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遠縣第二初級中學 王廣正
課后服務屬于學校教育的延伸,不屬于義務教育時間,是為了解決放學早下班晚“時間差”問題而衍生的一種服務。目前,在我國教育課程管理的具體實施中,網絡課程管理人員并沒有較強的課后服務意識,致使部分服務機構學校、社區、政府公益性單位等發展滯后。同時,學校課后服務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為學生托管、作業輔導、文體活動、社團活動、興趣培養、社會實踐等提供的服務統稱為“課后服務”,容易忽視對學生課后教育的優化管理,這種意識上的參差不齊會導致課后服務欠缺一定的穩定性,造成網絡教育課程管理止步不前。除此之外,大多教師未形成深入滲透的教育服務意識,仍然欠缺自主和創新能力,在參與度較低的情況下不利于課程管理的綜合性發展。
課后服務人員欠缺專業性和指導性會導致整個服務環節無法優化發展,課程管理小組是整個課后服務體系中的核心管理部門,需要不斷完善日常管理的工作任務,這就要求課程管理人員獲取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依據其教育目的方式和功能進行具體發展勢態的把握,使我國網絡課后教育服務能不斷優化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育工作中許多課程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在這種長此以往的發展中難以確保日常課后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利于學生優化發展和成長。
教師和學生在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中的參與度較低,主要表現為服務內容和形式過于單一化、固態化,進而造成服務內容的空洞,欠缺良好的針對教學形態。同時,在課后服務的實施和評價的過程中有發揮良好的作用,使教師和學生的興趣感和參與度較為低下。針對課后服務教育教學管理呈現管理模式偏重行政化的形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會失去一定的靈活度,這不僅難以滿足具體的課程發展目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阻礙教育課程管理的良好發展。
目前,各個學校在針對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內容的評價時,往往會忽視過程性的評價,而過于重視最終的結果。在這種形勢下難以正確把握課程管理運作過程中的具體細節,沒有構建良好的評價機制,使評價模式發生隨意性和欠缺性。只有切實有效地將評價結果反饋到課程管理的運行中,才能幫助相關教育人員提高管理模式。總之,當前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和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其受到傳統課程管理觀念的影響,不利于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課程需要進行服務體系的有效提升。因此,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人員需要確保每個環節都具備連貫性和統一性,促使在課程管理目標設計、實施、評價的過程中都具備良好的銜接性,避免斷層的現象而造成管理漏洞。以上均是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實施中的諸多問題,需要加強重視進行有效的措施改進和優化。
對于現階段網絡媒體十分發達的形式而言,網絡教育已經在逐步深入每一科,可以說,網絡課堂是現代信息化建設的產物,其作用于教育行業能提供更多的動力,讓學生通過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豐富的模式形成直觀的數學感知,進而使學生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識,并且行之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同時,開展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體系能良好踐行素質教育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創造,一方面能掌握儲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習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學習思維和學習素養,在正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下展開多元化的學習。
要想建立科學完善的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模式,首當其沖的便是提高管理意識,只有有效地建立完備的理念,才能確保課程在開發和實施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其主要在于教師和學生網絡教育課程管理的意識喚醒,因此需要重點把握兩者的思想轉變,促使其能不斷優化發展,促使其能通過相關的培訓完善課程目標、過程內容、結果、評價的管理手段,幫助教師發揮更多有益的教育意識和形態。學校作為網絡課程管理的主體,積極打破傳統思想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課程的現象,積極體現學生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網絡教育資源課后服務體系的不斷優化應用,可以說是現代教育下的新思路,這不僅是目前最佳狀態的教學模式,也是現代化發展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