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寫道:“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創意寫作,這一概念誕生于美國,目前國內多所大學相繼開設了創意寫作課程。把創意寫作延伸到小學課堂,無疑是一種新的體驗,為小學作文教學提供了創新思路,對傳統寫作教學是一種恰逢其時的延伸與拓展。
《小小“動物園”》是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本單元習作要求寫得很明確:想一想,你的家人和哪些動物比較像?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這個“動物園”里,你感覺怎么樣?給家里的每個人都寫上一段。寫好了讀給同桌聽,看看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回家讀給家人聽,請他們評評寫得像不像。
如此明確的寫作提示,它的好處是,讓所有教師都知道怎么教,讓所有學生都知道怎么寫。它的壞處是,文章的內容、形式都容易“千篇一律”。創意寫作,恰恰是要打破“統一”,讓思維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
師:同學們好!初次見面,請大家觀察一下新老師,看她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生:你的辮子很長。
師:你非常善于觀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外貌最顯著的特點。
生:你全身的衣著都是黃色的,黃色的羊絨大衣,黃色的貝雷帽。
生:從你的表情看出你是一個溫和善良的人。
師:相由心生,看來觀察不只是外表,還能通過外表洞察人的內心。除了以上這些特點,我還有個很大的愛好——寫作。我曾經寫過五年的童話連載。其中有一篇童話的題目叫《星期八》。在這一天,長辮子老師只帶著她的學生做一件事,那就是——玩!
師:(播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開頭出現的許多動物鏡頭)今天,長辮子老師就帶你們去動物島玩個痛快!在玩的時候,你們要仔細觀察。這次觀察的不是人,而是動物。你可以自由地喊出它的名字,說出它的主要特點。
生:長頸鹿,它的脖子很長,可以輕松地吃到樹梢頂端的嫩葉。
生:蜂鳥,它體態輕盈,嘴巴很尖。
生:火烈鳥,它的脖子和腿都是又細又長,走起路來很優雅。
…………
師:動物園里當然不止這些動物,還可能有什么動物?
生:兇猛的獅子,體型龐大的亞洲象,笨拙慵懶的樹懶……
師:長辮子老師喜歡寫童話,童話離不開想象。想象一下,此時我們的教室不再是普通的教室,而是變成了一座動物園,那么長辮子老師會變成什么動物?為什么?
生:會變成一只孔雀,因為老師看上去很愛美。
師:(走到同學中間,和其中一個同學打招呼)嗨,你好啊,我是孔雀老師,你是誰?
生:你好,孔雀老師,我是一只老虎。
師:哦,老虎同學,你的同桌是誰?
生:孔雀老師,我是企鵝,老虎的同桌。
師:我的天啦!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動物島,企鵝和老虎是一對同桌。
好了,我不再和大家一一打招呼了,請所有的動物們和你的同座位打個招呼吧!
(教室里的氣氛非常活躍,“動物們”紛紛在和同桌打招呼)
語境氛圍,是創意寫作開展的前提和關鍵。寫作離不開想象和體驗,這節課由觀察人物入手,過渡到觀察動物,再由觀看動物島過渡到“把教室變成動物園”,教師和學生分別會變成什么動物。在這個看似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興致盎然,不知不覺進入到一個亦真亦幻的童話世界,不知不覺地把人物特點和動物特點進行關聯并展開想象。創意寫作最大的動力源于寫作的語境氛圍和精神支持,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創造這種良性的氣氛。教師要尊重兒童的表達權利,鼓勵他們將自己的觀察、感受與想象表達出來。在適度范圍之內給學生足夠的自由:自由觀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由表達,自由對話,自由交流。輕松快樂的語境場,是創意寫作課堂最大的魅力所在。
師:我們不僅可以把我們教室變成動物園,還可以把我們家變成動物園。想一想,如果你家變成了動物園,你覺得家里的成員分別是什么動物?為什么?
生:我爸爸像一只犀牛很兇猛,我媽媽像綿羊很溫順,我是一只活潑的小貓。
師:綿羊愛上犀牛,你這只小貓在夾縫中,生存不易啊!
生:我是一只好動的兔子。我媽很愛臭美,像一只喜歡開屏的孔雀。我爸爸像一頭老黃牛,在家里干的活兒最多。
生:我爸爸像一只公老虎,我媽媽像一只母老虎,我是一只小牛。
師:兩只老虎生出一只小牛,基因變異了!
