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北作家群的九一八國難書寫(下)

2020-01-02 12:38:58李春林
文化學刊 2020年2期

李春林

七、批判日本人大搞文化侵略的罪行

蕭紅《生死場》反映了日本人搞反動政治宣傳,實行文化侵略的罪行。他們撒傳單,宣傳日“滿”親善,王道樂土,恢復“大清國”,“真龍天子”。大肆鼓吹中國傳統文化,要人們做“忠臣”“孝子”“節婦”,竭力毒化農民,借以穩固自己的殖民統治。她的《紅的果園》(1936年9月寫于東京)中的學生作文卷子都被用鉛字印上了“皇帝登極,萬民安樂……”字樣。

李輝英作品也批判了日本法西斯的文化侵略、文化統治。

短篇小說《最后一課》中日本人不僅下令學校下午封閉,并且廢除國文,添加日文,許多功課都被改變。短篇小說《焚書》主要是表現日本人對東北地區的文化摧殘和思想高壓。他們查封書店,抄走書籍,并且將此事擴展到學校中來。“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事情來得太突然,正如這里的當局改了頭面掛上五色旗一樣,全是出人意外叫人不能置信的怪事。”[41]滿洲國成立后,師生們都知道這對中國非常不利,但由于日偽統治的更加嚴酷,師生之間仿佛豎立起一面墻壁,“誰也不肯輕易說上一二句話,因為若是有半個字說錯的話,生命的自由與安全就不保證”[42]。大家全都感覺被打進了黑暗的地獄,失去了對前途的信心。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某校訓導主任為執行當局的禁書令,居然下令將學生的全部藏書焚毀。這使得學生們感覺分外心痛。主人公“我”和張作云平常買書最多,訓導主任對他倆也就逼迫燒書最緊,因而他們的不平和痛苦也就越烈。他們抒發著自己的憤怒。

××人,××[按:“××”系“日本”。當時國民黨政府不愿與日本正式開戰,在其書報檢查政策威逼下,出版部門往往如是為之]人正是我們的敵人!他們造出來這個特殊地帶和特殊行政,他們常常虐殺知識分子!他們握有最高的權勢。是的,說說他們這般人,誰也惹不起,不是最高長官也要看他們的眼色行事嗎?

張作云哭了,眼淚簌簌地落到書本上,他停下手,悲痛地說:

“天知道,我們的命運將一天比一天惡劣。自由沒有了,只有無窮無盡的暴力的迫害!”

眼看這般情景,我止不住也流出眼淚來,我還沒有到做父親的年齡,但我已經把這些書看成一群病重垂死的孩子了,一個父親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心情,這不是外人所可道及的。我不忍燒書,正如不肯殺害自己的孩子。我直覺地以為這是一件慘事。

張作云擦了擦眼淚,……憤慨說著:

“這世界,簡直是人吃人的世界。要自己振作呀,否則永無翻身自由的日子!”[43]

他們猛烈地攻擊了日本殖民者和滿洲國偽政權,表達了他們對自由的熱烈向往,對書籍的刻骨銘心般地熱愛。而將這個不自由的、實行文化和精神專制的社會比作“人吃人的世界”,顯然是受到了魯迅的影響。作品最后寫道:“我們因為這種迫害,就自自然然地下了一個最大的決心。我們想到那希望的前途,禁不住樂得從苦痛中笑了出來。”[44]他們在被迫壓到極點之后,就必然走向反抗,從而昭示出對人們的思想精神統治最終潰敗的歷史必然性。

八、揭露日偽監獄中的暴虐

羅峰的長篇小說《滿洲的囚徒》(僅完成上部)以第一人稱視角(羅峰本人也確曾在日偽監獄被拘押),敘寫了一位革命者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哈爾濱獄中所受的種種苦難,表現了日本法西斯的兇殘和革命者的堅定。

作品是對監禁中的囚徒所遭受的人間少有的痛苦和磨難的真實反映。主人公申博被捕后,第一個關押地是哈爾濱日本領事館(領事館居然附設監獄,僅此即可見日本侵略者的兇殘暴虐)。

