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金閶實驗中學校 錢吉
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化學的時候,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且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改革,不斷找尋最適合學生總復習的方式,科學制定出總復習的計劃。化學學科對于學生來講屬于一門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化學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在進行化學總復習的教學時要更加注重復習的效果,為學生獲得更好的成績做出自己的貢獻。基于此,本文針對九年級化學總復習教學設計進行了以下相關的分析和探討。
教師在設計初中九年級化學總復習的教學計劃時,首先應該領略教材的編寫思路,對于教材的整體都要熟練掌握,并且對每個章節之間存在的關系都要科學處理。滬教版的化學教材在知識點的編排上與以往的人教版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教材的內容以及知識的難度也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例如,在化學的教材中對于化合價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溶解度的相關計算、離子化合物以及共價化合物等都做出了適當的刪減;并且對于原本需要理解或者掌握的知識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比如單質和化合物的知識從“理解”變為“能識別”,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也從原本的“掌握”變為“知道”等等,教材中類似于這樣的變化還有很多,還有一些新增的知識,比如“硬水、乳化”等等知識。化學教師對教材的這些變動都要及時掌握,尤其要對化學教材中的“化學與社會的發展”“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等一些章節給予重視。教師還應該掌握中考會考的內容,教材中的哪些知識屬于考試的重點,哪些知識僅僅需要簡單了解,這樣才能清晰自己的復習方向,帶領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率的化學總復習。
教師對教材的各個章節進行歸類的主要目的是能夠落實好“雙基”,教師要做到每一個章節都能理順,并且還要將章節中的每一節知識體系都清楚掌握,教師應該將主要的實驗以及重要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應用這幾個方面進行更加簡潔的梳理,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進行復習;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進行重要知識點的復習,并且將每一個知識點包括的內容進行更加細致的掌握。同時教師要突出知識以及問題之間的整合,即“用知識引導出問題,再用問題帶動知識”,教師應該利用問題的主線,貫穿在整個九年級進行化學復習的始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思維,深化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學習。例如,教師在進行NaOH相關的化學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提問怎樣檢驗化學實驗室中一瓶NaOH 是否發生了變質,有哪些方式能夠進行具體的檢驗?教師可以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然后討論并歸納,學生可以先在其中滴加一些含有Ba2+以及Ca2+的可溶性的鹽、Ca(OH)2溶液或者稀酸等等,即為沉淀法和氣體法。這時候教師要及時問學生:“使用酚酞試液是否能夠進行檢驗?”這樣學生就會馬上聯想到Na2CO3溶液也會顯現出堿性。以上的這些問題雖然不是特別有難度的問題,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思維,有利于學生將基礎打得更加牢固,也能夠有效避免教師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活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
化學實驗室化學學科的基礎,也是化學學科的靈魂,同時也是學生理解化學知識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中考考試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化學實驗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不能紙上談兵,要進行更加實際的教學和復習,否則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化學實驗的效果和實際的反應。在復習實驗室這一部分化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化學實驗室進行復習,學生在觀看實驗的同時還能復習到教材中具體的知識,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觀看化學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深刻的理解,幫助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科的主要特點,不斷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測量一瓶敞口并長時間放置在空氣中的燒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雜質的質量,測量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1)將CO32-轉化成沉淀,然后測定沉淀的質量;(2)將CO32-轉化成氣體,然后對氣體進行測量(如圖1所示)。
通過這一實驗幫助學生鞏固化學儀器之間進行連接、排氣法以及收集氣體法等相關的知識,還能增加學生對于實驗的感受,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碳酸鹽和酸之間的反應、CO2和堿之間的反應、濃硫酸的吸水性等等一些相關的實驗的理解程度。

圖1 檢驗燒堿樣品中含有碳酸鈉雜質的質量圖
綜上所述,要想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培養出來,所以教師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生更好地進行九年級化學的復習,一定要制定出科學的復習計劃,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九年級化學的總復習。中考的試卷既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其中也有很難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豐富的化學教學資源,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抓住化學教材的要求,最終形成最科學的復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