生:我覺得我爸爸像一只憨憨的大熊,媽媽像一只綿羊。弟弟像一只猴子,喜歡撩人。我像一只獵狗,很警覺,整天要提防著弟弟。
師:說到猴子,給大家看一本有趣的圖畫書,書名就叫《我家是動物園》。這本書的文字作者是日本的正道薰,繪圖是大島妙子,翻譯是游景蕓。下面,就請大家靜靜地聽:
我家是動物園1.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其實呢……我是只小猴子,最愛吃香蕉,爬樹很拿手,也很會模仿別人。
2.這是我爸爸,龍太先生。其實呢……他是只大獅子。最愛吃肉,不愛吃蔬菜。早上他脾氣不太好,頭發亂蓬蓬的,叫起來像獅子吼。
3.這是我媽媽,明美女士。其實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東西,都馬上收去洗。有一次,媽媽差點連我也一起洗了。
4.這是我爺爺,一郎先生。其實呢……他是只長頸鹿,個子高高的,散步的時候,我騎在爺爺肩膀上,看街上的風景在不停地變幻。
5.這是我奶奶,早紀子女士。其實呢……她是只狐貍,很善于變化。出門的時候,她在鏡子前一變——哇!變得連我都認不出來了。可是她回家時帶回的禮物,肯定是油炸豆腐和飯卷。
6.這是我妹妹,茜茜。其實呢……她是只小白兔,總是豎起耳朵聽別人說話。她很天真,很可愛,但吵架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
7.我的家是熱鬧的動物園。有空請來玩,不收你的門票喔!
師:請同學們看看1~6 段,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這幾段的構段方式完全一樣,都是先總寫家里的成員是一種什么動物,再通過具體細節來寫他和這種動物有哪些相似之處。
師:你最喜歡書中的誰?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書中的媽媽。她像一只浣熊,胖胖的,圓圓的,很可愛。她還喜歡洗東西,有一次差點把我也一起洗了。
生:我最喜歡書中的爺爺。他像一只長頸鹿,個子高,脖子長,我可以騎在他的肩膀上看街上的風景。
師:就這樣一個個說下來,再配上圖,就變成了一本有趣的書。原來寫書這么簡單啊!
模仿訓練,是創意寫作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創意寫作都是從模仿起步,又在不斷的模仿中不斷超越與創新。創新思維訓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就是對一種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的模仿。作品的內容、結構、技法、風格、辭采,甚至寫作思維等,都是可以模仿的。沒有誰天生就會寫作,小學生的寫作經驗還不豐富,帶著他們閱讀一些好的范本,從中汲取一些寫作經驗和方法,可以促進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發展。若“勞于寫作,逸于讀書”,就會捉襟見肘。這節課中選用的圖畫書《我家是動物園》貼合統編教材四上第二單元的寫作主題,文章的表達內容和形式也與本單元的習作要求相符合。1~6 自然段雷同的段式結構,把家庭成員和某一種動物一一對應,再把每個人物的特點娓娓道來,輕松幽默的語言表達,讓讀者忍俊不禁。這樣的范本閱讀,便于學生積累詞匯,形成語感,悟出寫作要領。
師:剛剛,我們每個同學都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個“動物園”。可是,如果每家都是“動物園”,40 個同學家,就是40 個“動物園”,這就缺少創意了。有沒有想過,我家除了像“動物園”,還可能像什么?
生:我家像一個“植物園”。我爸爸是一株仙人掌,他愛用胡子扎人。媽媽是一株含羞草,她比較文靜內向。我呢,就是一株小草。(板書:植物園)
師:好了,“植物園”已經有了,還有什么其它的園子?
生:我家是“游樂園”。我媽媽就像一個過山車,因為她的情緒很不穩定,上上下下,弄得我和爸爸忐忐忑忑。我爸爸像一個旋轉木馬,因為他總是慢悠悠的。我呢,就像一個碰碰車,每天都會和爸爸媽媽撞一撞。
師:這真是一個快樂的“游樂園”。請把“游樂園”這三個字寫在黑板上。后面的同學,說完后主動到黑板上板書。
生:我家是“果園”。我是香蕉,個子修長。我爸爸是蘋果,又胖又圓,皮膚白里透紅。我媽媽是西瓜,外表冷綠,內心火紅甜蜜。我弟弟個子不高,上身瘦下身胖,像個“鴨梨”。(板書:果園)
生:我家是“百花園”。媽媽是朵帶刺的玫瑰,雖然很美,但不小心她就會被她扎到。爸爸是棵黃桷樹,一個人撐起整個家。姐姐是朵山茶花,性格開朗大方。哥哥是棵含羞草,一見女孩臉就紅。(板書:百花園:)
生:我家是“海洋館”。我是美人魚,被海洋寵愛。爸爸是螃蟹,勤勞勇敢,身體很胖,走路好像橫著走。媽媽是海星,默默守護著我,美好又可愛。弟弟是海草,隨我飄搖。(板書:海洋館)
生:我家是一個“鞋店”。我的媽媽愛漂亮,有時候也發威,她是一雙尖尖的高跟鞋。我的爸爸愛打籃球,他是一雙高幫運動鞋。我的外婆愛勞動,她是一雙老北京布鞋。我喜歡跳舞,是一雙紅色的小皮鞋。不過,這些“鞋”都不賣哦!(板書:鞋店)