他被安排在囚室中緊靠馬桶的角落,“鼻子就像浸進六月間的屎坑中”[45],以此故意對他進行折磨。獄中規矩異常森嚴,吃飯要跪著吃。菜湯惡腥,囚衣惡臭,臭蟲成群。囚徒們從糞缸附近的垃圾中翻找煙頭,經過復雜的工序后大家合抽,甚至為誰多抽一口而大打出手。睡覺打呼也要治罪。倒糞桶時若是有一滴弄到地上,就要用手揩凈,罰禁一頓早飯,甚至挨一頓板子。當然,比起毒辣的酷刑來,這些還不算什么。作品詳細描寫了各種刑具和所觀看的對他人(戰友竇世剛)的行刑過程以及對自己行刑的親身感受,真個是痛苦非常。什么火刑、灌水、擠壓、懸吊……無所不用其極,使得受刑人血肉彌漫,遍體鱗傷。并且進行人格侮辱:說受刑者的血肉是“豬的血肉”。申博受刑后,兩天兩夜不吃不喝,為了不打攪別人,只好不發出呻吟。昏厥過去也不給診治。他向獄卒要藥,獄卒居然說:“這不是致命的病,勸你不必治它吧,假使治好了,你一定感到寂寞的……”[46]申博認為,這等于說,在法西斯的牢獄里,病就是消遣。事實上他受到的是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威脅的雙重痛苦,日本人經常威脅他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就要處死他,并且卑鄙地“設宴”招待他,假托妻子葛笠的交代來誘供和詐降。被識破后,他們惱羞成怒,對他施以“大掛”(四肢綁在一起,再從捆綁處插入吊鉤,將人升空蕩秋千)之刑。為了獲取口供,日本人竟然用毒刑打掉一位女革命者的五個月的胎兒。日本人的虛偽、奸詐、兇殘、丑惡可謂罄竹難書。

后來,申博被送到留置場關押,一切情況依舊。一天三頓面包,一顆鹽粒也不給。囚徒們難以下咽,將面包用來堵臭蟲爬行的縫隙。沒有被褥,申博只好用自己的衣服權充。運輸囚徒時將22個人用鐵鏈聯鎖一起。更為折磨、摧殘人的是日本人居然強迫囚徒自己擼取自己的精液,每天都要進行,有人第五天就倒下了。此種刑罰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可謂日本人的一大發明。獄中暴動失敗之后,申博26個小時只喝了兩口水,而且沒有器皿,只能將頭浸到水桶里,猶如飲馬。疥毒攻心,隨時有致命危險。無人照看,只好自己將自己褲子的布兜撕下來檫拭膿血。

日本人還不斷地對申博玩弄死的戲弄:說馬上要槍斃他和其他囚徒,結果最后并未實行。試圖以此摧殘他的革命意志。他和獄友們在嚴冬之際轉移到一個只有空空四壁和水泥地面的地方,他們只能以自己的衣服作為座墊。人們凍壞了手或耳朵。獄卒們故意折磨囚犯以求快慰。

種種折磨是要通過人——看守——進行的。且看一個日本看守面目可憎:“濃黑的眉毛下面,是一對陰險、狠毒的眼睛,現在除了以上兩種特征而外,還表現著一種卑鄙的樣子,這態度表現得特別入神的露骨,他整個地代表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全貌——丑惡的全貌,真的,如今他把人類的幌子——偽善的文明全踢開了,光剩下污濁的血口和貪婪的獠牙!”[47]犯人看見他必須低頭。顯而易見,主人公是將他作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象征來描寫的。

