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念(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位于“一帶一路”線路和長江的交匯處的重慶,有著優越的區位條件。自從政策的落實以來,重慶市更是迎來了許多的新發展,新機遇。
跨界貿易拓寬了重慶外貿路線,增強了重慶的區位優勢,加快重慶市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變的步伐,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重慶的基礎設施也取得了極大的改善。2018年,重慶市共計投資69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為重慶引來大量投資,減輕重慶市發展的資金壓力[1]。絲綢之路基金和亞投行也是我國提議建立的。這兩個機構是基于平臺的,形成一個開放的籌資平臺后,重慶的財政壓力將得到緩解。
說到對外貿易方式,可以說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在外貿增長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但是,更準確來說,重慶的對外貿易結構一直以一般貿易為主導。因此,重慶的企業要繳納大量的稅費;重慶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起步晚,發展滯后。生產的大多是加工類的產品,產品競爭力不足。

圖1
1.政府政策扶持
2012年,重慶成為國家認可的第一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緊接著,2013年,重慶和上海成為中國首批跨境電商外匯支付業務的試點城市。到了2014年,重慶市對外貿易委員會組織成立了“重慶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該協會是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這些舉措都客觀上促進了重慶跨境電商的發展。
2.優越的經濟環境
重慶市經濟受國家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小,重慶市GDP連續第三年增長,據重慶市統計局的數據,重慶2018年GDP為2.04萬億元,多數行業都保持了增長并在質量上取得了重大進步。制造業發展迅猛,原來的重慶制造業是小和弱的,如今的它慢慢向精和專轉變。已經形成了支柱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
3.獨特的區位優勢
我們知道,重慶是西部地區的戰略支點,這是它獨特的優勢。重慶充分利用了跨界貿易沿線國家的優勢,取長補短。推動跨境電商發展,但是地形,阻礙了它物流的發展。呈現發展后勁不足的架勢。面對這些新時代的新需求,“渝新歐”大道應運而生。極大的開拓了重慶市的海外市場。
眾所周知,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2種模式。分別是企業對消費者(B2C))和企業對企業(B2B)的交易模式。
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是B2B模式,加上重慶市外貿企業多為中小企業這一當地情況,其暫時的發展水平比較適合B2B。因此以下主要描述B2B模式。
B2B的模式是指:企業之間通過Internet技術和Internet平臺交換商品和服務的業務活動。B2B業務模式包括很多,比如信息發布、查詢和訂購、付款和結算、物流等等。具有B2B模式的企業使用Internet平臺串聯供需雙方,并在Internet平臺上發布供求信息,允許買賣雙方自由交易。目前,中國有兩種主要的公司使用B2B交易模型。一個是一個自制的B2B交易網站,另一個是第三方交易平臺[3]。圖1顯示了B2B平臺的結構。
在B2B模式中,買方通常將產品用于企業生產過程中,并且買方主要是企業,因此B2B市場中對產品的需求很小并且存在比較大的需求波動。
在重慶,大多數跨境電商都是中小企業。如果重慶想通過B2B模式擴大出口并取得更大發展,這些中小型外貿企業的B2B平臺將要做到保留老客戶,并提高自身技術來吸引新客戶。此外,設備也需要改進。提高客戶的認可度。對于電子商務硬件設備來說,最基本的是計算機和Internet的構建。
政府根據跨界貿易的需要和互聯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硬件支持,進一步完善了互聯網設施的建設。在自行開發電子商務軟件的過程中,中國將基于國外軟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開發適合中國外貿企業發展的B2B電子商務交易軟件。
B2B模型中的消費相對穩定。如果重慶的中小型企業想要擴大出口,他們可以使用跨界貿易政策向沿線國家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并高水平開發產品。
B2B電子商務平臺需要加強商家監督,定期評估和評估平臺上的商家,并驗證商家資格。不僅可以保證平臺的產品質量,還可以提高B2B電子商務網站的整體信譽,進而提高企業形象。中小外貿企業平臺信用將得到改善,消費者忠誠度將得到提高,消費者需求將得到保證。
雖然B2B電子商務平臺改善了企業形象,但中小型外貿公司仍需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不斷增加,出口量自然增加。
重慶高校將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大學關系,并開展師生交流計劃和師生交流等活動,以保持重慶學校的開放性和及時性。相互之間可以充分協作,并充分利用各種優勢來產生凝聚力。
提高培養市場型人才的能力,爭取培養出具有較強專業素養的學生。根據當前的培養模式,我們將繼續研究新的培養模式并尋求更水平的人才。此外,培養的目標人才必須對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才能保證在業務運作過程中避免常識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