生:我家像一個“菜館”。我媽媽像一盤酸辣土豆絲,酸酸辣辣的,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的。我的爸爸像一盤臭豆腐,不是腳臭,是脾氣臭。我呢,就是一盤紅燒肉,沒辦法,長得胖呀!(板書:菜館)
頭腦風暴,是由美國創造學家亞里克斯·奧斯本于1939 年首次提出,1953 年正式發表的一種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又稱智力激勵法。就是一個群體,在一種既緊張又活潑的心理氛圍作用下,借助高強度的思考,通過靈感激發與碰撞,各種奇思妙想紛紛涌現。頭腦風暴適用于今天的這節創意寫作教學,尤其是在打開學生寫作思路的時候,教師創設話題情境,用“我家除了像‘動物園’,還可能像什么”這樣的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毫無拘束地就這一個主題進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頭腦風暴產生的靈感往往稍縱即逝,要隨時記錄自己的靈感、伙伴的靈感,也可運用思維導圖,理清思路。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四個原則,即:數量至上,延遲評價,想象無錯,最狂妄的想象最受歡迎。從現場的教學可以看出,兒童的思維大門一旦開啟,就會有更多持續的創意誕生。
師:同學們的想象超出我的意料,接下來,長辮子老師要提高“玩”的等級,教大家用10 分鐘時間做一本立體“六頁書”,介紹各自的家庭成員。請大家拿出抽屜里的A4 紙,一邊看著屏幕上顯示的制作步驟,一邊跟著長辮子老師的示范做“六頁書”。請所有聽課教師也跟著一起做。(全體學生和聽課教師一起跟著長辮子老師學做“六頁書”,自主設計封面、封底,設計書名、作者,標注定價。10 分鐘后,陸續展示學生“作品”)
師: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先欣賞一下兩位同學的即興創作。請大家仔細觀賞、比較,說出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學生作品1:《我的“糖果”一家》
我家就像一間糖果店。我就像火烈鳥榛子糖,又香又甜。我的爸爸像水果糖,有點硬,但也甜蜜蜜的。我的媽媽像彩虹糖,每天都美美地出門。我妹妹像棉花糖一樣,喜歡哭,軟弱極了。我爺爺像棒棒糖一樣,因為他喜歡用木板打我。我奶奶像苦瓜糖,她動不動就哭。
學生作品2:《我的“車庫”》
滴滴——來了一輛警車,管來管去,一大早就叫。這,就是我媽。媽媽又在管誰呢?哦,原來是我,我又出車禍了。管完了我,再看那忙碌的“BRT”,跑來跑去,有時還通宵,忙碌的老爸快回家!嗡——嗡——哇!是富翁爺爺來了。他是一輛豪華轎車,雖然不會開,但是可以找代駕。誰說車一定要人開呢?這是我表哥——一輛過山車,很刺激。“飯好不好吃?飽了沒有?還吃不吃了?”她老問。說實話,她就是我大姨——餐車女士。
生:我非常喜歡第2 位同學的作品。他把家庭成員和不同類型的車對應起來,寫出了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尤其是這本書的封面和封底,連起來讀就是——發展經濟!陳博實同學簡直太有才了!
師:我也被陳博實同學驚訝到了!他把媽媽想象成一輛一大早就在叫喚的警車,而他就是一輛時時被警告的愛闖禍的車。只是全家其他成員的車都有車名,而他的車缺少名稱介紹,若補上就完美了。
師:短短的10 分鐘時間,你們的創意超出了我的想象,你們的評價也準確到位。馬上就要下課了,如果讓你們自己布置回家的作業,你們想布置什么作業?
生:把我人生的第一本書給我爸爸媽媽看。
師:對,你們今天回家,可以驕傲地說,你們就是大作家,因為你們可以在10 分鐘內做出一本書。好,就帶著這樣自豪的感覺下課!
主動求異,是創造性寫作思維的基本特點。“異”即獨特、新穎之意;“主動”是指寫作主體不需要外力推動、自覺進取的心理狀態。學生的這種“主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師長期指導訓練,最終變“師控”為學生“自控”。在今天的這節創意寫作課上,學生們從“我家是動物園”這個既定的主題和寫作思維中走出來,迸發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創意思維互相啟發和觸動,學生們的思維觸角就像《杰克和豆莖》中的那根通天豆莖,把同學們帶到世界的另一端。于是《我的“糖果”一家》《我的“車庫”》《我家是“森林”》《“云朵”的一家》《超級“圖書館”》等“六頁書”勁爆出爐,讓人眼界大開。創意寫作,就是基于教材的寫作目標,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寫作目標,它對教材的寫作目標進行創造性地延伸和拓展。10 分鐘后,一本本創意無限的立體書呈現在你的面前,你會不會驚嘆:原來,創意寫作并不神秘,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