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 條
江蘇省“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日前在鎮江召開,會議強調:“萬企聯萬村”,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產業融合和城鄉融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有力抓手。要對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有發展、三年見成效”的目標要求,持續精準發力,邁出全面實施、縱深推進的鏗鏘步伐。要用好信息服務平臺,深挖村企合作潛力,更大力度推進南北結對,在深化精準結對上求突破。要對已簽約項目逐個跟蹤,精心選擇接地氣、有特色、前景好的項目,加強縣級統籌,在推動項目落地上求突破。要統籌做好“集成、激活、暢通”文章,強化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撐,在破除瓶頸制約上求突破。要發揚“店小二”精神,沉入一線抓服務,聚焦重點抓服務,跟蹤問效抓服務,在打造最佳環境上求突破。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激揚“走在前、作標桿”的銳氣,扭住責任落實,聚焦本領提升,突出真抓實干,切實凝聚合力,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營造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要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奮力譜寫新時代村企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的精彩篇章。
要 聞
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秋冬季農業生產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從秋冬種開始,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支持農業生產,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努力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把穩定和擴大播種面積作為秋冬種工作的首要任務,各地要發揮地域資源優勢,確保種植面積基本穩定。例如,長江流域光溫資源優勢,可發展油用、菜用、花用、肥用、飼用等多種功能油菜;南方地區要鼓勵利用冬閑田,擴大冬種馬鈴薯、蔬菜和綠肥等作物種植;北方地區要因地制宜發展設施農業,擴大農副產品供給等。各地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安嘶@子”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抓好“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產區蔬菜生產,促進蔬菜總量和結構平衡;通過農產品交易會、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多種形式,促進產銷銜接,防止“菜籃子”產品出現“賣難”和脫銷斷檔。
全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持續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做好災毀設施修復工作,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高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夯實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基礎。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財政資金保障,充分調動社會資金投入和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抓住冬春有利時機,保質保量完成好各項建設任務,完善管護機制,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抓緊修復災毀設施,加快健全農業灌溉設施體系、補齊防汛抗洪設施短板。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抓緊編制新一輪全國建設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嚴格保護利用,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要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升級改造供水設施,增強供水穩定性,推廣節水技術和措施,提高用水效率等。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指出,在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抓緊謀劃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鞏固好脫貧成果,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保障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按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統籌推進鄉村規劃工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支持產業發展、就業創業、村莊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等政策,扎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能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五部門將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農村食品假冒偽劣違法犯罪。此次專項執法行動的目標是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食品,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執法行動將聚焦案件查辦,嚴厲打擊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經營未經檢驗檢疫的肉類、“三無”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等違法行為。執法行動重點關注農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以及食品批發商、小餐館、校園周邊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自2020年11月6 日至2021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此次行動將以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及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為重點,對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及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情況進行集中檢查。地方各級要加強統籌協調,抽調執法人員,開展聯合執法,對轄區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集中排查,督促在建工程建設項目落實有關保障工資支付制度,依法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對重大典型欠薪案件掛牌督辦,堅決做到欠薪問題不解決不銷賬。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做到“兩清零”。
數 據
從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推進會上獲悉,我國力爭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從2.3:1 提高到2.8: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從67.5%提高到80%。
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育種育苗、防疫處置、起捕采收、尾水處理等薄弱環節機械化取得長足進步。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國2838 個縣(市、區)、3.4 萬個鄉鎮、55 萬多個行政村已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將15 億畝承包地確權給2 億農戶,并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全國農村承包地頒證率已超過96%。
農業農村部表示,全國已有28 個省(區、市)開展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超過11 萬家,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示范創建體系。
農業農村部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年會上表示,我國糧食豐收已成定局,產量有望創歷史新高?!笆濉币詠砦覈Z食連年實現豐收,產量一直穩定在1.3 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穩定在470 公斤左右,高于人均400 公斤的國際安全標準線。
隨著貴州省宣布剩余的9 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我國832 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九華村等22 家專業村鎮獲批。至此,江蘇省已有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共166 家,數量居全國第四。農業農村部還從前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遴選公布了“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和“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名單。江蘇省共有28 家“億元村”(總數136 家)和18 家“十億元鎮”(總數91 家)入圍名單,入圍數量均居全國各省之最。
江蘇省公示新一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擬將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后圩村胡山貢組等138 個村落列入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此次公示的傳統村落如果全部入選,江蘇省級傳統村落總數將達310 個。
動態
江蘇省徐州市出臺《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方案》,持續促進徐州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徐州鄉村振興走在前列。明確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符合徐州實際、全社會合力推進、基層群眾滿意的法治鄉村建設格局,基本實現涉農法律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更加完善,農村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干部群眾遵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化水平明顯提高的“兩完善三提高”任務目標。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鄉村,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鄉村法治可信賴、權利有保障、義務必履行、道德需遵守,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社會和諧穩定開創新局面,法治鄉村建設水平居于全省領先行業。
江蘇省宿遷市加快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實施鄉村振興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產業富民增收的新載體。根據發展目標,到2022年,宿遷市將全面建成優質稻米、標準化果蔬、園藝型花木、農牧循環型生豬、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態河蟹六大百億級產業體系,形成一批鏈條完備的特色主導產業、內涵提升的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功能健全的休閑農旅業、底蘊豐富的鄉土新產業、多元發展的鄉村服務業,農業綜合產值超1000 億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值占縣域生產總值比重大幅提升。
江蘇省常州市召開美麗鄉村建設推進大會,要求在美麗鄉村示范工作穩步推進的基礎上,對標先進地區,堅持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全面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最終形成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全域美麗鄉村骨干體系,確保到2022年全市規劃發展村莊均建設成為美麗宜居鄉村。重點把握好五方面內容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帶動,推動“一處美”向“全域美”轉變。二是堅持產業支撐、強村富民,推動“環境美”向“發展美”轉變。持續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實施現代農業“310”提升行動,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鄉村產業深度融合。三是堅持文化鑄魂、彰顯特色,推動“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四是堅持建管并重、常態長效,推動“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五是堅持改革創新、健全機制,推動“形態美”向“制度美”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