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刊》是由遼寧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本刊以繼承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探索導引現代先進文化,構建和諧人文社會為辦刊宗旨,以創新·求是·爭鳴·前沿為辦刊理念,以關注重大理論問題讓社會關注,以矚目學術前沿創新使學界矚目為辦刊方略。竭誠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不吝賜稿!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重點欄目,優先錄用);2.金融文化;3.文化產業;4.法律文化;5.文化視點;6.辨風正俗;7.文學評論;8.文化哲學;9.文化與教育;10.傳媒文化;11.學林人物;12.文史論苑;13.語言與文化;1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5.研究綜述;16.十九屆四中全會文章;17.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類文章優先錄取
1.投稿郵箱:whxkzz@126.com 或wenhuaxuekan@126.com
2.投稿郵件標題格式為:《文化學刊》+作者姓名+投稿
3.文稿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文責自負(重復率不高于10%),請勿一稿多投。
4.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3 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 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歷,職稱,職務,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5.論文格式一般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單位所在地、郵編、摘要(300 字左右)、關鍵詞(3-5 個)、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稿篇幅(含圖表)4500—9000 字符為宜(1500 字符/版)。
6.來稿文章為word 格式,宋體小四號字書寫,正文內盡量不添加其他格式。
7.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8.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聯絡,請作者提供聯系方式: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等。
9.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稿件刊登后,贈寄樣刊二本。
10.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文中用①②③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排在文尾,在文中用[1][2][3]上角標標注。請準確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注釋是對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參考文獻是所參考、引用的文獻目錄等,文尾參考文獻體例如下:
[1]陶仁驥.密碼學與數學[J].自然,1984,7(7):527.
[2][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3]潘懋元.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的研究[N].光明日報,1978-12-07(03).
[4]孫品一.高校學報編輯工作現代化特征[C].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編輯學論文集(2).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22.
[5]張和生.地質力學系統理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
為適應我國出版領域數字化建設發展需求,本刊已被CNKI 中國知網、“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數據庫、國家期刊庫(NSSD)、ASPT(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等數據庫全文收錄。不另付稿酬,同時本刊享有在各種媒介使用權,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注明。
電話:024-86113692 郵編:110031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泰山路86 號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化學刊》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