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棒
這幾年,在公交車上,有一個普遍現象:坐車的學生很少有讓座的,給老人、殘疾人和抱孩子的婦女讓座的幾乎沒有。我認為,這些學生并不是自己累了不讓座,而是在他們心中,根本沒有讓座這個意識,而這個意識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品德。2019 年7 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首先指出了“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個問題。
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急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思想,摸清他們的思想脈搏,再根據學生的特點,去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而新時代的學生,不比以往,他們不能夠在僅僅滿足于按部就班、言聽計從的盲從,他們會有很多個新奇的想法、會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更具備了凡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探索精神,事事要詢問個為什么。再有他們的思想是跳躍性的,情緒是隨時波動的,思想極易受到情緒影響。所以,我們在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時,一定要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把正面講授和積極疏導結合起來。
在開放性的環境中,要善于引導學生面對現實,引導他們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去考慮問題,使學生在比較中學會鑒別,在鑒別中學會識別真偽,從而使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經常反省自己。魯迅先生說過:“比較是醫治受騙的好方子。”運用相互對立的觀點和材料,反復比較,對照分析,可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與學生交流時,他們的感受及表現,以及對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比較和歸納,使學生確實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在不同的具體事物之間,在不同行為、不同觀念之間,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看待問題。
班主任既要當好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慈祥父母,又要成為學生思想上的良師益友。學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情況不同,就是同一個班,學生的思想覺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思維方式也不同。平時,身為教師的我們除了做好日常學生方方面面的管理外,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放在如何讓每一位學生擁有發現美和擁有心靈美的素質。那么,首先我們就要從了解學生的近況入手,比如學生的愛好、性情、脾氣和他們的家庭教育環境等等,只有在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進而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從而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起點上去認真學習,爭取出彩。
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不僅要對癥下藥,還要有知識性和情感性。在以往,人們把思想品德教育活動一直視為沒有實際內容的空洞說教,這是一種偏見。在我看來,思想品德教育應該是一種有知識味道的活動,既讓學生學到知識,也能讓他們懂得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實踐證明,對學生進行一次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不僅要在語言上具有豐富有趣味的話語、幽默動感的詞語還要具備活潑與時俱進的肢體語言,在每次收到良好的效果后,當然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強他們與思想認識相應的情感體驗。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最后要通過啟發、疏導、調節等方式來解決人的思想問題,而人又是富有感情的,所以,善于調節心理和感性啟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我們教育的內容要被學生真正接受,轉化為他們的內心信念和實際行動,需要經過他們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吸收消化,這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必須采用有效的途徑和方式,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去幫助和引導他們實現這種轉化。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呢?首先,班主任要放下架子,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用平等寬容的方法去教學生,用友好真誠的言語去激勵他們,更要用愛心潛移默化地去感動他們。再就是要注意啟發學生接受教育的自覺性。絕大多數學生是渴望成才的,我們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將他們的這一愿望和現實及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教育學生祖國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德、智、體、美、勞方面應該是全面發展的,如果位于五育之首的德育不合格,即使其他方面過了關,那么祖國也不會選拔你,更不會給你人生出彩的機會。若學生在主觀上沒有這種自覺的意識,那么,即使身在思想教育過程之中,心也會在這個過程之外,是不會有多大收獲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好的榜樣,往往對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會產生深刻的影響。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能激發學生的愿望,感召學生的行為,使學生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去效仿,去和英雄人物的崇尚品行靠近。在以前“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年代,我們大做好人好事,坐車給老人讓位,過路攙扶老人走過去,上斜坡路時,碰上推車的上去幫人家拉車。那時,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熱潮,在社會上已是蔚然成風,助人為樂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腦海里,在思想上已經扎下了根,支配了我們的行動。在班會上,經常表揚品學兼優的學生,宣傳他們愛護班級,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事情,相信對班內學生的思想品德一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班內一定會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
身教重于言教,我們要做學生的表率,用人格的力量去影響他們,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心靈,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去直接感染學生。在具體的工作中,不要以命令的口氣,而應以征求意見的方式提出來,讓同學們各抒己見,發表看法,最后統一觀點,再分工具體實施。教師的平易近人,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既能發表意見,又能參與班級管理,可以為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打下基礎。在學校運動會上,當本班學生參加項目比賽時,“加油”的口號聲是一波高過一波,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看出學生擁有“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集體榮譽感。在拔河比賽、合唱比賽、廣播體操等比賽中,學生的這種集體榮譽感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升國旗活動中,班主任要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大起來走過的歷程,激勵他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中國夢去努力學習,為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去努力奮斗。在清明節掃墓時,向學生講述革命烈士,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事跡,教育學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大好時光,勤奮學習,為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去努力拼搏。在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多思多問,和老師談話,與同學思想交流等,社會實踐活動、夏令營活動、防震、防火演練活動、聽法制報告和班級文化建設等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的品德在活動中得到陶冶和升華。
在整個教育中,教育者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是教育的客體。但是,如果我們加以妥善的組織和積極引導,把學生的自我教育開展起來,那么學生就會由教育的客體轉化為教育的主體,積極參加到教育過程中去。開展自我教育,不僅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簡單易行的形式,而且也是生動活潑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方法。這樣,就把思想品德教育過程,變成了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這種自我教育的形式,為學生喜聞樂見,會吸引更多的人去參加。同時,又因為學生之間有更多的相同語言,自己講述的道理也更容易為他們所接受。
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思想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學生思想道德的好壞,不僅影響到他們一生的做人之本,處事之道,更重要的是影響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興衰。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必定要采用更高效的方法,為培養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在人文素養、道德思想、專業知識等等方面整體發展為之奮進。去自覺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去自覺地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一個思想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