羅峰短篇小說《獄》(發表于1936年8月10日《光明》第1卷第5號)寫的也是偽滿牢獄中的生活,可視為《滿洲的囚徒》的補充。發生了一起越獄未遂事件,于是囚徒們的處境更為悲慘。許多獄友被處決。“不知道有千百個,曾經親眼目睹的囚犯,隨隨便便從這里拉出去,有過什么樣的手續嗎!自然,他們不需要‘供’,也不需要‘押’,他們需要的正是一個‘命’!”[48]敘述者“我”發出這樣的慨嘆,這“獄”的職能與使命,就是要人的“命!”“魔手到處貪婪地伸張著,攫取來的全是一些蓬勃的花草,但當他再松開手時,那蓬勃的就必然枯萎了!”[49]用詩性語言強化“獄”的本質:摧殘生命。許多人無辜而死,一個寡婦的兒子硬是被誣為強盜殺掉。囚徒的生活處境極為惡劣:囚室陰暗濕冷,沒有床,只能睡在水泥地上。飯不管飽,涼水也不給,飯食裝在類似小棺材的木匣中(讓囚徒時刻感受死亡,應說這也是一種精神折磨),氣味酸臭難聞,白俄犯人都要緊捏鼻子。入獄7個月,才能洗一次澡,且只有5分鐘的時間。監獄最大的罪惡還是剝奪人們的自由,所以囚徒們更渴望的還是自由。“一個人要是‘為活著而活著’,不用說,監獄便成了一座最合理的,最佳妙的,寄托人生的場所,……”[50]這與魯迅相關論說很接近:“中國人雖然想了各種茍活的理想鄉,可惜終于沒有實現。但我卻替他們發見了。你們大概知道的罷,就是北京的第一監獄。……但闕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51]羅峰所言,宛如對魯迅的呼應。

舒群的一些作品也鞭撻了日偽監獄的暴虐。《已死的與未死的》(收入《沒有祖國的孩子》,上海生活書店1936年9月版)(《1931——1945年東北抗日文學大系》第一卷《短篇小說》)主要是撻伐日偽監獄的慘無人道。本是對李金實行“陪綁”,以摧殘他的意志,但李金妻子誤以為真,竟然為丈夫殉死。結果已死的變成了根本不應死的,未死的卻是被假判執行死刑的。其實,兩者都不應死。獄中的條件完全是非人的:

十八號的牢穴,低小而且擁擠,長只能伸開身子,頭頂觸著墻壁,腳踏著墻壁與門扇,寬與長也幾乎是相等的,常常要留宿十多人,背倚著背,或是枕著墻壁,或是使膊肘撐在膝蓋上,枕著手掌,我們已經習慣了一種新的睡眠。然而李金在睡眠上,便感到一種極大的磨難,兩手與兩腳,沒有分開過一次[按:綁在一起]……[52]

就是說人們幾乎被壓擠成沙丁魚罐頭,根本不能躺下睡覺。種種酷刑更是把李金折磨成“裹著一層松懈皮肉的骷髏”[53],“已經不是人形的一堆垃圾物。”[54]

作品男女主人公姓名分別為申勃和劉笠,與羅峰和白朗的筆名“彭勃”和“劉莉”暗合。故事有著濃烈的思鄉情結,在“九·一八”之夜的松花江畔,男女主人公一起思念著故鄉的萬泉河,或許是一種心靈感應,就在他們強烈思鄉之際,故鄉沈陽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魔掌!從此申勃投入了反日救亡的秘密工作。他終于被捕鋃鐺入獄。而此時的“我”(妻子劉笠)恰正陷于一連四個嬰兒夭折所帶來的苦痛之中,丈夫的入獄給她帶來的打擊有如雪上加霜,更顯沉重。丈夫正在報刊上連載的小說《離散之群》成為了不幸的先兆和隱喻。家中被抄,一塌糊涂。對丈夫的憂心和掛念,使得“我”決意去給丈夫送衣服,結果卻是備受刁難和凌辱。“我”試圖打通關節,同樣困難重重。噩夢連連,同事譏諷,加重了“我”的精神苦難。她去獄中探望丈夫時監獄里傳出的一句“把這里的慘痛宣布到世界去吧!”使她得到了鼓舞。這篇《獄外記》如其題名,主要不是寫監獄內的入獄人的苦難,而是寫監獄外的入獄人的親屬的精神苦難,她是如何在苦難中生活,同苦難博弈,進而戰勝苦難的。作品有這樣的心理描寫:“和勃別離時,月兒正像一把明亮的鐮刀。夜夜,我望著她那逐漸發胖的臉已經是皮球一樣的滾圓了。而我卻正和她相反:逐漸消瘦了。我那紅潤的、豐滿的臉,已在開始蒼黃、凹陷。到月缺時,我的臉是否能再恢復原形原色呢?”此處既有苦難對她的精神折磨的外在(容貌)反映,也有著經過苦難磨礪后的內在些許平和,更是以微茫的希望溫馨自己痛苦的心。她雖然覺得丈夫的寧死不屈可能會給自己和全家人帶來厄運,甚至為此驚恐,但她馬上反駁著自己:“然而,勃做錯了嗎?難道他的行為還有什么可指責的嗎?”她對獄內的丈夫的肯定,亦就是對獄外的自己的肯定。獄外人在獄外的其實并不亞于獄內的苦難中得到了成長和成熟,恰如劉笠本人所言:“它會促使我越發地堅強。”作家以此種獨特的方式彰顯了苦難對于人生的獨特意義。

