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山丹縣育才中學 李震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重要發展戰略。物理現象、物理規律、物理知識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在當前形勢下,配合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深化寄宿制農村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提高實效性教學水平,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是每一個農村中學物理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當前教學質量、效果產生影響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錯位的學生定位。部分教師仍無法改變舊思想,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師講臺講解、學生臺下聽講的教學方式。教師教起來非常辛苦,學生學起來也非常吃力。第二,教師對學生的主體作用有誤解。主要表現在教師不重視重難點的講解工作,或是對某些知識點解釋不清。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閱讀、溝通等目的性不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少且問答也少,一節課下來,根本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第三,教學時未能根據學科的特點進行,例如把物理實驗、教學思想等放在一邊不處理,讓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降低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課內教學無法促進學生開展有效學習,也無法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審視目前的課堂教學,不難發現,低效甚至無效現象依然存在,傳統、被動、單一的灌輸式授課形式在農村中學教學中仍居主導地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依然受到束縛。面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新型青少年,討論和研究如何提高課堂師生教與學實效性的問題就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消除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如情境、教學方式、學習形式、學習評價等等,將原有教學普遍存在的教學問題,如過度機械化的教學模式,過于刻板的填鴨式教學等不良風氣進行優化,努力實現“以學定教,以教促學”的基本理念,讓教學的實效性得以提升,促進學生掌握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并且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等。
2.帶領學生掌握實效性學習的策略,改變學生偏重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形式,讓學生自覺學習,提升學習的能力。同時,大力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幫助學生的非智力以及智力因素統一發展,讓學生全面發展。
3.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師生教與學實效性研究策略,對現有的課堂教學方式做好優化處理,掌握好學生的規律以及特點,克服違背教學規律的做法,增加課堂教學的預見性和自覺性,減少盲目及隨意性,在提升課堂教學實效以及藝術性方面做好工作。
4.引導教師通過實踐、探究、思考、學習,找到合適農村中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等,讓教師可以全方位發展,大力建設科研型及學習型的教師團隊。
1.備課的實效性。備課應有利于教師有的放矢,巧妙、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備課應有利于學生的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進而達到樂學、善學、思學、想學的境界,進一步落實三維目標。
2.課堂舞臺的實效性。師生教與學的實效性立足于課堂教學,滿足以下要求:(1)面向全體學生;(2)精講多練;(3)師生互動;(4)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合理綜合運用;(5)教學目標的完成;(6)課后反思。
3.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實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主要表現為教師“引導”下學生的學和學生在“學”中遇到障礙時教師必要的“引導”。導為前提,學為歸宿,“導”是為了學生的“學”;“導”的順利自然,學生“學”得必然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知識把握得就更加牢固。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的選擇原則:(1)深入淺出;(2)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富有感染力;(3)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有針對性;(4)教師采取的方法要具有啟發性;(5)教師要善于體會學生的思維狀態,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適可而止,具有適時性。
4.課堂評價的實效性。課堂教學是在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中進行,所以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溝通、提高教學實效性的主要方式。教師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努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帶領他們主動、積極探究各項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提高寄宿制中學物理課堂師生教與學的實效性,從學習、教學兩個層面著手,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分析。
第一,先分析對于教學和學習有影響的因素,以此為基礎,從目標達成的可能性以及知識構建的實效性、雙方互動有效性、學生發展的實效性等幾個方面開展分析,重點在于提升課堂中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提出有關的教學對策,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開展情境創設策略,讓學生運用原有生活經驗和學習的基礎來解決問題,提升創新力。最后是要加強有關合作方面的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二,整理、收集更多的教學實例,解析影響課堂實效性的有關因素,總結并探究合適新課改的課堂實效性以及經驗、做法,指導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推動的工作。通過實施實效性的教學,讓學生可以主動進行合作、探究,并且認真實踐,開展實踐操作,促進實踐能力的提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突出創新精神的培養。讓教師可以有效改變原有教學觀以及方法,養成反思的好習慣,在科研以及教育改革中,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處理好農村寄宿制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形成一種生動活潑、人人參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促進學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探究實效性的教學方法,大力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實現學生主動學習、發展,讓物理課堂教學可以真正回歸到生活學習中,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2.通過教與學實效性研究,優化當前的教學方式并打造高效課堂,融合本校物理教學的資源,提高物理的教學水平。3.開展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方面的實效性研究,總結和找出適合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的認知以及課堂教學的規律,提升教學的效率,讓教師可以向著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形成具有特點的教學。4.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課堂教學的內在規律,提高教學效率,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5.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現代的教學理論、思考作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識發展能力和本身的特點,共同研討農村寄宿制中學物理教學中師生教與學的實效性策略,激發學生參與的想法,調動不同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深入發展打下基礎,讓學生在參加中得到提升、發展,使學習具有價值。6.圍繞“農村寄宿制中學物理課堂師生教與學實效研究”主題展開研究。首先對“師生教與學實效性”的概念給予意義建構和深刻理解;其次深入課堂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的實效性”進行研究,遵循課堂教學的設計、實施、反思這條主線開展。及時記錄研究過程,對參與實效性進行評定。在物理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說明了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在合作、探究和實踐中,學生本就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活動是動態、主動且具有個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