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冬旭 王堰琦
在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大背景下,以淘寶、京東、聚美優品為首的電子商務平臺應運而生。企業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得以生存,必然離不開有效的營銷策略。以聚美優品為例,一個曾經火遍全中國的電商平臺,短短幾年間卻變成了電商業界內的“傷仲永”。文章通過對聚美優品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并得出相應優化方案。
聚美優品于2010年3月由陳歐等人創立,其前身是團美網,后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家“化妝品”限時特賣商城。企業以“聚集美麗、成人之美”為服務宗旨,以廣大女性群體提供舒適、優質的線上服務為目的。其中,“化妝品團購”是聚美優品的主要營銷模式。從嚴格意義上說,聚美優品呈現出的是團購模式下垂直型B2C 營銷模式。
2014 年,陳歐同他的聚美優品締造出了電商業界內的奇跡。4年之后,聚美優品成功在紐交所上市。作為史上最年輕的CEO——陳歐,更是創造了紐交所歷年以來的奇跡。同時,聚美優品也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緊扣當下的熱點話題,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如富有勵志性、熱情性的“陳歐體”,抓住了當今80 后由于工作壓力大而導致的焦灼、不安的心理,通過此類“代名詞”的激勵,達到了與年輕人在精神上的共鳴,引發了聚美優品在年輕消費者群體間的購買熱潮。但好景不長,特別是2016年之后,聚美優品頻頻被曝光銷售假貨,產品的質量令人堪憂,公司形象大為受損,股價大幅度下跌。曾經令人艷羨的“新興之星”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也難保往日風光。
聚美優品于2010 年3 月正式確立將“化妝品團購”的策略付諸于實踐中,并保證產品的可靠性、真實性。憑借著這一良好的業界口碑,聚美優品在短短一年之間從月銷售額不到10萬直線上升到銷售額過億的規模?!凹儇洝?,這個在電商領域內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慢慢在聚美身上發酵。據報道,許多消費者用了聚美優品的化妝品后,臉部出現了過敏等癥狀,產品的真偽受到消費者的質疑。此外,聚美優品內部人員爆料產品存在假貨問題,聚美深陷產品來路不明的風波。盡管陳歐本人在微博上辟謠聚美優品并未涉嫌造假行為,但廣大消費者并未買賬。消費者在購買美妝產品時,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問題,當曝出聚美存在該問題時,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即便后來聚美優品引進過防偽標識,但仍未能挽救產品給消費者留下的負面形象。
在“假貨”風波之后,聚美優品開始由垂直電商模式轉型為跨境電商,但這一轉型,并沒有為聚美優品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企業缺少精準定位,未結合實際情況盲目轉型,如后來的“寶寶樹”“共享充電寶”等服務。誠然,這一轉型是本末倒置的。聚美優品由開始的化妝品業務到后來的母嬰產品,由于缺乏企業的主打產品,聚美在市場的定位漸漸模糊。毫無疑問,聚美優品在化妝品市場上的競爭力已大不如從前。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公關團隊對危機事件的處理不當,很可能為企業帶來致命一擊。畢竟獵奇是人的本性,在得知危機事件之后,往往會將事件無限放大,使企業的公關形象大為受損。公關的作用就是將危機扼殺在搖籃里,防止危機事件的進一步傳播。聚美優品在電商業界內跌下神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公關做的不到位。所以,公關團隊在面臨危機事件時,應該持有最真誠的態度,盡可能讓消費者了解事實的真相。盡力保全聚美優品在業界內的口碑。

產品質量一直都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為此,企業必須嚴格把關。在此基礎上,企業可推行一系列的保真措施,如:支持專柜驗貨、海關檢驗等,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同時,對監管人員的培訓必不可少,監管人員應嚴格控制好每一個環節,并對產品進行定期抽查,若發現有違規行為,則實行一定的處罰措施并公之于眾。
聚美優品在成立初期只選擇了部分暢銷產品作為銷售,從一線大牌到小眾品牌,無論是在海內外,聚美優品都是選擇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那部分產品進行銷售,可是這一舉動導致聚美優品缺乏在市場上的準確定位。而聚美優品要想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做到與眾不同。因此,聚美優品在確定定位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與海內外廠商的合作,拿到品牌代理權,使得消費者在聚美優品上享受其他電商平臺沒有的服務,擴大品牌的知名度。
聚美優品最初以“美妝”業務起步,在發展初期,CEO 的自我代言成為了一種營銷手段,這一創新性舉動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對聚美優品的興趣。此外,聚美優品還通過拍攝微電影、找明星代言等方式,使聚美優品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而當聚美優品從美妝行業轉型做母嬰行業,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大不如從前了,甚至出現下滑趨勢。因此,聚美優品應該重新審視美妝行業,避免大幅度的轉型。同時加大對美妝行業的營銷投入,開設一些諸如“淘寶嘉年華”“淘寶雙十一”等大型促銷活動,使消費者對聚美優品美妝業務的關注度回到昔日局面。