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記》中臚列了日本人的一系列酷刑:“‘上大褂’,馬鞭子蘸涼水往脊背上抽,從鼻孔灌洋油,‘坐火車’,‘擦肋條’,‘挑腳筋’……這一切‘文明’與‘正義’,以及不久以前朝鮮人被穿起鼻子牽著走的慘象,還鮮明得不能忘卻,……”[55]日本軍國主義將日本軍警完全異化為惡獸。

九、抒寫日本法西斯統治給人們帶來的靈魂桎梏

日本法西斯給東北人民不獨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且帶來了無量的精神痛苦和靈魂桎梏。這在上述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有些作品更側重于表現靈魂的桎梏。在這方面舒群的作品比較突出。

《手銬》(收入《海的彼岸》,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9月版)主人公“我”以“叛國”罪被捕,后逃出,脫去了自己的手銬。他渴望自由,要以生命保衛自己的自由,手銬則是他的最大敵人,所以他重獲自由后第一件事就是脫去手銬扔掉。然而在重壓之下,母親都不肯收留他,他不得不離家出走逃亡。擔心重新被捕的恐懼甚至使得他出現幻覺。不料偵探找到了他扔掉的手銬,追捕他;他陷在一個公園里。公園里的住房恰有他的一個友人在此居住,他到友人家中避難,卻遭到友人妻子的極力抵拒,友人竟然為此用短刀傷了妻子。此時偵探來到友人家中,友人將他藏于衣柜中。當友人被偵探暴打時,“我”一腳踢開衣柜,一拳打倒偵探,從他的手中奪回那副手銬:“還給我吧,這是我的手銬!”[56]手銬本是肉體的桎梏,使得肉身失去了自由。但他丟掉手銬,獲得了肉身的自由后,卻發現了心靈的痛苦,心靈的不自由,心靈的桎梏:他給母親帶來了是否收留他的焦慮和將他不得不趕走的心靈啃嚙;使得自己的友人夫婦反目,幾近決裂,友人陷入了要朋友還是要妻子的抉擇痛苦。總之,他自己獲得了肉身的自由,卻使得親友陷入痛苦——也就是不自由,那么他自己還有心靈的自由嗎?于是他毅然決然破柜而出,重帶手銬,以失去肉身自由的代價,換回心靈的自由——不再為因自己之故而使得他人痛苦不堪而自責,而內疚。此篇作家只是客觀地描寫和述說,讓讀者從中體味到肉身自由與心靈自由的辯證關系。當然這其中種種人際關系的復雜化和感情沖突與糾結所帶來的精神痛苦,無不是侵略者的暴力壓迫和統治所造成的國難的一種表現。

《謊》中的一位老嫗在東北淪亡之后,原有的小康生活不復存在,兩個本是鐵路高級路員的兒子均被日本憲兵逮捕,生死不明,兩個兒媳,一個投江,一個走失(也有說另嫁),身邊只剩下一個負不起生活重載的女兒。老嫗精神失常,幸福的家庭被日本人徹底毀掉。女兒只能用種種謊言來安慰她,給她以希望,如本是從北平往南繼續逃亡,女兒卻跟她撒謊,說是回東北老家。車到濟南,女兒說到了沈陽。母親說不像。“這謊快成功了,同時也快失敗了。失敗以后,母親以后……”[57]作品沒有明示,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尾,留待讀者猜想。這對母女試圖用“自欺(母親)欺人(女兒)”的手法擺脫精神痛苦和靈魂桎梏,以獲得暫時的慰安與希望,但終究還是虛妄。

