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關鎮城關中心小學 楊云云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邏輯和思維性更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新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確保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系統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體驗式學習方法受到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歡迎,并將其廣泛用于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可以為學生創造教學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設計課堂教案時,要善于列舉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并積極地參與其中。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教學目標,取得優質的教學成果。例如:在教學《折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出幾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一個學生扮演商店的售貨員A,一個扮演商場的售貨員B,另外一名學生扮演顧客,創造一個體驗式教學情境。首先,扮演A 商店的售貨員在促銷牌上寫著夏季巨惠,八折大甩賣。扮演B 商場的售貨員在促銷牌上寫新款到貨,全店滿500減50。扮演顧客的學生看上了兩家商店的同一款衣服,A 商店價格是400 元,B 商場價格是500 元,顧客手上只有500元現金,那么他選擇去哪家購買才是最合適的。扮演顧客的學生思索了一下,決定去A 商店購買。教師這時候問道:“那你是怎樣對比價格的?”這名顧客學生答道:“A 店衣服價格400 元,八折就是400×80%,等于320 元,B 店是滿500 減50,而B 店衣服售價是500 元,也就是500 減50,我需要花450 元購買,兩家商店做最終折扣后實際金額對比,同樣一件衣服,A 店要比B 店賣得便宜,所以我選擇A 店。”教師說道:“這位學生的思路完全正確,學生們明白折扣的用法了嗎?”學生回答“明白了”。通過設計折扣情境,讓學生了解了本課的知識。
游戲對學生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數學知識內容乏味無聊,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熱情低下。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適時地引進一些趣味游戲,營造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進而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倍數”中有關“2 的倍數”時,教師在課堂伊始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小游戲。教師:“你們隨便說出一個數字,老師都能立即告訴你們這一數字是不是2的倍數。”在教師說完后,有學生給出數字“298”,教師立即回答是“2 的倍數”。學生帶著質疑的心態計算驗證,發現確實是2的倍數。此時,馬上有學生說出另一個數字“9827832”,教師也立即回答是“2的倍數”。學生非常驚訝,同時也滿臉疑問:這么大的一個數字,教師怎么能夠迅速地給出結果呢?帶著疑問,學生主動地展開探究,通過計算驗證得知教師的答案是正確的。
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動手進行實際操作,并用雙手感知和理解數學知識。教師應重視數學實踐的重要性,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學生愛上動手實踐。在教學中,需要將實踐內容滲透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圖形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手工和圖形課程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完成動手操作后,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圖形的特性和屬性。教師的指導對于數學課堂的實踐教學很重要,指導可以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體驗。這樣,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發展實踐能力,也可以發展觀察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一邊練習使用提問表,一邊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例如,學生可以大膽地解釋他們對圖形的理解,并增強他們對未來學習中回答問題的信心。它也可以提高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習條件和個性特征將學生分組。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小組討論教學模式可以激發課堂氣氛,并讓學生更加活躍地學習,為小學教室增添活力。
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擁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