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新閘街道中心幼兒園 王靈潔
每個地區都有對應的方言,外來流動兒童大部分都是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其在突然改變生活方式和語言環境的情況下,與幼兒園其他幼兒或教師進行溝通時,多選擇方言為主,缺乏對書面語的正確運用。
在日常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時,想要完整表達自身想要表達的意思,必須合理組織語言,構成完整的句子。但很多外來流動兒童語言組織運用水平較低,難以運用正確的思維對語言進行分析和組織,導致在與人交流過程中出現言語表達生硬、過于直接等情況。
同一種意思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表達,比如回應他人的時候可以用“好的”“知道了”等,但不同的表達方式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外來流動兒童由于缺乏正確的情感表達能力,語言構思水平較低,導致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表達的語句內容遠低于其真正想表達的情感。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提升兒童的語言發展水平,還會降低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
了解外來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才能更好地制定符合全班幼兒發展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可通過家長填寫問卷調查、與外來流動兒童進行簡單的對話溝通、觀察外來流動兒童的日常表現等方式了解其與本地兒童在語言發展上存在的差異等相關問題。其次,結合已了解的結果對現有的語言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完善。如根據評估結果顯示大多數外來流動兒童相比本地兒童而言,性格較為內向,不愛說話且學習積極性較差。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適當簡化知識點難度,引入游戲等趣味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班級幼兒能夠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為了改變外來流動兒童在日常表達過程中的方言習慣,需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其正確發音。比如教師可在教學前通過網絡搜集多個繞口令、簡短小故事、兒歌等,并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播放,讓幼兒觀看和聆聽,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多感官體驗。由教師先帶領幼兒進行朗讀和歌唱,加強幼兒對語言的熟悉感和認知意識。其后教師可組織幼兒開展小游戲強化幼兒的發音學習效果。如將幼兒分為不同小組,每組進行繞口令比拼,每組給定幾個繞口令,分別由組內不同幼兒進行朗讀,正確率最高的一組獲勝?;蛘邆€人進行比拼,教師給出一張牛奶的圖片,由幼兒舉手搶答正確讀出牛奶的讀音。
另外,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糖果、小貼畫等作為獎勵,在開展過程中處理好本地兒童與外來流動兒童之間的關系,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幼兒,以進一步提高外來流動兒童參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盡快掌握正確發音方法。
教師可以開設角色扮演區域活動,讓班級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會基礎的禮貌用語、掌握與他人溝通的技巧、學會言語表達和運用。首先教師選取的角色扮演故事應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其次教師應充分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可為幼兒提供多個故事內容供幼兒選擇。比如教師提供《小紅帽》《青蛙王子》《龜兔賽跑》等多個故事,由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故事自由組成小組。另外在此過程中若存在性格較為內向的外來流動兒童,教師可主動與其溝通交流,耐心詢問幼兒的喜好,協助幼兒選好故事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充分突出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能提高幼兒參與角色扮演活動的積極性。教師為幼兒提供一些輔助道具,幫助幼兒順利開展角色扮演,在扮演過程中外來流動兒童能夠有效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交往,也能夠加深對字詞語句的記憶程度,掌握多種表達方式,促使語言表達運用更具邏輯性和合理性。在表演結束后教師應給予每一位幼兒鼓勵和表揚,以加強外來流動兒童的學習自信心,幫助外來流動兒童能夠有效融入新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外來流動兒童由于受到家庭教育及生活環境的影響,整體語言發展水平較低,難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所以在幼兒園階段,教師需要先對外來流動兒童的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了解其與本地兒童的差異等相關問題,其次合理優化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多種游戲教學方法,讓外來流動兒童能夠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下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