十、在更廣闊的時空書寫國難

李輝英短篇小說《古城里的平常事件》(刊于于1936年9月1日《文學》第7卷第3期。收入李輝英作品選:《松花江上》)將東北人民因九一八事件所遭受的苦難隨著主人公居住地的變化延伸到了關內。方老太太一家原住關外,九一八后受到日本人支持的高麗人的欺辱,賤賣房產地產,來到古城(作品沒有說明具體地點,但從具體描寫來看應是當時的北平)生活,因為這里是祖國,那邊不自由,不安靜。但過關時方老先生受到侮辱(未說來自何方,是日方還是中方的管理者?),因氣喪身,然而總算作了中國鬼,死可瞑目了。誰料到了這古城之后,他們一家卻仍然受到日本人支持的高麗人的欺辱和掠奪。高麗人借欲租住方老太太的房子之機,對老太太進行訛詐,且對其兒子大打出手,肆意破壞財物。

有些作品將日本人在更廣大領域里的罪行一并進行控訴。

周寧寧(1998—),女,漢族,安徽安慶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6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會計學。

報告文學《還鄉記》(收入《松花江上》)即是如此。作品記述了作家在闊別了吉林老家五年之后從上海重返故園的歷程和情思。作品通過自己的途中見聞,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給祖國帶來的深重災難。離開吳淞口和抵達青島時,對于日本人給中國留下的戰爭遺跡發出了感嘆:“清清楚楚地留給我們愛和平民族一些可恥的遺跡。”[58]對日本人在大連張貼的鼓吹“……親善……”之類的標語,十分憤懣。他覺得滿洲國的偵探比天空的星星還要多。火車站往往都圍繞著鐵絲網和沙袋,一方面說明日本人統治的嚴酷,另一方面作家覺得“到夜里,想來這些車站就要變成危險地域的”[59],他感悟到了東北人民的英勇抗爭:老百姓有順民,也有戰士。

此外,《風雨之夜》(散文)寫的是一位給人家做女傭的阿福嫂被主人家的二少爺奸污后拋棄,生子不得不送育嬰堂的悲慘故事。《如此如此》(散文)揭露當時的醫生的醫德的丑惡。《母女》(散文,寫于1934年11月)寫的是一對流浪母女的悲苦生涯。同樣悲苦不堪的賣大餅的老太太白送給小女兒一張餅,給作品帶來了暖意;而結尾處巡捕對她們的暴力驅逐,又使得作品寒氣逼人。《四口之家》(散文)寫窮苦不堪、長期未進食的一家四口(夫妻和兩個孩子)吃了含帶毒藥的一頓飽飯后集體死亡。這是母親導演的集體自殺(丈夫、孩子不知情)。新聞記者因發現了這一新聞而“歡天喜地”。社會的冷漠無以復加。《老車夫》(散文)中的老車夫寒冬之際被迫自我壓價以攬客。《旱》(散文)寫出超剝削下的大旱之際的農民悲苦,舍不得吃,晝夜車水,直至把河抽干。其實這些也是以九一八國難為總體背景的,盡管有的作品沒有明確昭示。

白朗有些作品所寫雖然并未直接涉及日偽的暴虐統治,但卻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發生的苦難,因之也是對當時的整體社會環境的折射。

