區第四小學 張克清
伴隨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持續落實,小學在進行教育管理時出現的問題逐漸受到教育部門的關注。因為小學生具有年齡小這一特點,較為活潑好動,所以對學習沒有耐心和積極性,因此在進行教育管理時需要增強,同時應該滿足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完善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實現把小學生的學習當作教育管理的主要目的,增強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育。
首先就是學校和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沒有較為先進的教育管理經驗。大多數的小學學校管理者仍然還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比如在進行學校管理時僅注重課程教學以及理論知識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實行思想教育以及實踐能力的培育。其次就是學校在管理方面不夠民主。學校在管理方面不夠民主,主要表現為學校的主要事務都是由學校領導決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基本上喪失話語權,所有的教學只有遵守學校管理者所制定的制度與方針去落實,更別說是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了,這樣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師在教學時的積極性。最后就是學校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過度側重于考試成績。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應試教育逐漸走入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學者的心中,教育教學的功利化非常嚴重,這就造成了管理者在進行教育管理時更為注重考試的成績,這就極大忽略了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對于學生全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創造思維的形成非常不利。
小學的教育處于教育的起步階段,可以更好地培育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因此小學教育對于整個教育教學體系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學學校的管理者需要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有效解決好學生、教師和家長的關系,尤其是需要更加重視與尊重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能夠很好地聽取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激起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以及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比如管理者應該做到關心與尊重所有的教師,有效了解所有教師具體的生活狀況以及教學情況,幫助所有教師解決好教學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盡可能滿足所有教師提出的心理需求。并且,學校的管理者還需要激勵每一位家長參加到學校的管理中,從而增強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以人為本這一教學理念主要表現在民主管理上,民主管理可以更好地讓教師建立主人翁的意識,激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加強管理者做出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促進小學學校的管理更好創新與發展。民主管理需要學校完善自身的民主管理制度,主要表現為:首先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機制。比如學校事務公開制度、教師聘用和考核制度以及獎金分配制度等。其次就是完善民主管理設置的專門機構,同時選擇不同職位、地位以及不同身份的人員當作民主管理者。讓學校的民主管理逐漸趨于完善,需要學校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增強教師自身的主人翁意識,激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其將飽滿的熱情帶到課堂教學中。
建立健康的校園文化作為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也作為學校管理中的主要環節,可以有效展示出學校具有的特色、師生文明的情況以及教育觀念,是分辨和其他學校一項重要的因素。建立健康的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教學力量,可以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可以使教師在心靈上受到凈化,具有其獨有的教育魅力。建立健康的校園文化應該更加注重人文關懷,讓校園隨處可見濃厚的人情味。比如小學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帶領教師和學生健全具有特色的文化長廊,內容上能夠有學生的藝術作品、獲獎作品以及教師風采等。重視內容具有的藝術性、人文性以及科學性。教師在學校未來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學校的管理者應該給教師足夠的人文關懷,除去生活上的關懷,還應該給教師創造一個輕松、寬容且擁有人文關懷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對工作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在未來的教學中更為努力。況且現代化的學校管理者在重視教師的教學水平之外,還需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健康與精神狀態,使教師在教學中感受到幸福與快樂,從而把這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傳達給學生。
總而言之,增強小學學校的教育管理能夠有效地達成新課程改革提出的目標,使教育體制改革更好落實,也能夠為學校的教學提供基礎和保障。所以,現階段學校的管理人員應該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建立健全學校的民主管理;建立健康的校園文化,給教師最大的人文關懷。在做好學校管理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為學校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