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妍(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協同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調整必然伴隨著人才需求的調整,高職畢業生較本科生工作范圍主要面向特定區域,京津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是津京冀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京津冀三地高職院校達109所,占全國高職院校總量近8%,會計專業學生比例更是高達10%,那么探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人才培養如何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京津冀三地功能做了定位,根據2018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京津冀產業結構持續升級,三大產業結構為4.3:34.4:61.3。河北省的服務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可見,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已步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新時期,第三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推進京津冀區域內產業轉型升級。
會計行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為區域經濟發展儲備人才,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隨著京津冀區域內產業結構的升級,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同樣面臨新的改革。通過企業調研,筆者發現,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企業對會計人員有一下幾方面要求:
(1)專業能力從單一核算要求轉變為不僅會核算,更要會管理;
(2)知識能力要求廣度拓寬,不僅要熟練掌握會計軟件,還要精通信息管理,計算機技術;
(3)綜合能力要求提升,會計不再僅僅是在辦公室內完成工作,要熟悉企業實際業務,參與一線工作,具有溝通、協調能力;
(4)企業更傾向于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即上崗就上工。
近年各高職院校開展十三五建設,會計專業建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和創新,主要體現在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培養等,但同京津冀協同發展對高職會計專業要求還具有一定的差距。

表1 京津冀高職院校發展指標分析表
傳統會計專業培養目標著眼點側重在專業知識的掌握。然而津京冀協同發展后,產業結構變化,很多新興產業對會計人員要求也同傳統產業有了很大差異。比方對數據的整理、信息的管理,新型辦公軟硬件的使用等都和傳統產業要求有所不同。
十三五以來,高職院校建設較以往有了很大發展,但京津冀發展水平并不均衡,還停留在以院校自身發展為主,并沒有形成有效的聯動。通過2018版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數據和2019年10月公示的高水平學校建設名單可見,北京、天津高職院校從建設水平、投入資金、師資建設等方面都要明顯高于河北。
會計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再加之北京、天津的大城市效應,對畢業生的吸引力遠高于河北省,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相對較低。通過對畢業生流向分析,筆者發現非京津冀生源更看重北京、天津的城市發展、社會福利,因此選擇這兩地就業的為多,河北由于沒有突出優惠政策,加之學生對地域的不了解,很難吸引到非本地生源畢業生。即便是河北生源,也更傾向在北京、天津求職。
京津冀產業調整后,新產業建設、新技術的使用,對會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實際業務的創新、還是工作載體的更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都沒有跟上產業調整的步伐。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中應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人才需求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要突出高職會計專業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突出服務企業特色,培養專業能力的縱向拉伸,即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過渡;培養綜合能力的橫向延展,即從專業技能到信息技術管理能力、外語水平、溝通能力、創新發展能力延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在課程體系構建上,要充分考慮京津冀地區服務業轉型特點,會計工作未來將更多的以代賬、外包、財務咨詢的形式呈現,要為學生開設與之對應的理實一體的高度仿真的專業課程,同時結合人才需求,加入人際溝通、創新創業、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課程,順應產業結構變化。
會計工作不是紙上談兵,因此將企業引入校園,帶學生走進企業,校企相互滲透,讓學生了解企業業務及流程,為培養業財融合的高素質會計人員奠定基礎。同時行業企業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沃土,當學生真正走進企業,熟悉企業及地區實際情況后,就會減弱北京、天津的虹吸效應,從自身需求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單位和區域。通過產教高度融合,也將推進學生畢業即上崗的目標,加快學生適應企業,服務區域經濟的進程。
一方面,教學標準的制定應該配合企業用人標準,由教育部門牽頭,京津冀高職院校指派骨干教師和企業會計師共同制定既滿足教學要求又滿足企業用人要求的教學標準,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建設各院校間可以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利用互聯網+教育、師資互培等手段,共建教學資源,提升師資建設水平。學生則可以共享院校專業協同發展的成果,一定程度降低院校發展不均衡帶來的影響和學源單一帶來的弊端。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不能僅僅局限在學歷教育培養,學生要想走上會計工作崗位,還要取得職業資格認證。同時《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1+X證書制度是將校內教育的普遍性與不同行業企業職業要求的特殊性有機的結合。因此對于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一方面要積極落實1+X證書制度,將1+X證書制度同教學相融合;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建立循序漸進的職業資格認證規劃。
綜上,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融入產業結構調整人才需求,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行京津冀地區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落到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工作中是具有實際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