《叛逆的兒子》是白朗最早期的代表作。1933年在《大同報》副刊《夜哨》連載。作品有三條故事線索:主線是地主子弟柏年攜父親小妾銀娜離家出走,兩條副線一是K村王老伯一家被柏年父親逼得家破人亡,另一副線是良家女兒銀娜被另一地主兒子欺騙落入妓院又被柏年父親贖回為妾。三條線索相互交集,兩條副線使得柏年了解到下層人民的無盡的苦難和死亡,認識到地主階級的無量罪惡,最終促成了柏年的叛逆之舉。值得注意的是,柏年雖與銀娜一起出逃,兩者卻非情色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同情和扶持的“難友”關系(同被柏年父親壓迫欺凌),“同志”關系(尋求個人的自由和解放)。這在柏年出走后給其父的信中有明白的昭示:“我要從充滿了奸猾、殘忍、欺騙、自私……的家庭里救出我自己,并且和我同樣可憐的人——銀娜。……我們不是逃來要組成一個狗男女式的小家庭,我們是出來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要做一個健全的人,要做一個有生命、肉體、思想、意志、自由都健全的人。我要創造幸福的世界,造福給全人類,我要打破現代社會一切制度的矛盾,我要毀滅片面的自我或局部的自私自利的人類,……”有的研究者僅用作品寫的是一個青年攜地主父親小妾出逃的叛逆故事來概括作品,易引起理解的歧義。柏年與銀娜的關系絕非《雷雨》中周萍與繁漪式的關系。正因此,柏年的叛逆不獨是對封建家庭的反叛,更是對其所屬階級——人間無量苦難的制造者——的反叛,是有著更為高遠的理想的反叛。盡管此時剛剛步入文壇的作家筆力還未免柔弱,但作品的思想意義卻不容低估,并且小說的結構安排,故事線索的處理,人物關系的設計,也是值得肯定的。

白朗早期的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尚有中篇小說《四年間》等。此作刊于1934年《國際協報·文藝》周刊,帶有明顯的作家自傳質素。主人公黛珈是一位純潔而清高的女性。自與矢野結婚后,在婆婆的迫使下中輟了學習生活。她有著“要做一個人,要做一個有為的女人”的理想,但由于接連不斷的生育和三個孩子的夭折,只能陷于痛苦悲切之中。后來雖然到了學校任教,卻備受打壓排擠,不久即被迫辭職。作品揭示了社會和家庭對覺醒了的知識女性的摧殘,在那樣一個社會,女性很難得到自由和解放,同時也批評了許多社會陋習。作品從女性精神生活的視角控訴了殖民地社會的種種苦難。

十一、剔挖日本人強掠中國兒童赴日進行奴化教育的罪惡

羅峰《三百零七個和一個》(寫于1938年11月7日,收入《羅峰文集》第1卷,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是剔挖日本侵略者將中國兒童強擄至日本本土進行奴化教育的罪行。老祖父一家慘遭日本人的蹂躪,兒子兒媳都被日軍殺害,他眼前經常浮現當時的慘狀:

……兒子帶著刀痕縱橫、血肉模糊的肢體,兒媳露出被輪奸而且擊破了的下身,忽然走攏他的身邊來,那種慘狀和在三天前被敵軍殘殺當時的情景一模一樣,他們木立著,遲遲不去,任憑那老人百般地哀求與驅逐。[60]

死去的親人盤桓于老人的腦際,不肯離去,使得老人備加痛苦。而老人唯一的孫子又被日本人擄去,——他們在蘭村一地就擄去孩子三百零七個,老人的六歲的孫子四廣即是其一。

兒子與兒媳的死,像從老祖父身上切去四肢,現在孫兒四廣的被擄,那簡直就同剜去他的心一樣。一個人沒有了心,怎能活下去呢?[61]

于是老祖父決定自殺。死前,他決定到車站去見孫子一面。結果卻發現孫子對未來的生活很向往,與祖父已經有了隔膜。他甚至擔心孫子長大回來后要殺自己。老人以此問詢孫子,居然得到的是沉默。老人“立刻感覺到他與四廣之間筑起一道極其生疏而且含有仇視性的界限”。日本人的老謀深算,企圖用中國人的后代來壓迫、統治中國的戰略,似乎顯現出有可能成功的征兆。對于中華民族而言,這可是大恐怖。 這是日本侵略者的又一罪行。

十二、敘說其他民族所遭遇的來自日本軍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巨大苦難

東北是一個多民族(含其他國籍者)聚居之地,日本軍國主義給其他民族同樣帶來了無量苦難。在這方面舒群作品表現得比較充分。

《沒有祖國的孩子》(刊于1936年5月1日《文學》第6卷第5號,收入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學院 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教研室 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短篇小說選》第三冊,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0月版)是舒群的首篇九一八國難文學作品。通過“我”、果里、果里沙中朝蘇三個不同國家的小朋友在九一八前后的交往、友誼及變遷,揭示了祖國對一個人的生存的極端重要性。作為國難文學作品,不可或缺地也要對侵略者的暴行有所表現。本篇主要是通過日本人對朝鮮的侵略、殺戮、欺凌(包括果里父輩在朝鮮本土的被殺和果里及其哥哥在中國東北地區所遭受的欺凌、剝削、毒打)加以表現的。沒有直接書寫中國人的苦難,只寫朝鮮人的苦難,其實這也是對中國人的苦難的間接表現。這自然與果里事實上是這篇作品的第一主人公亦有關。《海的彼岸》(收入《海的彼岸》,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9月版)寫的是一位暗殺了日本將軍的朝鮮貴族后裔,不得不逃到“海的彼岸”——上海;而老母要在死前見他一面,冒險從朝鮮來到上海。他前去見母,擔心被軍警發現,只好在夜中去見,在室內也不能燃點燈火的情況下,母親只能聽見他的聲音,摸摸他。母親要他翌日從所住旅店窗前走過,好能看他一眼。翌日他按約來到,母親卻已病逝。極寫母子之情,從而撻伐了摧殘此種情感的日本侵略者。

九一八后,東北全境很快都被日本人占領。那時的東北不僅包括所謂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而且包括當時的熱河以及如今的內蒙古東部地區,即東三盟:昭烏達、哲里木、呼倫貝爾。舒群的某些作品書寫了蒙族地區、蒙族人民九一八后所遭受的苦難和英勇斗爭。他的《沙漠中的火花》和《蒙古之夜》(均收入《沒有祖國的孩子》,上海生活書店1936年9月版)可謂代表作。前者敘寫日本人到了蒙族地區后,招募工人修路。阿虎太體魄健壯,完成的工作量特別突出,這使得不如他的人每每遭到日本人的鞭打。薩達爾圖啟發他的民族覺悟,被日本人的暗探聽到,他們毒打薩達爾圖。這引起了薩達爾圖的瘋狂叫喊和所有蒙人的激憤。日本軍官“小狼”被迫擺出笑臉,使得工人們恢復了工作。后來日本人將他們改編為軍隊去剿匪。由于“小狼”任意槍殺一個走火的人,他們終于起義反抗,殺死了“小狼”和他的哨兵以及暗探。作品以較多的筆觸反映了日本人給蒙族人民帶來的痛苦:

經過幾個月的炮火熄滅后,那里處處都變成了一片燒焦的土粒,細碎得已經辨認不出是瓦質,是堿土,是磚面,或是其他一些什么東西, 總之,與這里的沙漠混卷起來,也正像沙粒一樣。……只余下些露宿著一團驚得失去了知覺的老太婆和不中用的孩子,此外,全是新來的異族軍隊,不是中國的,他們自稱——“太軍”。[62]

日本法西斯在這里實行焦土政策,人們只能露宿荒原。日本人非常兇惡,人們贈給監工(日軍軍官)一個公認的綽號——“小狼”,“其實,狼也沒有他眼睛那樣狠毒。”[63]他將薩達爾圖毒打成“一堆濘泥”,仍不罷手,居然讓一個哨兵踏著薩達爾圖的腰背,一個踩在他的腿腕,他揮著皮鞭繼續任意抽打。他還狡猾地派日本人假扮中國人到蒙人中刺探情報,了解蒙人的真實想法,以便鎮壓。日本人還竭力制造政治謊言,進行反動政治宣傳,欺騙大眾,在招工布告上侈談什么“順天安民”“造東亞樂土”之類。

《蒙古之夜》寫的是一位蒙族少女為救一位我軍被打散的士兵而英勇犧牲的故事。作品開頭以富有象征意義的筆致寫出了日軍的兇殘和我軍的危機:

那是數不清的刺刀;刀柄上鑄著兵工廠的名號和“××”字樣的年號;一把一把地連續著,沖著戰爭的煙幕,貪婪地吸取著陽光,吸取著血汁,在我們的背后,追隨著我們。[64]

此處既是整個東北地區的敵我態勢,亦是作品主人公“我”所在的部隊的寫照:處于敗走逃亡的情境中(“××”顯系日本年號,之所以以此種方式處理原文,是因當時正是國民黨政權奉行不抵抗政策時期,新聞檢查部門奉命而為之)。作品的結尾是這樣的:

……她不跳動了,安靜地躺在“蒙古包”里,褲子脫落下來,由腹部到膝蓋的一段赤露著,涂染了幾條血流。不過她遺下的卻是完整的尸身,沒有一處傷痕,只是一手握住了一把刺刀;刀柄上鑄著兵工廠的名號和“××”字樣的年號。[65]

看來,這位蒙族少女曾同日本兵進行過英勇的搏斗,留下了一幅圣女的形象。日本兵的兇殘與蒙族少女的果敢同時得到呈現。同時這段描寫與開首互相呼應,使得讀者有了民族與個人命運相互糾結膠融于一的強烈感覺。作品對于漢蒙之間、軍民之間的矛盾也有所旁涉:少女曾對士兵講道,由于“你們常常在這里打仗”,“我們這里的姑娘媳婦不知死了多少!”[66]而中國軍隊把少數民族“看作一條狗”,所以她既恨日本人,也恨中國軍隊。但最后是對日本人的仇恨占了上風。這就是說,在日本侵略的這一空前浩劫下,中華民族內部的民族矛盾以及軍民矛盾自然得到了緩和。作品不長,包孕的歷史內容卻較豐碩。

李輝英長篇小說《萬寶山》用較多筆墨書寫了日本殖民者在朝鮮的暴行,主要是以高麗苦力中的革命者金福老父的控訴的形式予以表現的。金福父親有五個兒子,金福最小,他的四個兄長因從事反日活動,先后被日本人殺害。金福老父即以自己的兒子被殺作為引發,向所住處的房東張福講敘了日本人的種種暴行。“那些日本子狗東西,殺人像殺豬般沒人道……”他們用毒辣的方法,“一步步地消滅高麗人!”把高麗人趕到東三省,他們占領空出來的地方,使得“高麗人自己沒有一寸的土地”[67]。看來,日本人的屠殺高麗人乃是一種戰略決策。活下來的高麗人無論在城在鄉都被日本人殘酷地剝削,動輒打罵,乃至投入監獄。霸占高麗婦女,玩用后弄死,亦是常事。公然販賣嗎啡刻意麻醉高麗人民。大肆進行文化侵略,關閉高麗學校,焚燒高麗古物,將城名街名改為日本名。老人講述這些,不單單是控訴,而且是要提醒中國民眾,一定要對日本人保持高度警惕,此意他明確向張福作了說明,并且以郝永德使用高麗人種水田為例:真正的目的是日本人要強占中國人的土地。人們從其他途徑也知道一些日本人在朝鮮的暴行:高麗人無論給日本人當苦力做何種工作,始終處于饑餓狀態;日本人走路倦了,要休息沒有座位,就命令高麗人躺在地上充當座位!

應說,作品直接涉及日本人對中國人暴行的文字尚較少:因為本書所寫是九一八事變之前的狀況,日本人尚居幕后,未正式走到前臺。一旦走上前臺,就更加兇殘——他們在朝鮮的所作所為,亦可視為將來在中國的一場預演。大約作家用較多篇幅書寫日本人在朝鮮的暴行的本意也正在此。

東北作家群的國難書寫有這樣幾個特點:是全方位的書寫,日本侵略者給東北人民造成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災難無不涉及;日本法西斯的兇殘暴虐,燒殺奸淫種種反人類罪 ,則是揭露批判的重點;宏觀敘事與微觀描寫相輔相成;社會態勢與人物命運相互膠著。所有這些,都是以藝術的方式為九一八國難史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資料與面影,是文學對歷史的豐滿、細化與補充。它們的文學價值與歷史價值不容低估。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一区黄色| 天天色综网|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在线免费a视频| 亚洲三级影院|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任我操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天堂| 黄色a一级视频| 欧美午夜小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日韩美毛片| 成人欧美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3344在线观看无码|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你懂得|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久久国产拍爱|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v欧美|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综合亚洲色图|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网2014|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 一级片一区|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网|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日韩欧美中文| 午夜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91啪在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激情视频综合网| 99一级毛片|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